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钱币上的一绝——宋徽宗独创瘦金体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而在钱币这个小小的天地之间,也展现着书法艺术的巨大魅力,尤其以宋钱最具特色。宋代由于封建经济、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大,加之当朝皇帝和书法大师的亲笔题写钱文,金属货币不但铸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铸造工艺的精湛、钱文的精美以及版式之多也是绝后的。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对琴、棋、书、画都有非凡造诣的皇帝,虽是治国的昏君,却是艺术的天才,史称“风流天子”。他在位25年,铸造过13种钱币,大都精美异常,他御笔亲书的大观通宝、崇宁通宝,铸造精美,书法艺术感强烈,堪称中国古钱文一绝。赵佶自创的瘦金书体,笔画瘦削,坚挺刚劲,横划收笔带钩,竖下收笔带点,其钩、撇、捺处均能体现出一种独到的潇洒俊逸,而连笔却如游丝飞舞,锋芒外露,尽显了天子的风度和胆识。
 
  在我国书法艺术这座百花园中,瘦金体无疑是一枝独放的奇葩。这种瘦挺爽利、侧锋如兰似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因此后人尽管习之甚多,得其神韵者却寥若晨星。据传奸相蔡京曾模仿赵佶书法,但赵佶瘦金体楷书和他“出神入化,变化莫测”的草书,绝非蔡京之流可以模仿得来的。
 
  由赵佶御笔亲书的崇宁、大观钱,是钱币中的精粹之作,为历代钱币收藏家所珍重。著名钱币收藏家张可中说:“宋徽宗所铸范(钱模)各一体,体态各异,或如美女散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女星)织锦,文采斑斓,靡不骨秀格清,令人意远,吾人搜罗此泉(钱)数百种,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直无异展开一部瘦金贴也。”许多书法家也广为收集,作为宋徽宗御笔真迹加以临摹、研究。不仅受到中国钱币收藏者、书法爱好者的青睐,同时也是国外钱币收藏者、书法爱好者追求和收藏的对象,日本学者更是崇尚有加,将其称为“御书版”。
 
  按中国传统的说法,文字是远古圣人所造创,有着至高无上的崇高境界,钱币则是“先王所造”,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二者的高度统一,就形成了封建王权和文化的象征。宋代皇帝大都重视书法艺术而且善书,在朝野上下形成了一种崇尚、爱好书法的风气。所以,即使在当朝,新铸的“御书钱”已经受到高度重视,被喜欢书法艺术的人们喜爱并收藏,或当作艺术品转赠朋友。而以独创瘦金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宋徽宗御笔亲书的三种钱币,则更成了人们争相珍藏的对象,虽铸量很大,后人仍有仿造,但后造者币文缺乏神韵,币胎薄厚不一,缘宽不均匀,稍加留意真伪一眼便可看出。
​        宋代钱币以其精妙创新的工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将中国钱币文化推向了巅峰,而宋徽宗自创的瘦金体钱文,以其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境界,不但使“大观通宝”、“崇宁通宝”成了收藏园地中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更对这一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8-1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崇宁钱币,是宋徽宗一生唯一的亮点
钱币学-两宋时期?3
魂兮归来宋徽宗
'铁划银钩'——大观通宝之我所见
《三千年来谁铸币》选文| 王永生:中国古代艺术水准最高的钱币
一股瘦金的风潮来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