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在29岁。

(题图拍摄于拉萨)


其实生日过去好些天了,这一篇已经写在日记里了。想了好些天,觉得可以敲打出来放在这里,如同一年前的那个冬日。


因为心里总觉得,会有三五个人像去年那样守着这一篇,所以,那就放上来吧。


没有具体的分类,只是这一年大概的一些念想,情绪,反思,外加自我养成的思维体系,或者叫做价值观提炼,都分布在这些关键词里了。


想要说明的是,这里写到的“你”,依旧说的是我自己本人。无意去教导别人,更不想彰显自己的任何部分。


仅仅只是这一年的心情,与他人有那么一点有关,可是却又无关他人。


就当作是一个纪念的痕迹吧。



01

健康是运气之魂。

健康是运气之魂。

健康是运气之魂。


说上三遍,是因为它不仅很重要,而是首要重要。


02

关于人。


人与人之间都是选择与被选择的结果。你有求,我能给,这笔买卖便成。你有情,我有意,这一段路就能走下去。


倘若近在眼前,彼此无从说起,那只怪命运从来就没打算让我们真正相遇。


03

关于出口。


找合适的人,合适的时间,地点,而后倾诉自己的委屈。其余的时候,我学会的一招是:也只有在夜里做梦的时候,才敢在那个梦境里大喊一句,就你们都欺负我。


掏心掏肺是小孩子做的事,大人不是不可以流泪,而是知道在何时何地可以哭,可以哭多久。更重要的是,哭完之后,你要做些什么。


04

关于坦诚。


道歉是无用的,伤心就是伤心了。无论你是被伤还是伤人那一个。与其事后反悔,不如出口以及行动前慎思。恨意是无法用时间弥补的。只是因为它太重了,我们常常假装自己已经放下了,毕竟已经过去这么多年。


不必躲避被伤的事实,也去承受伤过他人的懊悔。唯有这样,才可以坦诚的面对过往,聆听自己的失望,也去提醒自己与他人相处的分寸,外加学会对自己的保护。


05

关于及时止损。


这世界很多品格和技能,都是我们向往以及追求的。我承认这些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一颗识人辨事的理性之心。


任何时候,任何关系,任何境遇,都保留最后的理性,学会及时止损,而不是任凭自己的情绪,软肋,感性而冲动行事。


这一点,不是为了往前开拓更好的自己,而是为了停留在原地,防患于未然,是为了“不再变成更糟糕的自己”。


06

关于无常。


这世间大部分人都是悄无声息的来,悄无声息的走。生离死别放在人类的进程上不过是一次次轮回,放在个体的感受上却不尽相同。


无论如何,接受无常,就是对这不完美的世道最理性的认知。其次是学会珍惜,不仅是珍惜应该珍惜的,更是珍惜每一次告别。


07

关于房间。


留给自己一个房间,一个可以上锁,外人无从进来的房间。无论是物理上的空间,还是精神上的仪式。这个房间里没有任何人,只有你自己,得以喘息片刻。将其当成一种习惯,形成规律,你就是拥有了避难所的人。


人这一生活下去的理由,可以是梦想,理想,可以是欲望,可以是仇恨,可以是责任。可是这些东西太大,有时候太空。而唯有房间里的喘息,才是可执行的具体操作方式,也是面对这庸碌无常的大部分人生的“别处时刻”。


你不能永远做自己,有时候你要把那个自己放出来,搁置在一边,让他休息片刻。那样他才可以休养生息,续上热血,而后重新回到你的身体里,继续下一场战役。


08

关于伪装。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表现出成熟,专业的一面。后来轮到我自己去面试职场新人,我才意识到,一切的伪装都是无用的。


我们是自己过往遇见,吸收,反省的总和,种种一切决定了我们今日的谈吐,气质,教养,逻辑,审美,品味,以及性格。不必刻意展现自己,重要的是你决定向他人展示多少部分的自己。


没有借口可言,任何一种选择,行为模式,即便说上千万次是为了各种理由,到最后只要你做了,那样的呈现便是你的本身。你不能委屈叫喊是别人误会了你,重要的是你决定呈现怎样的自己,并且你已经那样做了。


别说你没得选。


09

关于规则。


世间有世间的大规则,个人有个人的小规则。规则先来自于自我约束,而后用以筛选自己的同路人。当规则成了规则,也就意味着拥有了原则。原则是建立三观体系的根基。


有原则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拥有自我人格,于是他知道一切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是心甘情愿,让人不必落入永无止境的自我谴责。


10

关于秩序。


当你具备自我认知意识和能力,外加足以支撑整个人生的信仰,以及爱好,你自己的世界运转机制就是恒定的。恒定就意味着不轻易被打破,入侵,以及延伸出来的修复能力。


修复能力意味着你拥有自我清零的意识,技巧,以及能力。在经历一场场支离破碎的失望之后,你重新把重要的,你所相信的,无法割舍的,无比确定的东西一一拼凑,排序,组建起来。


在这之后,你才可以真正成为自己的英雄。


11

关于安全感。 


安全感不仅来自于自我给予,更是来自于无所失去,而不是有所依靠。


我的书桌卡片上写着一句:万事皆想要,万事皆可抛


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一生的所得都是收获。以悲凉为基地去追求自己的欲望,到头来任何丰收也算是锦上添花的窃喜吧。


12

关于觉醒。


人的一生会迎来自己的觉醒时刻。觉醒时刻到来以前,你为这世道而活;觉醒时刻之后,你为自己而活。


我不是宿命论者,可是我相信命运的本源,在一开始就有所暗示。有些人注定就该一辈子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我偏偏是那种在儿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作为后者我并不认为是一种幸运,因为这十多年我为此过得非常痛苦。当你的意识觉醒,但是能力还不足以掌控这份觉醒的能量的时候,会被两股力量拉扯。一边是将就命运,一边是更大的山。


你得花上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及很多的综合性努力,才可以摆脱命运当中黑暗的那一块轮回。


可是没有关系,只要不去装睡,只要确定自己在清醒中,就已经算是没有辜负当初觉醒时刻那瞬间的开天辟地,新世界涌入,你终于决定成为一个愿意成为的自己。


13

关于某条线。


其实人的一生怎么都是过的,没有一种生活方式有高低贵贱之分。重要的是,当你迈入某条线之上,就不必想象那条线之下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究竟是可怜还是幸福。


重要的是,在这条线之上的自己,如何去跟命运周旋。


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原罪,我们不必躲,也无法躲。


保守主义和享乐主义都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唯独半吊子里外不是人,一无所得。尽早选择你所能承受的那条路,而后向前,不必张望四周,更不必回头。


14

关于独处。


即使是最亲近最理解你的人,也无法百分之百感受着你的感受。所以不必寄托所有希望于他人身上。他们懂得其中的部分,便足够是锦上添花。而剩下的大部分人生空白,都需要你自己独自承受。


学会独处跟自我安放非常重要,一个人具备或者不具备这项能力,两者产生的人生体验天差地别。


15

关于孤独。


西蒙·范·布伊写过一句,孤独和抑郁的关系就好像游泳和溺水。


我从人生第一次经历抑郁症,到后来成为了一个可以提前意识到自己病态的察觉者,以及学会了医治自己的各种门道。到如今,我可是个很好的游泳者了哇。


享受孤独也好,承受孤独也罢,它不是一种值得歌颂或者沾沾自喜的能力,也并非一种被嘲笑或者可怜的方式。它只是一种生存之道,仅此而已。


16

关于专注。


这里的专注,不是关乎于某样技能,某个游戏,有种爱好的专注。这里的专注,我的出发点是“专注着你的专注”。


真正的内在强大,并非只是念叨着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而是所有的人生选择契机,都站在自己的人生命运之上去做决定。


17

关于贤者为尊。


每个年纪层面,都会有对应的坏人和好人。这是人际能量的均衡分布法则。人与人之间的敬重不来自于年纪,而是来自于三观契合,以及彼此照顾的体面。


年少的时候,不必刻意装作成熟,看透人生,或者提前迈入油腻圆滑的大门。年长之人,不必以过来人的身份强撑教导者。


真正的敬重,发自内心。不必长者为尊,而是贤者为尊,自重者为尊。这一点,与年龄无关。


18

关于原生漩涡。


亲密关系不等同于血缘关系,而是在于真心遇真心,真心惜真心。一旦明白这点,原生家庭的病痛缠绕便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救赎。


即便你依旧无法逃离,可是卸下精神铐镣的行走,本就是跳出命运轮回魔咒的幸运了。


19

关于城市。


承认自己是普通人,于是就意味着环境之于自己的重要性。待在不适合你的城市,你会变得戾气重重。这戾气并非是你修为不够,你要做的,是离开就好。


与其说喜欢某个城市,不如说喜欢在这个城市里的自己。在你自己命运迁徙的路途中,唯有你所爱的,给你带来真正舒适和归属感的,那才是真的故乡。


是你选择了城市,而不是城市选择了你。


20

关于金钱。


买你最喜欢的,如果买不起,也不要将就第二选择。


量入为出,心中有数。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的贷款产品设计出发点都来自人性之恶(尤其是针对女生),警惕这种恶,规避陷阱。以及,为自己的选择买单,承受代价。


金钱本身是无罪的,重要的是取之有道,用之有益。


金钱本身的魅力,决定于你如何看待它,使用它,并且以此为自己赢得更多的人生选择权。


21

关于可能性。


面对老去,身体机能减弱,青春容颜消逝,一切不可逆都是人类的必然。这其中唯独可以跟时间抗衡,甚至走向优势端口的,便是可能性。


大部分人的人生之路是越走越窄的,当你面前应有很多条路可供选择,和走投无路之人相比,人生境界跟状态是全然不同的。


进退随己,可攻可守。


到最后,如果还可以说上一句“我高兴就好”,那简直是命好的超级霸主哇。


22

关于快乐。


快乐无罪,不快乐也无罪。


即便内心深处不开心,也分不好的不开心,以及本相即不开心。当你本相如此,它便是一种性格。性格是无罪的,它应该被宽恕,而不等同于品行道德情商一类有所判定高低。


以及关于相对应的痛苦。


痛苦本身是无用的,重要的是你的对待方式。痛苦无法躲避,它该来的时候,任凭你如何挣扎努力,也无法跳出这份情绪和感受。


重要的是,学会跟痛苦相处。如同坐在一张不够舒服的椅子上,即便你肉体到情绪都处于一种冲击,或者压抑中,可是这并不妨碍你在这张椅子上同时进行另一项工作。


以及人生大部分时候都是哭着吃肉,苦着吃糖的。那么只要肉还有,糖还在,便足以让自己且撑过这一段,或许下一个不经意的快乐片刻突然就闯了进来呢。


23

关于女性身份。


我的愿望,以及之于自己的认同节奏,是想成为一个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很酷的女生,女人,女性。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依靠钱和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的,并且这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发酵能量。这不仅是大实话,更是真理。


我不是女权主义者,我是个女性主义者。如果可以,尽可能运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去实行一种与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而不是针对单个的案例,拿自己的弱势跟男性的强势进行抗衡。


24

关于长成一棵树。


能被人放进未来,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可是倘若人家的未来规划里没有你,你也不必过于伤心,甚至纠缠于是否因为自己不配得到这份爱。


年少的时候看《大明宫词》,那时候不懂爱情,也不懂人生,可是唯独记住了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某段对话。


太平问,“母亲,难道我们一生都注定孤独吗?”


武则天回答,“有一个像大树一样的男人供你栖身固然好,如果没有,或者倒了,就要学会自己生根,要长出自己的躯干。”


这是长成一棵树的意义。


25


关于某座桥。


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给自己架一座桥梁。


人与人之间,界限会让自己被保护,继而得到一定程度的自由。然而如果不是看破红尘,皈依佛门,那么依旧逃离不了跟这个世界相处的分寸。


在过度自我逃避和过度消耗自己真实角色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让自己缓慢过渡。慢慢地往外放,温柔地往里收,这样才不至于造成人格分裂。


人到最后都是依靠自己进行自我救赎的,无人化身为桥,唯有你自己。


26

关于信仰。


信仰不是具体的某个神明,而是一种契约。一种关于我跟自己的约定。契约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要成为具体的某个偶像,榜样,圣人,而是我们应该如他成为他自己一般,成为我们自己。


人到最后都会成为自己信仰的俘虏。你信任什么,畏惧什么,你必将为其束手就擒。


而至于怎样才可以得到信仰,这关乎于上天是否选中了你的问题,而非努力范畴。所以,如能遇一生信仰,当是恩赐。


倘若没有,希望你有足够的幸运,遇上可以给你支撑和理解的另一半。否则你终究无法逃离年岁越大之后,而不得不面对的迷茫和失落感。


27

关于时间之敬畏。


我的时间痕迹,大部分在写作里。公众号,博客,其他约稿,“女神经说”专栏,小说,以及日复一日的日记。


其余的,会留些大片时间给看剧,阅读,外加旅行。而后再是为数不多的友情维护,外加跟家人的交流。


不同事项的投入程度,其实归根来说就是投入时间的比重。如果可以,早一点确定重要的人和事,便早一点确定时间的安排节奏。


在“女神经说”专栏2017年末的最后一个篇章里,主题就是“时间之间”。在其中我写到,起初我并不知道自己对于写作的终极理由,而是经过了很多的篇章汇总之后,我的理由终于找到——


时间之间,记录下这些篇章,称为历史之固定,我于是成了有回忆依赖的幸运儿;而每一个打开文档的那一刻,便是未来正在走来的力量,来督促我,提醒我:你不必担忧写不下去,因为很多的前方等着你去到达。


从这点上来说,关于时间,它是朋友,与你同行;它更是裁判,为你呈现自己过往投入比重选项之后的得与失;它还是神明,让你学会谦卑——因为它是永恒之存在,而你自己才是蜉蝣之躯。


28

关于守卫某种“格”。


我把自己定义为身体力行的写作者,但凡能够感同身受,便是属于我的灵感和素材。反之与我无关的领域,或者故事,我敬而远之,观望便好。


字格即是人格,只要虔诚在,便不失格。


倘若有一天我看着这个魔幻的世界,别人家随意三五款爆文就能赢得喝彩,并且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我不会怨恨文字本身。我会把它收藏起来,另谋生计就好。


人生有幸得到某个寄托作为出口,去跟这个世界维系平衡,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无论是写字,绘画,歌唱,弹奏,某个手艺,某个兴趣。


入口是对自己自我的发问,出口则需要依托某个工具。我们都是找工具的人。


得之我幸。


29

关于礼物关键词。


去年的礼物,是确定


确定离开某个人,确定告别某些人,确定一些关系不再重要,确定某些关系非常重要。


确定重要事项的先后安排顺序,确认某个使命,确认我所能够承受的代价,确定我必将抵达的某个岸口。


而今年的礼物,是界限


本我跟他我的平衡,家人相处之道,友情维系原则,我跟读者之间的分寸感。筛选重要和不重要的人,我得到了某样“一眼看穿,即刻确定,随即迅速转换对应之道”的秘笈。


我一直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孩子在养育,我陪伴她,倾听她的声音,情绪,以及很多的错乱挣扎。到最后我硬是把她养成了一个,对于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有绝对掌控意识的真正成年人,而不仅仅只是肉体年龄上的长大和老去的巨婴。


我把这种自我认知能量理解为灵魂当中最重要的核心,甚至演化成为一种性格上的天赋。带着这一年的探究和寻觅(我已经顺利告别挣扎的人生阶段了),我的所得也从“确定”过渡到了一种更深刻的丰盛所求。


就这点上来说,我对自己足够满意。



尾声之处,添上几个我自己的年度指标——


年度英剧,《摩斯探长前传》。

年度美剧,《我们这一天》。

年度日剧,《东京女子图鉴》。

年度外语片,《莫娣》。

年度国语片,《二十二》。

年度之歌,《梵高先生》。

年度之书,也是我的命运之书,永远的《荒原狼》。



就写到这里了。


大概三个月前,我确定起草一部长篇小说。我按照项目进度表的逻辑,安排了自己的写作计划。也是那天夜里,我预定了三个月之后去往拉萨的机票和酒店。


如上所言,我是个对自己有契约精神的人。于是我把小说写到了尾声,于是我来到了拉萨,于是行走在这冬日游客稀少,却极其舒适的又一个在他处。于是我收获的这些日光,还有寺庙里的祈祷,足够支撑我在新的一年,这个2018年里的能量汇聚了。


此时此刻,在拉萨贡嘎机场候机,准备返程。


不过是万千离别中的又一次而已,躲进洗手间小哭了一会儿。


嗯,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总有离别,总有下一站风景。


真的是尾巴了。


愿你的城市有个好天气。


关于:写在28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语录
《当你学会独处》:智慧和信仰觉醒灵魂,历经苦难寻找生命意义
人的一生,有3次重大转折和觉醒,你都知道吗?
《天道》解义:只要肯认识掌握这种思维,脱贫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人生三次觉醒:自知,自省,自洽
从《大学》看人生 第35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