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地之大美”成就一代绘画大家——巴蜀奇才邓惠伯

山水大师黄宾虹说过,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此所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正是“天地之大美”成就了一代绘画大家——巴蜀奇才邓惠伯。

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山水、人物、花鸟,无论是水墨画、水粉画、版画、油画,亦或是笔墨语言、色彩、构图无不洋溢着天地之精华、人文之精神。

他学贯中西,在继承古今之大成的基础上,又化西为中,以意运法,法外求法,独辟捷径,独领风骚,以光华绚烂的心胸融入气象万千的山川风物,引人入胜,捞发人心,让人顿生“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之感。


     邓惠伯:1938年10月出生。四川绵阳人。1958年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发表于各种美术报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留校任教。文学硕士学位,继之,留学日本京都大学,获文学文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教研室副主任、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任教授等。

他的绘画艺术是在继承中开阔的艺术,是集古今中外之大成而创新的艺术;并且,他还是我国美术史论界继郑午昌、黄宾虹、谢稚柳之后的又一颗耀眼的明星。这一切,得益于他的良好的家学,深厚的文化功底、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开阔的视野、以及以高尚的情怀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邓惠伯来自天府之国,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是上海晨旦大学法语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后从事教育,教授英语,并使用俄语和藏语等。他的母亲是考上英国华西大学的绵阳市第一女大学生,擅长诗文、音乐、书画。

邓惠伯幼时就踮着脚尖看母亲画山水,看三姐邓元芳画观音,诱得心痒手动,才华渐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个“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岁月里,邓惠伯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家境实属难得。

青年时期,他曾任报社美编、记者,不仅博览群书,俄语、英语、日语俱佳,而且他足遍祖国名山大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放逐乡村期间,他自学针灸和中医,以慈悲为怀治病救人,并且他笔下的画幅依然是靓丽清新、生机勃发,全无困厄中的苦闷抑郁与穷愁迷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底明澈,超然物外。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中央美院,他成为中国的东方艺术泰斗常任侠教授的入室弟子,潜心研究东方美术,特别是日本美术,他的绘画又直接得到吴作人、李可染、朱丹、张安治、黄胄、吴冠中等国学大师的指点肯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举国上下,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正当学有所成、名声鹊起之际,富有远见卓识的邓惠伯先生并没有赶潮流——做宣传、巧包装、搞展览、忙促销,他不趋炎附势,不向金钱献媚,不对名利弯腰,毅然决然地远涉重洋,求学东瀛,师从于清水善三、吉冈健二郎、佐佐木丞平、河北伦明、加山又造等日本画坛名宿泰斗,从日本的绘画与风情中吸取营养。

后来,他又陆续游历了亚、美、欧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参观访问了众多的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院校,广学博取,兼收并蓄,真可谓吞吐古今,涉猎中外,融贯东西,以至于他率意挥毫,皆成绝妙,“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惠伯先生一系列作品,大到全景式山水,小至一窗一几静物世界;都别有会心,唤起观赏者共感共鸣。“山水,寄寓着乡国情,是大自然的象征。花卉,是美的象征。鸟儿,是自由和平的象征”——这隶属东方“文化源”的永恒性美学观念,如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一样,始终贯穿在画家邓惠伯艺术之中。

而那描绘自然一隅一角的风景画,则情不自禁、流露着一个典型东方人儒雅温和的情调以及内向的浪漫气质,还有他个人独具的浑沦不饰的天性。如《眬月》、《春雨》、《秋思》、《独旅》,从中不只是看到一片风景,同时也会感悟到一种人生、一种心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蜀奇才邓惠伯山水
1938邓惠伯勾勒出天地大美之景,人文自然风韵杂糅,意境不凡!
邓惠伯山水画:靓丽清新,生机勃发
明代绘画奇才陈洪绶难得一见的精品《人物山水花鸟册》欣赏
《艺术中国》—— 冯天与国画赏析26P
【画坛中坚】段虚谷、段七丁| 巴蜀丘壑笔底绘,春风化雨润无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