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悠闲读书
  • 文/黄鹤(解语花)

    古人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见读书自古以来就与高雅和趣味是紧密相关。不过也有例外,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总有为爵禄名利而读书的,头悬梁、锥刺股是为了科考,打着点滴上自习,是为了高考。两者虽有时光相隔,但“读书苦”显然是可以穿越时光而延续下去的。所以,当读书遇上功利主义,高雅与趣味自然会锐退,这并不是读书的本意。

    真正的读书,应先是悠闲,其后才是雅与趣。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的境地中悠闲读书,方能领略到书中的意味。犹如茶需静品,于散淡的午后阳光里,默想着人生的世界。

    读书的主旨在于排脱俗气,黄庭坚谓“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里“面目可憎”,并非指真正的长相丑陋——因为书籍并不是美容产品——而是指一种素质修养,即我们所说的韵味和韵致。一个面目平常之人,倘若书读得多,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高贵的品质,能由骨子里向外散发一种说不出的魅力。这样一来就

    可以使人觉得很美。相反,男人虽西装革履,女人穿金佩银、涂脂抹粉,但一经交谈,表象上所见到的风度与雅韵全无,自然令人倍感遗憾与无趣。

    至于“语言无味”,则涉及到我们读书的范围与读的深度了。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写出来的文章亦必然有味。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爱好,所好的味亦异,如果我们不能先知其好,则不可能读出什么收获,如有的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一理,这便是勉强读书所致。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便是知味的读书法。若强读,无法消化吸收,久之必伤身伤神。

    读书之所以要“悠闲”,是因为此时我们有读书的兴趣,也有充裕的选择,不必硬着头皮去读。学问的增长是慢慢积累的,不可一蹴而就,如草木之枯荣,河流的奔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则草枯流尽。世上无人人必读之本,只有在某种情况某种心境下不得不读之书,也有此时不可读,彼时方能读之书,如见解未到,或思想境界未达到相应高度。孔子说五十方可学《易》,便是此道理。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少强读古文《尚书》,天天挨老师打,也读不进去,后来偶见《左传》,甚好之,求老师授《左传》,“乃易成诵”。可见兴趣对读书的重要。

    尽管读书要“悠闲”,但由于兴趣爱好的不同,闲读书时仍然会有所取舍。同一本书,有的人读得如同嚼蜡,有的人读得手舞足蹈,爱略特自述读《卢梭》,思想如触电,所以最好的读书,是读者与作者有相近的爱好兴趣,方能取得共鸣。老子庄子也好,苏东坡李清照也好,鲁迅老舍茅盾也好,我们都有可能去喜欢,但如果说全喜欢,无论什么流派什么风格什么作者都一律拢自网中,那么一定是在骗自己。

    悠闲读书的悠闲,还表现在随意上。读书是不需要摆谱的,更不是在办公桌背后壁柜上放一大排书装腔作势,读时不是借口太闹,就是嫌光线不好,或者天气太热太冷,或者杂事太多等,都不是悠闲读书。只要我们有了读书的兴趣,恰又遇可读之本,大可不必正襟危坐,也不必要求明窗净几,草丛竹下,屋檐墙角,坐车散步,皆可一读而快,一阅而乐。

    张潮说:“种花可以邀蝶,栽松可以邀风,植蕉可以邀雨,垒石可以邀云”,那么,在我看来,读书可以邀友了。闲书几本,良友二三,淡茶一杯,配以午后阳光或者清风明月花香,眼前心里,只有毫无繁华喧嚣的景象与念想,庄严而又纯洁地飘游在思想无限的天空,恬然乐之悠然忘之,人生极趣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阅读中让自己更好成长(上)
少有人走的路,难走,却令我甘之如饴
培养好气质
静养心,动养身---静养比“动养”更长寿
重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事关孩子的健康乃至一生!
事情的真相是,没有一本书是白读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