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研究生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教授|本科生|硕士点|博士点

  


  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曾开展过一项调查,52.9%的人认为现在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普遍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研究生水平下降的问题?研究生作为问题产品,显然不是问题的源头,往上追溯,首先是高校——生产研究生的工厂,其次是制造产品的工人——导师。还有生产设备——科研条件等,应该说正是这些条件的不合格,才导致了这些问题产品的出现。

   那么问题再往上追溯,我们就要问了,既然所有的条件都不具备,那么那些硕士点、博士点审批是怎么通过的?在中国,提这样的问题显然有点幼稚了。从前药监局局长倒台就可以看到,能拿到“生产批号”的生产厂家并不一定是客观上具备资格的,而是他老郑主观上认可的,大手一挥,把章子一盖就合格了。

   申请硕士点和博士点主要是师资。在中国我们不难看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那几个熟悉的面孔到处乱晃,今天在这个学校,明天就到了另外一所学校,干嘛?为评硕士点和博士点充当门面,一旦评下来,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另外一所学校。当然这些脸孔都是在上级主管部门那里可以说得上话的,或者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评审委员会的,他们自己说了算,所以才像大牌影视明星一样,为各高校所争抢,出场费自然也一路攀升。

   没有科研条件,编造;没有师资,引进(借),没有成果,拿钱去砸,所有这些小儿科的都能轻松搞定。只有一点,没有关系,或关系不硬,那就死翘翘,彻底没戏。既然没戏,自然几个稍微能卖点价钱的教授就不会在那里等死。树挪死,人挪活,他们自然要向有申请潜力的学校奔赴去了。

   学校硕士点和博士点评下来了,自然是马上鸡犬升天,一大批“教授”、“副教授”就成为硕导、博导,虽然这些导师懂些什么,连在家里和老婆孩子都不好意思说,当然更不能到学生那里去卖弄。好在做了导师,就升格做了名人,就可以到处开学术会议,校外呆的时间更比校内多,一直到学生毕业才和他们见面,论文是不成问题的,学术水平再差,朋友总有几个,喊过来糊弄一下,就给学术盖上合格证放行了。至于找工作,市场经济时代,那就看他们自己的能耐了。

   至于主管部门教育部那里,自然是一路凯歌,永远是跨越式发展,专科贬值,就让他升本,本科贬值,就让他读硕士,然后博士,然后博士后,然后……教育部正想着新招呢,不要急,更高的学历马上就会出台。

   所以研究生的质量下降是暂时的,也是普及教育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不过是换了个标签。100元的手机尽管也叫手机,性能当然不能和价值10000元的国外品牌手机相比,不过也给个手机的名称,拿到外面能唬人 ,甚至因为价格优势,让人家质量虽好,价格太高的产品卖不出去,也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
多校博士招生制改革!想读博,更难了
读完博士已经30岁,投入到底值不值得呢?博士有多稀缺你知道吗?
本科、硕士、博士的区别(终极版)
有什么事是博士生知道,研究生不知道?
毕业后才知道,读研和读博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选择前一定要三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