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川沙民谚(二)

螺蛳壳里做道场——兜勿转


螺蛳,广泛分布于江南地区,也是川沙人十分喜欢的食材,如:螺蛳肉炒韭菜、葱酱炒螺蛳。但螺丝很小,差不多仅是田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道场系指佛教、道教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等。要在小小的螺蛳壳里来做参与人数众多的道场,显然是不可能做成的事。由此,本句民谚意为:受场地、空间的限制,放不开手脚,做不成事体。以前,在住房困难时,几代同堂蜗居在很小的空间里,其也被喻为“螺蛳壳里做道场”。




男轧男道,女轧女道,

萝卜勿轧菜道


在川沙本土方言中,有“轧道伴”一说。所谓“轧道伴”就是类似在一定的圈子里交朋友、伙伴的意思。几乎所有的川沙人在成长过程中一定都曾经受过父母这样的教诲:道伴邪且重要,要轧好道,覅轧坏道。其意思是:交友结伴很重要,要交诤友,不要交坏朋友。

以前,川沙偏居一隅,较为保守和封建。一般情况下,在小学三四年级时,男女同学之间就互不讲话。男女同桌时,课桌和凳子上会划上一条“三八线”,以示互不搭理和“互不侵犯”。本句民谚旨在告诉人们:男女授受不亲,要保持距离,就像萝卜和青菜那样互不“轧道”。




 冬瓜皮,西瓜皮,

小姑娘赤膊老面皮


川沙民间历来认为,男孩没皮没脸没关系,调皮一点将来更聪明,天热时赤膊光条并不成问题。但对小女孩就不一样了,要斯文、安静,注意形象,不能没害没臊的。所以,当夏日里大人们看到小女孩打赤膊时常会说上这句民谚。本句民谚的直意是:冬瓜、西瓜都有皮,而小姑娘赤膊就是厚脸皮(意为不知难为情)。当然,本句民谚有时候也仅作为大人对小孩或小朋友互相之间的一种调侃,并不含有多少贬谪之意。




肉骨头敲铜鼓——昏(荤)咚咚


本句民谚充分体现了川沙人的聪敏睿智和幽默诙谐。众所周知,敲打铜鼓会发出“咚咚”之声。用肉骨头敲击铜鼓,必有碎肉掉下,意为“荤”。而在川沙本地话中,将人昏头昏脑、晕晕乎乎的状态和模样说成“昏咚咚”。本句民谚取“荤”的谐音“昏”,既搞笑滑稽,又意境绝佳,既严丝合缝、贴切恰当,又让人听了忍俊不禁、笑不可抑。




拎拉手酸,掼掉肉麻


在川沙本地话中,“掼掉”常念作“掼脱【读:te】”,意为“扔掉”、“扔出去”,而“肉麻”并非为正解中“因过分虚伪的言行使人产生的看不惯的感觉”的意思,而是含有可惜、不舍得之意。本句乡谚的直意为:拎在手上嫌手酸,扔掉却又不舍得。其与成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接近或类似,有时还用来描述犹豫不决、进退两难的境遇、状况。




新剃头,不打三记触霉头


其实,本句乡谚只是同辈人之间、特别是大人对小孩间的一种亲昵的玩笑和调侃,新理发是否要被打三下,肯定与是否会撞上霉运没有任何关系。

那时,每当看到刚理完发的同事、同学和小朋友时,常就会有人趁其不备偷偷靠近在其头上轻轻打上三下(在本地话中将“打头上”称为“打头塌”),然后,十分得意地说上这句“新剃头,不打三记触霉头”的民谚。被打者不会由此而不悦。当然,对于长者是不允许这么做的。




黄牛角,水牛角,大家各管各


黄牛和水牛在以前的川沙农村皆为田间耕作的主力牲畜。水牛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时需要浸水散热,而黄牛却恰好相反,皮薄、汗腺发达,不喜水。用黄牛和水牛来表达各行其事、互不干预、甚至一刀二段、分道扬镳的意思显得甚为贴切,再加上在本地话中“角”和“各”同音,无疑为一个原本带有点沉重的话题,增添了些许活泼、谐谑的成分和气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谈川沙(第11~20期 合辑)
川沙民谚(五)
铭 园——四七二八,螺蛳道场
铭 园
【话说上海】弄堂话旧|螺蛳壳做道场
江寒汀 螺蛳壳里做道场 纵25厘米 横52厘米 纸本设色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