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记之三:我断中国古代钱币制度的演化与变革---半两钱币是以大小代表重量、反映币值
这是大家很少见到的半两钱币。上问半两、金贝半两、三铢半两、太常半两。大家记住三铢半两。就可以理解榆荚半两。
一、半两钱铸造的三个历史分期
我最早在博客上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半两钱为什么难以断代---半两的三个历史时期和半两钱制_大庆永州藏泉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05d6b0102v4mr.html
?   (一)战国末期,秦惠文王初铸半两钱。  在战国的方孔圆钱中,属于燕国的有明四、明化、一化三种;属于齐国的仅存一字或化字(其实镒六化是齐国的圜钱);属于东周、西周三晋地区的有共、垣、济阴、离石、东周、西周等字。属于秦的是半两钱,一般每枚重3~5克。战国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钱”,即指秦国开始由王室铸造货币的流行,标明秦国王室专铸货币制度的确立。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秦王朝统一铸造半两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战国时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贝币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货值不一的庞杂混乱的六国货币,把秦统一货币的政策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三)?西汉王朝建立初期,继续行用半两钱。西汉初年所铸的钱,虽陆续减轻重量,仍称“半两”。如吕后二年(前186)减为八铢,文帝五年(前175)减为四铢,民间私铸的半两,有轻不足一铢的,因其轻薄如榆荚,故称“榆荚半两”。汉武帝初铸三铢钱,元狩五年(前118)废除半两钱,始铸五铢钱。
从钱文上辨别,秦半两粗糙厚重,汉半两简薄但精致。但是,半两钱币的大大小小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半两钱币,绝不是每种半两?。
金半两。重 152克。当今的金匠说,这是古代的亚金,就是很不纯的金质半两。这枚钱币的锈色是酱红色,钱币表面基本没有腐蚀。?
这是铜半两,重86.2克。这两枚大半两,当属镇库一类的大半两。
这个半两,上下直径39.5毫米,左右直径42毫米,是椭圆形的。重量 27.3克。
这一枚,重量18克。直径35毫米。
这一枚 直径32毫米,重14.50克。
下边的几枚,几乎同样大小,直径22--23克。重量在3--3.6克之间。两枚黑色的在3克以下。
我这关于半两钱币的展示,是开篇的话,叫提出问题。质疑古往今来的学者们说的大半两、小半两,都是半两的结论。从大小形制上引发大家的思索。
这些半两钱币,特大型的不论,28克、14克、8克、4克的半两钱,你们都有,或者没有,你在网络上都可以看到。这个重量的克数是半两钱币的重量比例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倍数关系。你可以说用一个榆荚半两钱当半两钱币使用吗?
我只告诉大家一个结论:半两钱制,基本上形成了和通宝钱币类似的制度。即以大小代表半两钱的折二或者折三、折五。但是,由于通宝钱是十进制,?我们今天是理解的。而半两钱制的重量分割,还有另一种不同于通宝钱币制度比值关系。这是我们今后必须弄清楚的问题。
下一篇文章,我从贝币开始,研究铢两制度的?来历和重量关系。这个关系推演结束,半两钱制和未来的三株、五铢、六铢、八铢钱大家就会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代钱币(36)天眷元通寳小平钱
秦至辽金期间的货币改革
【福斋古物谈】古钱收藏必须了解的知识-专业术语(中)
几枚铜钱
国家博物馆馆藏汉代古币——榆荚半两
怎样区分手里面半两钱的铸造年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