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业氧—医用氧—伪科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规定了医用氧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医用氧的浓度定为不小于99.5%,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杂质进行过滤。这纯粹是画蛇添足!“冒充医用氧致呼吸衰竭死亡”的报告,大多都是为了掩人耳目,规避着真正造成死亡的原因。
“工业氧是一种工业材料,而医用氧则是一种救死扶伤的药品”,这听起来是绝对符合道理的,但是,工业氧与医用氧到底有多大差别哪?真会制人死地吗?你了解了制氧工艺和过程,就知道什么是伪科学了!
工业氧一般要求纯度在99%以上为合格。无论工用或医用氧其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广泛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法。首先使空气通过过滤器除去尘埃等固体杂质,进入压缩机压缩,再经过分子筛净化器除去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杂质气体。在这里分子筛可使氮气、氧气等较小分子通过,起到筛选分子的作用。然后进行冷却、降压,当温度降至—170℃左右时,空气开始部分液化进入精馏塔,根据空气中各气体的不同沸点进行分馏。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沸点高,两者相比液氮更易气化。经多步分馏可以得到99%以上的纯氧,同时得到氮气和提取稀有气体的原料。这种方法工艺复杂。如果需用纯度不高的氧气,可用分子筛吸附法分离空气,制得氧气。特定的分子筛对氮的吸附能力比氧大,当空气通过分子筛床后,流出的气体含氧量较高,经多次吸附可得含氧70~80%的气体。
1、生产氧气的过程是一个禁油、洁净、过滤、压缩(无油压缩机)、膨胀、制冷、换热的系列过程,生产全程与外界无接触。
2、空气中的氧含量为20%左右,人们呼吸一次空气只能交换或是吸收其中的20%左右,当空气中的氧含量低于15%时,人就很难从中提取氧气了,导致的就是呼吸急促,严重缺氧。
3、给病人吸氧是在满足着病人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需求。所吸氧气都要用空气来稀释,氧气是从加湿过滤瓶以上升的气泡从水里通过的,氧气的供给量只是人呼吸一次空气的2%左右,只是增加了一点吸入空气的氧含量而已,能否吸收还因人而异。高压氧仓里的氧含量也不过30-40%左右。医用氧含量99、5%与工业用氧含量99%相差甚微,其差值对人体到底能起到什么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呢?
4、纯氧会使人窒息而死。人体各组织均不能承受过多的氧,过多的氧能破坏磷脂,造成细胞死亡;氧对细胞的破坏还在于它可产生自由基,诱发癌症。在这里也纠正一个的说法:潜水员、消防员背的是压缩空气瓶,而并非是氧气瓶。
我国在1988年以前没有医用氧标准,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以压缩空气充当氧气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建立国家标准。在医用氧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应该规定医用氧的制取方法,这才是关键所在;规定医用氧专用瓶,杜绝混用;氧气瓶必须附有压力容器合格证,并在瓶身必须标明大大的“医用氧”这三个字。
自从“医用氧”这三个字出现,加上大多数人不了解氧气的生产工艺和过程,人们对“冒充医用氧致呼吸衰竭死亡”之类的话题就更加敏感了。有些私营企业或与医院联办所谓的“医用氧气厂”为了谋取暴利,利有“医用氧”大做文章,实为达到垄断经营、抬高物价的目的。把一个原本成本几元一瓶的氧气,冠以“医用氧”的名号,其价格也就跳着高地往上涨了,这就加大的民众的看病负担。“医用氧”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些某利之徒打着的一个伪科学的幌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08“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相关产品临床评价推荐路径
抢购制氧机?你可能需要了解这些→
​615 钎焊热源-分子筛制氧机简介
家用氧气机你放对了吗?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液氧罐、氧气钢瓶and制氧机,医院氧源怎么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