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乱丢东西、打人、啃指甲、摸私处…华西医生说,小盆友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都说当父母该考核合格才能持证上岗,

但要考试,考试范围和复习材料总要给我一个噻?

为啥子刚学会走路的娃儿就爱乱丢东西

为啥子话都抖不抻展就动手打人?

为啥子幼儿园后就开始鬼眨眼

为啥子过了口欲期都还在啃指qier、吃手

还有,更尴尬的是,他们咋个老要去摸小鸡鸡或穿小内裤的地方?

……

这些“坏”习惯到底管还是不管嘛?!

管又该咋个管嘛,敢不敢甩个养娃说明书来!

有求必应·皮西西专门请来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李元媛医生来给大家讲一件,家长们眼中的这些“坏习惯”,其实并不坏,更多的是娃儿生长发育的正常表现,也是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信号,至于如何应对,来看华西医生分阶段一一支招!

【1~3岁阶段】

这个时候的乖乖些就喜欢抓起东西乱扔,不管是玩具、食物还是你嘞手机,管他啥子都要甩!爸爸妈妈婆婆爷爷些跟在后头捡,腰杆都弯痛了!

在华西心理专家看来,在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随手扔东西,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很好奇,“扔”这一动作是他们的探索行为

① 好奇“我”作用于这个世界后,会发生什么。比如扔这个东西,该用多大的劲?会扔多远?扔过去之后,会发生什么?

② 通过“扔东西”这个比较越界的行为,探索世界对“我”的态度:我扔了这个之后,爸爸妈妈会高兴还是生气?

“扔东西”是宝宝们探索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方式,他们能慢慢地认识世界;当他们扔东西时,上臂力量、抓握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也能获得进一步发展,所以这一行为是他们认识世界、开发智力,也是成长发育的必经过程。

问:

“医生,你这样子说我一哈就舒服了,但未必就随便放任他们乱丢啊?”

答:要管,但这种管总的来说是引导+危险控制。

华西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① 不要吼娃儿、打手板儿、can屁股,这样会阻碍孩子探索世界。

② 在娃儿乱扔东西后,可以(假装)温柔地告诉他们可以在哪里扔东西,设置扔东西的安全范围,也就是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自由扔东西,超过范围就禁止。比如在家划一块孩子乱扔玩具熊的地方,或者带小朋友到自然环境进行一些安全地投掷类运动,让宝宝们充分感受自己跟世界的关系。

③ 要注意安全,收捡并让宝宝远离较危险的东西,比如小刀、杯子等,要给他们说清楚,这些东西是绝对不能拿来扔嘞。

④ 当孩子坚持要在禁区内扔东西或者坚持要扔危险的东西,就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比如看看动画片,出去耍一哈。

这个阶段的娃儿还有一个让家长很抠脑壳的行为就是打人,虽然还跑不到好快,话也不咋个说得抻展,但在和小朋友交往,与大人相处时,有时候会出现一言不合就发脾气甚至打人的情况!

在华西心理专家看来,这也是娃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

因为1~3岁年龄段的小朋友也是有高兴和不高兴的情绪,尤其在不高兴时,除了哭闹发脾气之外,还可能打人,这是因为他们目前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当下的感受,需求和情绪无法排解时,只能以无理的打人或者哭闹来发泄。

问:

“医生,未必就放任他们发脾气、打人啊?有时候混起来简直想给他娃几脚!”

答: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合理引导。

华西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首先,不要责骂。建议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拥抱并进行安抚,等孩子平静之后,猜测并询问或发脾气打人的原因,并用简单的言语教会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想玩这个”、“妈妈不要这样”等。

其次,教会孩子简单表达后,一定要多鼓励他们,并固化这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指令。

还有,有时候自己的娃儿打了别个娃儿,有的家长为了表示歉意,当着被打娃儿及家长的面去严厉批评甚至打自己的娃儿,这种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我们建议处理这类事情,最主要的是要找到为什么自己的娃儿要动手,找到确切的原因后再去解决。比如,自己的娃娃玩具被抢后生气打人,重点要教他找老师或者对方家长说“还给我”,或找自己的父母,让父母来解决这件事。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娃娃看到玩具就想要,小区门口的摇摇坐了好几遍也不愿意走,但凡家长不给买玩具或不让他们继续坐摇摇,娃儿瞬间就大哭大闹!

“不能将就他们,不然就打惯事了,二天长大不得了!”

是,在华西心理专家看来,虽然不能对娃儿这些需求100%有求必应,但家长们也不必过于紧张,娃儿这种情绪反倒是家长做财商启蒙的绝佳机会

华西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① 如果1~3岁的小朋友真的很喜欢坐摇摇,在不影响生活作息的前提下建议就让他们坐嘛。有学者认为小朋友喜欢坐摇摇是因为跟他们呆在妈妈肚子里时晃的状态非常相似,一般3岁以后,小朋友对摇摇的兴趣就会少很多。所以如果能花几元钱换来娃儿几分钟的满足,我们觉得问题不大。

② 至于喜欢买玩具这件事,对于娃儿来说,玩具没有任何抵抗力。但很多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奶娃儿、幼儿不需要啥子玩具,其实恰恰相反,越小的孩子玩伴越少且越不固定(比如上幼儿园、上小学后都会有固定小伙伴),反而是跟家人和玩具相处的时间会更多,所以家长的确可以给小朋友多准备一些玩具。

③ 买玩具要有度,可趁机启蒙娃儿的财商。小孩子没有规划财产的能力,家长就可以从买玩具这件小事上,慢慢培养孩子金钱观和价值观。

建议家长每个月给孩子买玩具的时候定数定额,如根据小区或者孩子班上同龄人的玩具平均拥有量,给他们定好每个月可买玩具的数量和金额,比如一个月可以买100元的玩具,就在他们想要买玩具的时候告诉他,这个玩具需要花多少张不同数额的人民币,如果玩具的价格超过了规定的金额,可预支,但下个月就只能不买或者少买了;如果这次不买,下个月加起来就可以买更好的玩具。

【4岁以上】

这种表现相信不少家长都不陌生,日常生活中娃儿总会不自觉的“鬼眨眼”,到底是有啥子眼部疾病?还是眼睛进了啥子东西?或者仅仅只是自己养成的坏习惯?

华西心理专家这里要给家长们的思路点个赞,发现了孩子频繁眨眼,挤眉弄眼,首要的就是带去医院眼科就诊,看是否存在倒睫、结膜炎、干眼症、视疲劳等眼部问题,如果排除了跟眼睛问题无关的话,那么多数就是跟儿童抽动症有关了。

儿童抽动症

是由于神经系统的问题而引发的肌肉反复、交替抽动的疾病,儿童发病率在5~10%之间。这样说嘛,如果把大脑比作电网,其中某些电路出现了漏电现象,就会导致电路时不时出现抽动,儿童抽动症也就差不多是这么一回事。

抽动症大多跟情绪有关,比如焦虑、无聊或者兴奋、惊吓;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挤眉弄眼、摇头甩肩等运动抽动,或者清嗓子等发声抽动;其主要特点就是短、快,不经意就出现,且孩子自己无法控制。

华西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① 确定是儿童抽动症的,那没有啥子,家长要淡定。因为90%的抽动症都是短暂性的,不会影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除了显得稍微怪异外,孩子可以正常吃喝玩耍。同时,儿童抽动症还可能会自愈,也不需要特别吃药。

② 如果儿童抽动症较严重,已经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去儿童心理门诊治疗。(注意,家长自己觉得丑影响到自己心情的情况不算!)

③ 最重要的,家长要平常心对待孩子。除了影响颜值,儿童抽动症没有其他危害,所以建议各位家长最好无视孩子的抽动,不要重复在娃儿面前念,也不要一直提醒他喊他控制不要眨眼睛,因为眨不眨眼睛也不是他们能控制的,这样做反而加深了孩子的羞耻感与自卑感。

一两岁的小小盆友喜欢吃手是很常见的,因为处于口欲期的娃儿啥子都想往嘴巴头zou,相信家长些都很淡定。

但如果是6岁以上的孩子仍然有吃手甚至啃指甲的行为,那么就可能没那么简单了,需要考虑是不是存在情绪或心理的问题。尤其有些娃儿把指甲咬得光秃秃,指甲周边皮肤撕或者咬得血鼓淋当的,那家长就一定要重视了!

问:

“就是,肯定要重视!我小时候吃手就靠涂黄连戒脱的,现在只有给娃儿整点辣椒、风油精来戒掉这个坏习惯。”

答:NONONO!这样的“厌恶疗法”真的要不得!不仅效果有限容易反复,还有可能让娃儿啃得更凶。

华西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第一,家长自己先不要慌,千万不要以暴制暴。小朋友喜欢吃手可能跟考试或被批评等带来的焦虑、无聊、手部不舒服或强迫症等原因有关,所以首要是要找到到底是啥子原因让娃儿啃指甲、吃手,只有找到这个原因,才能改变行为。

第二,由于心理因素寻找起来较漫长,解决起来也很花时间,所以先建议家长给孩子勤剪指甲,甚至可以给娃儿的手部做一些打摩指甲、去死皮和保湿等护理,减少手上产生倒刺、脱皮等,手上没有不舒服了,自然也不容易去啃、去撕手皮。

第三、家长可以准备一些指尖减压的小玩具,引导他们用玩具代替吃手、啃指甲、撕手皮的行为。安?你问我买哪种玩具?请打开某宝、某东、某多,搜“指尖解压”,喊娃儿自己选!

当然,如果这些措施都没有用,建议可以找专业正规的心理医生看看。

问:

“老师啊,你说到我心里头去了,简直想不通,那么小点娃儿,啥子都不懂,咋个老是要去摸小鸡鸡或是穿小内裤的地方呢?!哎呀,是不是发育得太早了!”

莫慌,在华西心理专家看来,人本身就有“自慰”的能力,也就是从自己的身体上得到快乐、从而舒缓痛苦、释放压力,这是正常而且是不该被诟病的行为。

对待成年人的自慰行为是这个态度,对小孩的自慰行为也该是这个态度,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冠以羞耻心,否则可能影响孩子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发育。在加上娃儿与成人的“自摸”的确又存在着一些不同,他们一开始的行为大多是出于不经意和好奇,所以更要好好处理。

华西心理专家建议家长这样应对

首先,要检查孩子是否有生殖器的感染。器官在不接受外界的刺激时是没有感觉的,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生殖器瘙痒,孩子伸手去挠就可能产生快感,导致后续的“自摸”行为。所以,家长们发现孩子有摸私处的行为时,要记得去看看女孩子的内裤是否干净、紧绷;男孩子内裤是否宽松透气、生殖器是否清洗干净等,排除一些容易导致生殖器瘙痒的外因。

其次,告诉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比如一个人的时候且不在公众场所时可以;也要告诉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禁止做这件事情,比如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不可以;再啰嗦一句,请家长记住三不要原则:不要吼、不要骂、更不要当众斥责。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的自慰行为较频繁,一定要找孩子的心理因素。家长还可以选择替代法,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做这样的事,一定要转移他的注意力,带他出去玩、家人给予足够的陪伴,不要让他无聊。


娃儿就像四季开放的花,

有的在春天开放,

而有的却开放在冬天。

就算他(她)连开都不开放,

莫急,

说不定人家长成了株无花果,也是好样的。

参考文献 

1. 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

2.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九版).作者:[美]谢弗(Shaffer,D. R.)等.邹泓等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恋、厌学、追星、脾气怪?华西心理专家说,青春期的娃儿你不要估到惹!
华西心理专家说,儿童多动症的七大误区,没得几个家长搞清楚了!
焦心娃儿叛逆?华西心理专家说,不叛逆的娃儿家长才更要警惕!
华西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少孩子正在用你没有察觉的方式伤害自己!
华西心理专家说,在学校开学前,娃儿没发疯 你没被逼疯就是人生赢家了!
父母这样说话,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