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造城市名片,文化如何为城市品牌“走出去”赋能?

明星、素人竞技看得多了,城市之间的“竞技”看过吗?大型城市文化旅游竞演节目《魅力中国城》集结32座城市同台竞技,从一座城市的美景、美食、美秀到聚焦城市文化,展现城市特色,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展现城市魅力,不得不说是综艺节目的一大创新。一时之间,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和推介也成为热门话题,文化作为城市名片之魂,又应该如何充分挖掘利用,为其赋能?

一、穿越信息“噪音”,科学规划先行

在《魅力中国城》的遴选标准中,提出了四条报名参与标准,其中包括符合“十三五”规划对城市建设提出的: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城市等任务要求;城市旅游发展符合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创新驱动、协调推进、绿色发展、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等任务要求。

虽然许多城市主政者已经意识到城市的形象声誉与作为旅游、居住、投资及学习目的地等吸引力之间有着十分直接的联系,但如何穿越信息时代的“噪音”,清晰地表达城市核心的竞争力,塑造城市品牌仍然需要细细研究。科学规划先行,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首要任务是认真考察、分析、研究过城市文化发展的,包括城市的历史、传统、地域、自然、经济、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状况等等,清楚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

二、立足特色文化资源,讲好城市文化故事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度假已经成为很多国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每年出境游的火爆程度远高于国内游,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本土的城市资源并未得到最大化的开发。在中国,有大量的城市都不缺乏历史底蕴和文化,但其中众多处于“尴尬状态”。如今在城市产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深度开掘和精准发展文化资源,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将自己独特的城市风格和精神彰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的城市名片,就成为这些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有的风景,都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讲好城市文化故事首先应该立足本土特色文化,凝练出特色的文化系列;其次要大力发展本地文化产业,强化文化品牌,延伸文化品牌链条。通过构筑特色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优质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实现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和文化产业优质发展的双赢。

三、促进产业融合,壮大城市特色文化品牌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理念创新,构建旅游发展新模式”,重点提出“加快由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促进旅游发展阶段演进,实现旅游业发展战略提升。“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也为城市旅游提供了新型的发展模式。2016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11月8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率为8.1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

旅游业本身具有浓厚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特色。特别是随着步入大众旅游新时代以及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高地。而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更能形成新动能。在以往的印象中乌镇都是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近年来,乌镇扶持旅游与互联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推动互联网在“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速服务业智慧化转型。自2013年,乌镇举行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用创新手段演绎中国故事。乌镇正式将产业融合进行到底,抓住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机遇,释放“互联网+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红利,借此“乌镇模式”受到世界广泛好评,也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典范,为地区注入新的创新基因。

四、运用多元手段,营销城市文化形象

在比赛环节,各个城市首先要通过一部短片让观众们迅速了解自己,近年来,影像开始成为城市推广自己的重要措施。一部优秀的城市文化宣传片好比一座城市的文化品牌“展板”,尤其是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和影像技术的兴盛时代,城市形象片已然构成了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2011年“中国名片”之城市形象片系列,就在有“世界的十字路口”之称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播出,是中国国家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举措。2016年,上海运用VR和4K技术拍摄城市形象片 《我们的上海》,网络上流传的《50部手机拍摄旋转的纽约》,也是一种城市形象片使用新技术的尝试。形象片固然是一种让人快速了解城市的方式,但能够让受众留下深刻、长久印象的是城市文化品牌以及由此带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因此,城市文化竞争力与影响力的提升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营销上,更要运用多元手段,多角度发力。

五、集结民间力量,主政者和人民是最好的代言人

我国在城市品牌化的初期阶段,政府起到主导作用,社会和民间部门参与不足,降低了城市品牌应有的感召力和凝聚功能,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却很难为城市品牌运作带来长远影响。《魅力中国城》通过节目竞演的方式,将主政者和人民推到了宣传城市品牌的最前线,主政者化身“导游”,向广大观众介绍该城市的“钻石线路”,卖力宣传现场拉票;生于斯长于斯的市民们则化身表演者,通过肢体语言将家乡文化表现出来。32个城市、32个导演、32个各具特色的节目展示,多元多样一眼便能看出。比起邀请流量明星作为城市代言,主政者和人民更加透彻的领会城市文化和内涵,他们能够更加直观、生动的表达城市之美。不论是城市品牌的建设、 传播还是管理,整个过程中市民应该被视为品牌塑造者和参与者,而不是消极旁观者。否则,城市居民不会认为自己是城市品牌的拥有者和创造者,也不会将其反映在他们的行动中,更不会用全部热情去推广它。

参考来源:

《走出城市品牌建设误区》

《“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后台编辑:祁吟墨

校对:刘舜欣 朱鑫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品牌:城市旅游的最终吸引力
江苏唯一的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
以旅游城市化引领苏州中心城市首位度建设
如何实现城市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形成“合流”,实现幸福最大化
江南古镇发展模式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