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凭|新水墨山水画赏析
60年代初,他别创一格的历史题材山水画曾为当时的中国画创作带来新机;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在自己的艺术进入成熟期以后又进行勇敢的开拓。正如他自己所说:“不停地探索新规律进行艺术创造是艺术家的根本使命。”

张凭

别名张有道,男,汉族,1934年生,河南省新乡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共党员,中国美协会员,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享有者。《屹立》获1992年全国美展金奖,《海》为1994年全国第八届美展优秀作品展获奖作品。

出版画集:中文版《张凭山水画集》,英文版《水墨天地-张凭山水画集》,日文版《张凭山水画集》,中英文版《张凭山水画集》。

张凭在美院中国画系学习的那几年,有幸直接受教于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等先生,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根基,特别在山水画方面显露出才华。中国美术馆收藏的一幅《百花山》是他1959年大学三年级时的作品,那是一幅画格清新的小青绿山水。1961年画毕业创作,当时都要画人物,他拿出在京郊画的写生,得到老师的支持,据此创作了十三幅一套的《山河咏》组画。196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前后1964年前后,他的绘画风貌出现很大变化,画风转向沉着、雄秀。创作于1964年的《忽报人间曾伏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张凭进入创作的旺盛时期。那几年,他连续下去,1977年赴湘潭、韶山;1978年沿长江写生;1979年去黄山;同年创作《烟霞天都》为人民大会堂陈列、收藏;1980年到桂林,每次都有可观的创作收获。这些地方正是二、三十年前李可染万里写生足迹所经之处。张凭沿老师走过的路,对景创作,是对李可染创作经验的深入研究与验证过程,也是积累对生活认识与感受的重要过程。

1984年创作《漓江胜境图》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丹麦首相;1985年创作《江峡帆影》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巴西总统。

80年代中期,张凭又开始新的探索,在一批表现雪景、夜景的作品中更鲜明地显示着画家的艺术个性和绘画语言的创造性。夜景、雪景能够涤除尘嚣,把复杂的物象单纯化,有助于更集中的表达意境,创造一个特定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作于此一时期的《太行赞》、《千秋》、《龙羊峡之夜》等,各有不同的境界。

1988年至1992年三次在日本东京等地举行个人画展并讲学。作品多次在日本、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地区展出和出版。

2015年3月20日,张凭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凭|新水墨山水画赏析(75幅)
张步山水画作欣赏
李可染国画作品欣赏——1
看这山水,如入仙境!
品味大师李可染水墨中的光影表现手法!
墨彩交织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