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别掉入罗振宇的时间陷阱

文/卢育涛

恰好从网上阅读了罗振宇的2016《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文字稿,应该说,正如吴晓波对于经济领域的分析推断言之凿凿,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对于自媒体运营领域的趋势和变化也充满有理有据的预测。

可以说,这确实是基于对时代和人性的一定了解而给出的远见,但就我个人看来,却充满了“商业气息”。

当然,在商言商,他站在商人的角度做分析、做预测,都是为了更好的赚钱,那我就从自身成长的角度,来谈谈如何面对信息爆炸和互联网生活的未来趋势。

罗振宇提出的第一点——重视“时间”概念,也是我很认同的。未来的世界,对于个人来说,最大的资源就是时间而非财富,所有的商业要占据的也是消费者的时间——得时间者得天下,因为时间的总和有限,因此在时间资源上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表面上看,并非很多人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是,那么多的无聊时间,总得被打发,于是社交(社交APP)、消费(支付APP)、娱乐(如自拍修图app、直播app)、资讯(自媒体APP)等蜂拥而出,希望抢占用户的时间入口,成为每天“杀时间”的主要场所。

 

罗振宇提到,未来有两种生意的价值变得越来越大。

一种是帮助用户省时间。这绝对是以商业谋利为出发点。将各种操作和体验更加人性化,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消费。然后,节省出来的时间,又被新的商业模式所分而蚕食。

而用户所付出的代价,就是越来越紧张的神经和喘不过气的信息轰炸。因为我们的大脑进化速度,远远来不及去适应互联网商业模式下所要求的反应能力。

我们被“训练”成边开车边听喜马拉雅、边健身边听酷狗音乐、吃饭前要发朋友圈“验毒”、和朋友K歌间歇不忘刷公众号、用kinder看书的同时没几段就要评论一下,殊不知,这些彻底击碎了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的完整体验,这就和“边吃饭边看电视不利于消化”一样,只不过更快节奏的产品和应用,让我们的焦虑不断上升。

至于罗提到的第二项生意——帮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这根本就是精美包装下的毒药。

因为一件事情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人们根据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有人偏喜静和爱好艺术,则选择画画,有人图高远和追求审美,则选择旅行。

然而当今的商业产品,是将各种概念与范式装入人们空空的大脑中,让人感觉跑马拉松等于健康、画油画等于高雅、阅读等于有品位、打高尔夫等于精英,这完全本末倒置了。

人们是因为产生问题和困惑而求知,而不是整天以大量的公众号文章来填充自己;人们是因为爱美而选择画画,而不是为了拿着画笔摆拍;为了更好的娱乐大众,商家想出了漫画解读历史、钢琴画画速成等模式,让每个人在最短时间获得最大的虚幻泡影。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虽然每个人都能公平享有相同的时间,但人们却害怕与时间相处。大多数人需要在别人的确认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避免感受到生命核心的孤独感与空洞感。

于是,此演讲的主题——《时间的朋友》——值得细细审视。

我们不应该掉入商业领域的时间陷阱中,让种种“杀时间”的APP成为我们的朋友,而是要提醒自己与不可逆的生命时间相处,与自己相处。

这个问题远比选择某种形式、然后让自身投入其中来得困难,人们也正是习惯于用一种简单的焦虑来替代更深层次的痛苦思索。

然而,如何与自己的孤独相处,进而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虽然是心理学上每个人注定都要面对的大命题(存在主义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四个存在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却能够引导人走向终极幸福。

 

回应罗振宇从商业角度提出的两点对时间的建议,我们结合自身的成长,能够做点什么呢?

首先,思考如何节省时间。

当大量的信息和APP充斥着我们时,能否问一句,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网络上的信息演变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种种商业媒体诱惑人掉入性价比的陷阱(比如一分钟改变人生之类)。

尽管有人会说,多懂得一点知识并没有什么不对,诚然是这样,但知识要想转换为智慧,需要我们对此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思索,而如果不符合我们的兴趣、或者我们不愿意为此付出努力与钻研,那么永远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浅显的信息,将自己的大脑成为储存各类信息的仓库,你愿意成为仓库吗?

其次,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这种美好是需要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的判断。

如何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找到符合自己本性、兴趣以及价值观的事情,这又是另一重大课题了,在此没法赘述。当人拥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就不会停留在“选择恐惧”或“对孤独的焦虑”当中了。

当然,在人没有找到自己的使命或兴趣所在之前,这份与自我相处的焦虑,其实能够成为个人成长的动力和激发个人潜能的催化剂。只要我们敢于停留在时间的孤独中去体察内心的需求、承担起自我决定人生的责任,那么一切鸡汤文的标题才会真正变成可能。

互联网时代,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商业驱动下发生变化,但是,它们替代不了个人的改变。如果我们将自身交给政客和商人,也就得承受迷茫的痛苦。

迷失自我与反省自我,究竟哪种痛苦是我们更愿意承受的,这得取决于个人的动力和能力。但好歹,上帝除了给我们公平的时间,还有一项公平的属性,即每一个人都有改变的可能。

时间,其实一直在陪伴和赐予我们改变的机会,因为,时间是我们的朋友。


作者简介:卢育涛,曹怀宁心理咨询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媒体专栏作者,豆瓣书评人,专注个人成长与社会观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明觉得自己很冷静,却还掉入你的陷阱
王阳明:千万别掉入“自律陷阱”
别再拼命给自己,打造陷阱
6招教你避免掉入木门商家的陷阱
粟裕大将:国军以为终于打垮粟裕,疯狂庆祝,谁知又掉入粟裕陷阱
散户经常掉入的4大投资陷阱,看完都后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