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0罕见历史老照片,1965年的长安街,太通透了,唯一建筑现在还在
userphoto

2025.06.05 北京

关注

历史宛如一条悠长的河流,而老照片就是河床上的珍珠,承载着往昔的回忆。今天,让我们一同翻开历史的相册,走进一组珍贵的照片,感受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瞬间。

1965年的北京长安街,两旁建筑整齐林立,路面洁净如洗,那个年代根本就没有堵车的概念。

1910年代,溥仪和他的兄弟姐妹,不知道为什么,偏偏这个天之骄子命最短,而他的兄弟姐妹都是高寿。

1930年代,北京一个普通家庭的中秋夜,那时候中秋节都有祭拜“兔儿爷”的习俗(旧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一说),所以照片中都是女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紫禁城迎来新生,政府动员上万市民和工人对其进行大规模清理和翻新。
当时,紫禁城因长期战乱和缺乏管理而杂草丛生、垃圾堆积。
在清理过程中,他们清运了约25万立方米的垃圾,这些垃圾不仅包含生活垃圾,还有战乱遗留的杂物和多年积尘。
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受“小西六写真工业株式会社”委托,带着推广彩色胶卷的使命来到中国。
他频繁往返于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用镜头捕捉中国小朋友的纯真瞬间。
当时中国正逐渐对外开放,孩子们对这位外国摄影师充满好奇,而秋山亮二也努力展现真实生动的中国童年。
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青涩与希望,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珍贵记忆,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独特的影像遗产。

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北京,男孩们的放学后时光充满了简单的快乐和独特的时代烙印。

那个年代,物质相对匮乏,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活力却无比充沛, 男孩们三五成群,追逐嬉戏,笑声回荡在狭窄的胡同里。

1956年,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曾经的皇帝在这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学习生活技能,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从衣食起居全由他人照料,到自己动手缝补衣物、叠被子,溥仪在改造中努力适应新生活。
在1920年代的上海,一场高规格的宴会不仅仅是社交活动,更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当时的上海,作为远东的繁华都市,吸引了无数达官显贵、富商巨贾。

1990年代,北京两个年轻女孩,似乎现在看也非常时尚。

1990年代的女大学生的寝室

1982年,飞机上的乘客正享受着空姐免费提供的茅台酒,这项福利源于1975年中国民航和茅台酒厂的合作,最初每位乘客可获赠一瓶茅台,后来改为免费供应,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取消。

当时坐飞机并非易事,需县团级以上单位的介绍信才能购票,乘客多为公款出行。如今,这种待遇已成为历史,但在当时,这无疑是高端服务的象征。

在1960年代的台北士林官邸,蒋介石与家人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张照片捕捉到了蒋家四代同堂的温馨时刻。
照片中,蒋介石与妻子宋美龄端坐前排,面容和蔼,身后则是蒋经国、蒋方良夫妇以及蒋纬国等家人。
蒋家第三代的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以及蒋孝章等也出现在画面里,分别站在后排,展现出家族的团聚与和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转载]一组北京老照片
这张照片拍了三年,一张全景图看十里长安街
历史老照片:50年代北京天安门样貌,跟现在比有什么差别?
老照片|50年代中期的北京城
老照片:不同年代的北京“长安街”牌楼影像
末代皇后婉容的珍贵历史照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