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晕中的恒星运动揭示银河系演化的新线索
2013.2.21:借助美国宇航局(NASA)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深入广袤的银晕,发现了诱人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一片恒星壳层,它们是被银河系吞噬的(矮星系)遗迹。


示意图:哈勃观测M31发现银晕恒星的运动,大图下载:12.5MB,版权:NASA,ESA;STScI,原作者,下同。


哈勃用于精确地测量,首次确定远离银河系核心的一小片恒星样本区域的运动速度。它们与众不同的切向速度,间接证明了它们是数十亿年前被银河系的引力撕裂的星系残骸。这些恒星说明:银河系的成长,部分是通过吞并小星系实现的。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太空望远镜科研所的Roeland van der Marel介绍说:“借助哈勃的独特能力,天文学家能够揭示星系遥远过去的线索。越是星系的远郊,演化得越慢。银河系外围迄今还保存着很久前事件的信息。”

他们还提供了一种测量我们星系的“隐藏”质量——暗物质的新方法。暗物质是一类既不发射也不吸收辐射的特殊物质,因此是“暗(Dark)”的。在千亿个星系中,银河系离我们最近,因此也是详细研究星系历史、结构体系的最佳场所。

由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Alis Deason和Roeland van der Marel领衔的天文学家团队,在离银心约8万光年的外晕中,鉴别出13颗恒星,它们都非常古老,可追溯到我们星系诞生的年代。

团队惊讶于这些恒星的运动几乎都偏向一个方向,与预期的方向几乎相切(或垂直)。它们的运动与离太阳较近的晕族恒星运动有很大差别——它们的运动主要在视线方向(径向),即先朝向银河系核心运动,然后又返回远方。这些恒星的切向运动可以用8万光年处存在高密度恒星来解释:就像高速公路上有车逆行导致拥堵一样,这些恒星将形成类似壳状结构,这在我们周围的星系团中可以找到案例。

Deason和她的团队从哈勃对邻近星系——仙女座大星系(M31)7年来的观测数据库中,揪出了这些银晕中的古老恒星。在观测数据中,哈勃透过银河系外晕观测20倍远的M31,相对于研究对象M31而言,这些恒星相对于一个前景星团。但对Deason团队而言,它们却是真金白银:该项观测提供了研究银河系外晕恒星运动的唯一机会。

PDF中的插图,显示在赫罗图中,M31背景前方的银晕恒星,它们在同等颜色下,显得更亮(距离近嘛!)。三个图分别对应M31的核球、星系盘和外围星流。

要找出这些恒星是项细活:每幅哈勃图像都包含10万颗以上的恒星,MarelDeason解释说:“我们必须找出在无数群星中搜寻少量银晕恒星的方法,它就像在干草堆中找针。”

天文学家通过颜色、亮度和切向速率鉴别出银晕中的恒星。因为离我们近得多,这些恒星比M31中的背景恒星快得多。团队成员、太空望远镜科研所(STScI)的Sangmo Tony Sohn通过测量它们的很小的切向速率及方向辨认银晕恒星,并统计了数量。这些恒星在天球的运动速率约为0.001角秒/年,相当于月球距离的一个高尔夫球,一个月只移动了一英尺(约0.3米)。尽管如此,基于哈勃的超级分辨率和极高的仪器一致性,本研究的测量精度仍旧达到5%。(译注:哈勃的定位精度为0.007角秒,而本文中用于研究的ACS、WFC3图像分辨率为0.04角秒)
Marel解说道:“本项观测能够完成,是哈勃超级精度、多年观测数据累积和望远镜长期稳定性的结合。因为哈勃位于太空,它不受引力、空气、风、地震等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位于内银晕的恒星具有高偏心率的轨道。但当团队比较本例中外晕恒星的切向速度和径向速度,他们惊讶地发现两者是相当的。星系演化的计算机模拟通常显示,恒星越向外晕运动,径向速度所在比例越高;而本案的观测却显示了相反的结果。对此发现的貌似合理的解释是:银河系晕中存在恒星壳层。这种壳层可以通过吞并伴星系而形成。这与理论设想的演化图景相符:银河系通过吞并伴星系而持续成长。

河外星系带有壳层的案例,本图所示为一个椭圆星系,位于室女座星系团中。

哈勃研究项目中的有13颗恒星,几乎位于同样的距离,因此组成了高密度的星团。团队还比较了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的数据,发现在三角座和仙女座方向,也存在着类似的晕族恒星。随着距离的增加,恒星数量直线下降。

Deason立刻想到,这两个研究结果不仅是一致的这么简单。她解说道:“这些恒星运动速度如此之慢,一种碰巧的可能是它们处于远心点——离银河系核心最远的位置。在它们进出银河系内部的轨道上,它们因减速而堆积在一起。因此,径向速率因减小而与切向速率相当。”

某些星系的晕中包含恒星壳层,而天文学家预期银河系也可能有。但迄今为止,证据很少:因为银晕中的恒星散布在整个天空,又很暗,故此难以确认。

受本项成功研究的鼓励,团队希望在哈勃数据库中搜寻更多的遥远晕族恒星。Deason说:“这项意外发现点燃了我们搜寻更多类似恒星的兴趣,以确认此事属实。我们当前还只有很小的样本数,随着我们获得更多的数据,研究成果将变得更加强壮、可信。” 在整个天空中,仙女座大星系仅覆盖了“针眼”这么大的区域。

团队目标是拼合出银河系历史的清晰图像。当知道更多晕族恒星的轨道和运动速率后,我们还能更精确地分析银河系的质量。Deason总结道:“迄今为止,我们缺少的正是关键的数据:恒星的切向速度。它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测量银河系的质量分布——主要由暗物质控制。通过星系的质量分布,我们能够了解它是否与构造结构的理论预期相符上。”

团队研究报告将刊登在即将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期刊上。科学家团队成员包括: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兼莱克天文台的A. Deason和P. Guhathakurta;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太空望远镜科研所的R.P. van der Marel、S.T. Sohn 和 T.M. Brown。



这是一个对比例证,基于我们对M31近60年的拍摄数据(图中小星系是M110)。从中可以明显看到银河系前景恒星的运动,但它们并不一定是外晕中的恒星(尤其是那几颗明显移动的亮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哈勃观测显示银河系注定与仙女座大星系迎头相撞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还没发射,天文学家就计划研究暗物质了!
哈勃望远镜拍下
哈勃望远镜发现一个“哥斯拉”星系,使银河系看起来十分渺小
哈勃再次捕捉到球状星团NGC 6558:壮观的恒星聚集地|星系|银河系_网易订阅
银河系和仙女座将在未来碰撞,要多长时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