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师程画远】关于程远老师,他们这样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美术的

程远老师——

自小在这校园里长大……

长大去了遥远的陕北……

从陕北回来考上了中央工艺美院

(现清华美院)……

然后回到清华校园里教美术……

然后又去了更遥远的美国……

然后又回到清华校园里教美术……

——今年秋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要为程远老师在中国美术馆

举办个人绘画作品展

清华子弟,

插队知青,

美院学生,

清华教授……

——这一路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又岂是这些身份标签所能承载,

个中甘苦以及耕耘和收获,

且看程远老师与其友人学生

逐一画(话)来——



【师程画远】程远绘画作品展开幕在即,诚邀莅临!

开幕式时间:2018年9月20日上午10:00

开幕式地点:中国美术馆一层入口方厅

画展地点:中国美术馆第六展厅

展期:2018年9月19日-9月26日



关于程远老师,他们这样说......

“五味杂陈,统统被他融合贯通地和谐了。像中外古今各色器皿被荣华在一起,塑造出一面姿彩纷呈的“多棱镜”,折射着不同的光。”

“激情狂傲又理性谨慎”

“现代气质糅合了古典情怀。”

“一面粗犷一面细腻”

“儒释道多元文化混杂着江湖游侠的行迹。”

“老大貌奇——眉重唇厚,五官都比常人大一号,脑袋见棱见角,不修边幅,一米八的壮躯,走路一颠一颠,很是惹眼。”

大人大量

文/王南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如果你跟人谈起美术老师程远,对方必定是会心地一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程远老师的个性特点实在是太过鲜明,而且他的个性是极其有趣而令人喜爱的那种。


我从1996年就读于清华建筑学院,到现在留校任教,受教于程远老师已逾二十载。程老师可说是我艺术上、思想上最重要的精神导师。如果要细论程远在艺术创作与教学上的特色,及其强大的个人魅力,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在我看来,程老师可谓是“大人有大量”——我试着将程老师其人其画丰富的内涵简单概括为几个不同的“量”,一一道来。

 

一、力量

 

程远在艺术上极其崇尚力量。观其画作,不论素描、线描、水彩、油画,无一不是充满力量感的表现。


程远退休以后隐居京郊、潜心创作。一幅幅融入水彩风格的油画,高度都超过2米)——如此巨大的“水彩画”是绘画史上前所未见的。这一极富开拓意义的全新绘画类型,在我看来,其实是源于程远对力量感的强烈追求,在传统的水彩画中无法得到满足(由于工具和画幅所限),从而转战巨幅油画布面的自然结果。与此同时,水彩画独具的飘逸和透明感,又为写实油画带来不一样的可能性。


最具力道的“老玉米”系列

那一丛丛仿佛爆炸开来的金灿灿的玉米向观者扑面而来,从画布中喷涌而出的其实是艺术家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程远在京郊绘制的这批新作内容广泛,包括了程远最为痴迷的各类乡土题材:民居、人物、野长城、老树。这一方面是画家青春期在陕北插队时刻骨铭心生活体验的折射,更是其追求生生不息生命力量的最佳“代言”。



二、音量

  

程远声若洪钟,天生就是做老师的料。与此相应的是程远的爱说和能说(北京话谓之“侃爷”),程远教学的最基本方式即是说,配合上他独一无二的嗓音、音量,产生出极富戏剧性的效果。


清华建筑学院的美术专教是一条走廊串起的三间教室,三个班上课时视线不相通,但却不隔音。程远教三班,位居外间,然而他那浑厚而洪亮的语音(宛如交响乐队中的大号)却漂洋过海,一路传到二班和一班,在全年级每一个同学的耳畔激荡——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筑学院每个同学都聆听过程老师的教诲。


与声音密切配合的是程远生动的面部表情。程远那两撇既粗且黑的浓眉几乎要从额头上呲出来似的,是与其声音不相伯仲的个性标签,正与他终身追求的力量感高度契合。浓眉、大眼、厚嘴唇,加上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到兴奋处,当真是眉飞色舞。



说实在话,建筑学院的许多同学是全无美术基础的白丁,初学绘画的同学很容易被程老师那充满激情的声音扰乱心绪,无法安心作画。但这声音以及它所承载的程老师关于绘画、艺术乃至人生的哲理,却别有一股魔力,以至于许多毕业多年的同学仍能清楚记得程远课堂上的经典名言,并且声犹在耳——简直是“余音绕梁”数十年!


看到程远的眉,才知何为眉飞色舞;听到程远的声,方晓何谓余音绕梁。


三、酒量

 

艺术家好酒几乎为天性使然。程远老师性情豪爽,若论请学生吃饭喝酒聊天,建筑学院教师恐怕无人能望其项背。


我所在的96级3班与程远气味格外相投,故大学五年(乃至毕业后多年)与程老师欢聚痛饮海聊,不计其数。然而多年下来,却从未见程远喝醉(甚至哪怕是稍露醉态)——程老师酒量无双无对,颇有《天龙八部》中萧峰之气势。



酒桌是程远的第二教学阵地。酒桌上的程老师比之课堂上更加健谈,侃爷本色毕露无遗,从艺术到哲学,从历史到人生,从土插队(陕北)到洋插队(纽约)的经历,真是高低俯仰、横谈纵论总相宜。酒过N旬,兴起处,程远常常纵声高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每次与程老师痛饮畅叙,真有“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之豪气。我与许多同窗友人对于艺术、人生的重要感悟,常常是在与程老师的觥筹交错间得到的——程老师在用酒杯进行着生动的教学。

 

四、正能量

 

熟悉程远的人都不免惊叹,他身上仿佛永远热情洋溢,充满正能量——引用程远多年老友王如骏老师的话:“大概认识程远的人都会感受到他那无与伦比的乐观主义,以及他永不枯竭的热情。”


程远最鼓舞人心的口号是“奋斗”,这也是他毕生的座右铭。从插队知青、工人奋斗成为美院学子、清华教师的生活经历,让程远坚信奋斗不息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程远有一个精彩的比喻,源于青年时驾自行车骑行太行山的宝贵经历:如果没有上山的艰苦付出,就没有下山的轻松惬意。



程远画作中有一个重要题材是小孩,程老师自己解释说是儿子出生以后获得的创作激情与灵感。程远笔下的孩子,从自己的小儿,到各地采风写生的孩童(尤以乡下质朴的孩子居多),有着极其温暖人心的细腻之美(优美),与其他画作中基于雄性荷尔蒙喷薄而出的阳刚之美(崇高)适成鲜明对比。不论是那些追求阳刚力量的画作,还是儿童题材中呈现出的人性最本真的赤子之心,都是程远身上源源不断热情与正能量的来源吧。


五、话语含金量

 

程远老师教书育人的最成功之处,除了其个人魅力与热情对学生的强大感染力之外,我认为主要在于他思想的深度和话语的含金量。程远的艺术教育思想,主要浓缩为一些精辟的格言,对学生们往往起到极好的艺术乃至于人生启蒙的效果。


略举经常萦绕在建院学子耳中的程氏名言:


局部认真,关照整体。

画黑看白,画白看黑;画左看右,画右看左。

人怕双懒,画怕双烂。

严防子儿多眼花!

视而不见是画家的绝招。

(画线描)错的也是对的。

好汉难过习惯关。

美国人有句话,叫悠着点儿!

仰观天空看什么,看方向啊!俯察大地看什么,找位置啊!

知识就是力量!社会就是博大!精神就是崇高!

Power!Power!Power!

愿崇高与你同在!

……


之所以能够金句频出,与程远青年时代爱好哲学、美学,并对此下过苦功有关。他曾不止一次向我们回忆青年时在自己的斗室与一个爱好哲学的朋友夜夜辩论的趣事。课堂上,他也常常谈及康德、黑格尔、老庄、谢赫六法等等。



教学生涯后期,程老师对学生谈的最多的哲理直接指向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与学生谈论《周易》的“乾”、“坤”二卦,以此教育同学既要奋斗不息,又要胸怀博大,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我在清华学习、工作的二十年间,程远老师是真正以“校训”为训的为数不多的老师之一。


有趣的是,不知哪位好事者在百度百科的“程远”词条总结道:


“程远(清华大学建筑美学教授),北京著名侃爷,以‘生存空间’理论为框架,以易经乾坤两卦为理论核心,大嘴侃八方。”


六、结语


以上提到的力量、音量、酒量、正能量和话语含金量,是我作为学生眼中老师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综合成一位热情洋溢、充满人格魅力的良师益友。其实每个学生眼中都有一位不同的程老师。程老师退休后专心创作,我们几个学生赴画室参观之余,想起建一个程老师学生的微信群,我戏言很快就会有几百人参加进来,程老师颇不以为然——孰料建群刚一日,散布在五湖四海的程老师弟子们呼朋引伴,竟有近三百人聚拢过来,把程老师激动地热泪盈眶——程远作为教师的强大精神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梁启超曾谓自己“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以此类比,程老师的画作,程老师的教画育人,同样是笔锋(或话中)常带感情——一种对艺术、对人生永不枯竭的热情——别有一种魔力,吸引着他画作的观众,更加感染着他桃李满天下的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人有大量——程远老师的创作与教学
“师程画远——程远绘画作品展”在京启幕
赞《中华程氏通志》总编,《华夏程氏》主编程远荃老师
乡村小学只有4名学生 开州这位老师坚守了38年
老师上课太精彩,学生竟拒绝下课,这个老师的课堂到底有什么魔力
二程印谱.程远·程大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