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美科學家贏物理學獎?捕捉粒子 打開量子電腦之門
http://www.sinchew.com.my/node/264136?tid=2



美國物理學家維因蘭德(右)在睡夢中知悉獲獎,他表示,能夠得到諾貝爾獎的肯定是“美妙的驚喜"。左為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奈爾。(圖:法新社)


法國物理學家阿羅什在量子物理學的卓越研究,成功打開研發量子電腦的大門,為研發超高速的量子電腦奠下基石。(圖:法新社)

(瑞典?斯德哥爾摩10日訊)比傳統電腦運算速度更快、資料儲存更多的量子電腦,有望在本世紀內成真!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兩位得主:法國物理學家阿羅什和美國物理學家維因蘭德,突破了前人認為的不可能任務,成功捕捉個別粒子來測量及操控,為研發量子電腦打開大門。


一個世紀前,物理學進入了微觀的粒子世界。這些粒子,包括原子、光子和離子,物理學家將物质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微小单位(能量包),并稱為量子。物理學泰斗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概念,就是光的最小單位,也就是光的量子,量子物理學於焉誕生。


但科學家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難以將個別粒子孤立於周遭環境而不破壞粒子的量子特質,以致他們無法直接觀察粒子活動,只能憑空猜想。愛因斯坦就曾夢想將一粒光子困在盒子內觀察,即使幾秒也好。


實現愛因斯坦夢想


愛因斯坦的夢想,法蘭西學院和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教授阿羅什不止做到,更超標完成。


1990年代開始,他用溫度保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超導體作鏡子,令光子在兩面鏡中間不斷反彈被困,超過十分之一秒後才消失或被吸收。這期間,光子不斷反彈的總移動距離高達4萬公里,足以做很多測量和操控動作。


阿羅什成功捕捉光子後,去年更成功加入反饋機制,當發現少了光子時就注入新光子,令超導體鏡箱內恒常保持固定數目的光子,遠超出愛因斯坦把光子困住幾秒的想像。


效力於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IST)的美國科學家維因蘭德,其研究團隊是世界最早示範把兩個量子單位作運算,示範了量子電腦在理論上可行。他也成功研發將被困離子用作計時,準確度超高,準到如在宇宙大爆炸開始運作至今140億年,亦最多只有5秒誤差,遠勝原子鐘。


兩人在量子物理學的卓越研究,從而發展出比原子鐘精準百倍的時計,並為以量子原理打造超高速電腦(量子電腦)鋪路,為人類生活帶來重大改變。


師生同獲諾獎为科研界美談


“名師出高徒”這句話在兩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身上得到印證。阿羅什是199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唐努吉的學生;維因蘭德的顧問老師則是198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拉姆齊。如今兩對“名師高徒”分別榮獲諾貝爾獎,在科研界傳為美談。


阿羅什1944年出生於北非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加,父親是摩洛哥籍猶太人律師,原籍俄羅斯的母親是老師。摩洛哥獨立時,年僅12歲的他被家人送到法國。他說,自己從小就決定要做科學研究,曾發願要做建構火箭的火箭人。


1965年,阿羅什開始對原子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觀察研究,並嘗試挑戰愛因斯坦的量子力學,由此奠定了他在量子光學領域的先鋒角色。


不過,他並沒有一般學者嚴肅的形象,學生認為他口才流利、相當幽默。他的幽默從他獲知得獎的感言可見一斑,他說,當時是走在路上,看到從瑞典打來的電話,幸好路旁有一張椅子可以讓他坐下。


美科學家維因蘭德夢中獲獎“美妙驚喜”


維因蘭德1944年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1970年获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名師出高徒,他當年的顧問老師,正是198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拉姆齊,後來他在華盛頓大學做研究,則為恩师的拍檔、跟拉姆齊同獲諾獎的德梅爾特做研究助理。


1975年,維因蘭德加入了國家標準局的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4年後擔任離子儲存研究小組負責人至今。他的研究工作屢獲表揚,包括2007年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前年獲富蘭克林獎章。


(星洲日報/國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量子糾纏:遠超光速的「傳輸」 @ 藍色情懷 :: 痞客邦 PIXNET ::
光子的速度為何能達到光速?光子飛行的動力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發現時間根本不存在,它只是人類記憶功能所產生的一種錯覺,是這樣嗎?
震驚全球物理學界!哈佛美女教授挑戰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的理論問世,讓牛頓學說的世界觀出現裂痕--《科學大歷史》
“量子之父” 問道《老子》醍醐灌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