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能为“脱谱”古钱币定量定性
谁能为“脱谱”古钱币定量定性
——论古钱“脱谱”是历史之必然
密须藏哲
 
 笔者因对中国古钱币历史文化有学习兴趣,故喜欢集藏古泉。四十多年来,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与钱币相关的书,得益匪浅,也对历代泉家深感敬佩,他们弘扬钱币文化的功不可没。前有楷模之著之基础,本该有后人的不断研究和发展,也应该有新的古钱权威论著。可是日月轮回,年复一年,尤其是当代泉藏家各自为政,独自以出书获利为目的,书是出版了不少,但照抄照搬的屡同书也不少,其内容更难以引人注目,特别是只以己藏钱币为标本,币种不全,甚至伪钱作乱,照样出书滥发。如此种种怪象,让人感觉一代不如一代,如今的钱币权威专家缺位失职了吧,致使泉界至今抱残守缺,只认同古“钱谱”, 只死记着“孤品”一说,而对新发现的钱币或“脱谱” 古钱一概否认,也无权威机构鉴定认证。照此下去,古钱币历史文化研究可能走向“死胡筒”。以此为论点,笔者就 “脱谱”古钱予以浅议,以肺腑之言抛砖引玉,望泉界专家斧正。
 笔者认为:所谓钱谱,就是依照钱品之类别而系统制做的图册。出谱钱或“脱谱”顾名思义是指所持实物钱品,在已知钱谱中未有记载,钱币图谱上没有收录的钱币,主要表现在大小、轻重、形状、文字、图案、面值、质地、纪年等方面与已见著录的钱币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历史钱币浩如烟海,任何一部钱币图谱不可能收录齐全;任何前人为古钱币的存世量下定论,亦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正因为属于出谱钱,才具有研究考证之必要。对于脱谱之钱,因为其原来稀有,今可能成为珍罕之品,故而即便是一枚真钱,却也难以得到泉界多数人认可,此时应该有官方权威专家作定论。
 钱谱之由来已久,历代皆有钱谱面世。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期,梁人顾烜著成我国第一部钱币学著作——《钱谱》一书。其后,有南宋洪遵《泉志》等钱谱。千百年来钱谱成为泉家核真防赝之必备工具书。但是,从顾煊,到洪遵,再到清末北方、南张、西蜀罗,直至现当代马、戴诸家,均是当时集泉大藏家,其无一人是铸币机构官员,即使钱币分类学鼻祖洪遵,也只任过翰林学士等职,所著《泉志》也只收录钱币348品,其中己藏只有百余品实物,其余则从他人钱谱和史书中抄录而来。由此说明,历代著钱谱者,均是藏家所为之著,无一人能通获天下之泉,也无一人通览谱中之全部实物,更无一人为官方之举。唯一具有准官方性质的一部钱谱,那就是当代曾任中国人民银行金银管理司副司长的董文超先生主编之《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一书。其余当代金银货币之作,皆为学术研究者或藏家之作。
 以藏助研是中国钱币学研究的一大特点。藏是基础,研则是延伸。只有具备能够获得一定数量和品种古钱之能力,能够见到需获购之物,有机会去获购,有足够之财力去获购,才能拥有一定数量和品种之钱品,并且要有兴趣和机会阅读大量前人之作,要有鉴识古钱的能力,要有机会鉴赏更多非自己拥藏之钱品实物,这是藏泉研史的基本条件。然而机会是受时间、区域空间、信息及交通等条件制约的,机会是不选择人之身份的,小人物有的机会,很多大人物未必能有,只在一个小空间短时间游走,则机会甚小,眼界必窄。藏家只有在大范围活动,兴许能够接触到更多或者新的品种,这种情况越多,则机会越大,获购就越丰。如果一个常年甚至一生只在个别大城市活动之人,不屑于与地摊和与全国乡村普通人士打交道之人,能有大机会获得更多珍泉藏品吗?能有资格评鉴民间他人的藏品全为仿品吗?由此可见,钱谱是大藏大鉴的前人先藏后著之心血之作,其著得泉界公认并无疑问,人们应该尊重,但唯书唯上的教条观模式再不宜禁锢钱币界的现代专家学者了,再不能以“脱谱”、“ 孤品” 为名否定所有新发现的古泉了。
 其主要理由是:
 其一,历代钱币著录的形成,都受历史史料的制约。我国古代历经数千年且战乱氛繁,好多史志被毁失传,古钱币史料亦是同样命运。依据的缺失,使后人研泉参考资料严重不足,加之泉家受地域局限,信息闭塞,不可能对地域辽阔之国的古钱币信息了如指掌,漏之必然,当然著录难全。况且历代钱谱,均无权威官方背景的特色,绝大多数实物均非采拓于己藏,而源于某些单项小著,有些只是藏者一家之言的学术争鸣,甚至是含有个人私利之主观推断之说,或讲点儿故事为证己物之珍真。因受当时各方面条件限制,虽为钱谱,客观疏漏难以避免,并非金科玉律。如若继续抱残守缺,就难成大家,专家也就应划上引号了,收藏就面临厄运了。
 其二,中国域广地大人多,古时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无人能通走大疆南北每个角落,无人挖地三尺搜尽地藏,无人能通识所有藏钱之人,无人能通得天下之古钱。况且,我国古代战乱频繁,民间丧葬及防劫而埋宝于地下,户中少许存藏也在情理之中,更不可能全部流入大城市泉家之手。因此,在一个泱泱大国之中,天下藏者无论大藏小藏,均难以全集通览天下之泉,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其三,人非草木,岂能无欲,无论大藏小藏,谁无拥珍拥孤之欲?在这个物欲社会里,从古到今,收藏界之人的占有欲潜意识最强,一旦自已拥有,别人所藏皆赝的心理作怪,故一旦有“脱谱”之品出现,就难公正评鉴。社会需要无私无欲不人云亦云的公正专家。
 其四,收藏与研究古钱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钱币收藏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钱币收藏爱好者遍及全国城乡,加之信息化网络的普及,流散民间的珍稀古钱币不断被发现,特别是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不少历史钱币重见天日,其间不乏珍品,还从《中国钱币》和各省钱币杂志报道的如西夏大安通宝、篆书光定元宝等出谱新品来看,就可见一斑,所以说,新出现一些出土或传世古钱币是很正常的自然规律。对古代钱币的认识,人们都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泉家对出谱钱的正确认识,也更加需要一个过程。如金代至宁元宝,在清代同治年间发现的时候,一些钱币学家因疑其伪造,未将此钱列入《古钱汇》,至民国十三、四年间此钱又出现时,才根据其文字与制作,方始断定它为真品,后被《历代古钱图说》收录。
 其五,古钱币著录需要一个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已见著录的钱币,多被前人下了结论,后人很难改变前人的观点。而新发现出谱钱则不然,有较高的收藏与研究价值。有些钱币,史料有明确记载,但后世一直不见实物发现,现在被发现后,可以证明史料记载是正确的;有些钱币,史料没有记载,现在被发现后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遗漏。因此可以说,出谱钱有佐证和补充历史的作用。
 其六,收蒇研究和鉴定古钱币,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出谱钱新、奇、特、珍,传世稀少,有增殖保値功能和较大的升值空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收藏心态。目前,钱币收藏者注重珍稀奇特,钱币研究者注重学术价值,钱币经营者注重经济价值,他们中间不乏独具慧眼、各有千秋的钱币鉴定高手,特别是集钱币收藏、研究和经营为一体的泉家,对出谱钱的鉴定有独到之处。但也有人因为已所需心态存在,不坚持公正方向,会把真品说假或把假品断真。笔者认为,对出谱钱的性质、归属、铸地、年代等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看法是很正常的,但不能信口开河,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公正方向,直言真假。作为收藏者,一定要了解相关方面的历史知识,多接触实物并进行对比,多与泉友切磋交流,在钱币收藏与研究的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只要掌握了钱币鉴定的基本方法,从出谱钱币的质地、色泽、文字、图案、制作、流通和使用磨损痕迹等方面来考证,还是可以确定真假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钱币系列研究之二一一一一对现鉴定学说的质疑
对钱币学的一点认识
《历代古钱图说》上的伪品—— 戴批与马批之我见
武进男子“见钱眼开” 家藏古钱几千斤
古钱币以现在的市场,该不该卖?
一刀平五千 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