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如何改变了世界

毛泽东在延安

1972年,已届79岁高龄的毛泽东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会见了前来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这让尼克松大为激动!尼克松在来之前,对能否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心里还没底。在书房会见外国最高领导人,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况且,又是如今美国鹦鹉们所崇拜得五体投地的美国总统!

殊不知,那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对毛泽东也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不仅美国,全世界把目光都聚集在中国身上,聚集在毛泽东身上。那时候的中国因毛泽东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都把能到中国来,到北京来,见到毛泽东作为一生最骄傲的事情。

毛泽东根本用不着坐飞机巡天遥看,“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就是毛泽东的气魄!这次中美最高级会见,毛泽东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尼克松抵华前曾谈起的“准备和毛、周谈哲学”一事作为开场白。

显然,作为哲学家,他认为中美双方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只集中讨论眼前的问题”。尼克松不无崇拜地说:“读了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主席的著作感动了全国,改变了世界。”

毛泽东大手一挥(这是他的标志性动作),毛泽东并没有被尼克松的几句恭维赞美冲昏了头脑,否则,那就不是毛泽东了。毛泽东说:“我那些东西算不得什么。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几个地方。”

当这次会见见于报端,举世为之震惊。历史的大河滚滚滔滔,到了这里,如同雅鲁藏布江一样,来了一个90度的大转弯。世界改变了。

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而台湾的蒋介石得到消息后,正如毛泽东所预料的那样“不高兴”了——“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不高兴了。”

毛泽东那时身体已不大好,说话有些困难,但思维仍然像闪电一样敏捷。原计划10分钟或15分钟的谈话,却延续了将近1个小时。

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

毛泽东出生的1893年,正是风雨飘摇的旧中国。腐败无能透顶的清政府还在韬光养晦,今天割一城,明天割两城,以出卖国家主权利益苟且偷生求得国家安全。羊一心地爱着狼,狼却时不时到羊身上咬一口,这就是奇特是生死之恋。

其后一年,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就爆发了。李中堂大人韬光养晦的结晶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透顶被彻底看穿,自1840年以来,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这时候大大加深了。接着,1898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管是人是狗,都来捞一把;1900年,八国联军就来了,中国自此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毛泽东后来不无痛心地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映照在韶山冲,群山万壑,云蒸霞蔚。韶山冲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相传舜帝南巡时,奏韶乐于此,因此得名。不过,那时韶山冲还鲜为人知,韶山冲会不会想到她孕育的石三伢子日后会成为泽被东方改变世界的巨人?而韶山冲也“一举成名天下知”了。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韶山冲,踏着伟人当年的足迹,寻找伟人当年的影子,到这里来提精气神。蒋介石一生平衡掉对手无数,李宗仁、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都不是他的对手,唯毛泽东一人而已矣!

蒋介石一生佩服其老乡王阳明、曾国藩,内心更佩服毛泽东!气急败坏之余,迷信风水的蒋介石派何健到韶山冲挖毛泽东祖坟。想以此破坏毛家风水,以在战场上战败毛泽东。当然,挖毛泽东祖坟没能得逞,在战场上战败毛泽东更不可能。

1949年,蒋介石从老家溪口败退台湾,蒋经国日记“极目四望,青山无语”。蒋介石三次下野,前两次都是在溪口东山再起的。这次虽然能控制李宗仁,却无法阻止毛泽东。人民解放军逼近,蒋介石在蔣母墓前沉默不语——这墓地据说是蒋介石请很有名的风水先生花了近半个月时间才找到的。说是这座山形状如弥勒佛,而墓地的位置正好在弥勒佛的肚脐眼上。看来弥勒佛此时也救不了他了,溪口撞上韶山冲,风水不灵验了。

毛泽东在韶山冲生活了16年。1910年秋日的一个清晨,天空明净清爽,16岁的毛泽东挑着装着一件长袍、两条床单和一顶蚊帐以及《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书籍的小筐去湘乡一新式学校入学,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走出群山环抱的韶山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少年毛泽东的决心,出去就不再回来。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毛泽东走出韶山冲,走向世界。20年后的1927年秋天,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著名的“秋收起义”,开始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再回韶山冲,是32年后的事情了。“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已完成了新旧世界的改造,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毛泽东在北京开始了思想上的伟大转变,是年毛泽东刚刚26岁。这是一个转折点,是毛泽东从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思想的转折点。对毛泽东一生起着关键作用的老师,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杨昌济。杨昌济是毛泽东的老乡,是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老师。杨昌济的学生数以千百计,但却对毛泽东尤其欣赏。

1918年,杨昌济接受北京大学蔡元培的邀请去教伦理学,为的也是能够帮助毛泽东。当然,能让毛泽东特别敬重的老师,首推杨昌济。后来,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颇有感慨地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是杨昌济……一个道德高尚的人……鼓励学生立志做一个公平正直,品德高尚和有益社会的人。”

在杨昌济的帮助下,毛泽东结识了当时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并到该馆工作。同样,也正是杨昌济,促成了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那时,毛泽东身份低微,不被人看得起。每天的工作是登记新到的报刊和阅览者的姓名,管理15种中外报纸,月薪8元。但这对于来自外乡农村的毛泽东来说,已是很大的满足了。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元;文科学长陈独秀月薪400元;教授月薪起码200元。这经历对毛泽东来说弥足珍贵,但也有着不愉快回忆。

1936年,毛泽东对斯诺谈说:“我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是不存在的。在那些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新文化运动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其实,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可是留过洋,吃过洋面包,挂着“博士”、“教授”头衔,比毛泽东神气多了。当知道毛泽东的身份后,对毛泽东的提问不屑一顾。

本来,毛泽东是为筹备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李维汉走了;离北京不远的天津,一位名叫周恩来的青年也做出留学法国的决定;重庆,另一名叫邓希贤的青年也以勤工俭学的身份开始了法国之旅。最终毛泽东留了下来。经济窘困是一方面原因,毛泽东更认为中国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在中国,首先要研究好自己的国家。这也正是毛泽东区别于他人高于他人的地方。

毛泽东回到长沙,积极领导了湖南的青年学生运动,筹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了会刊《湘江评论》并担任主编。1927年,当“海龟”的理论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当“城市中心论”不灵验的时候,毛泽东发动了“秋收起义”,走上了井冈山。他意识到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山沟沟里。

这期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等著名文章,进行战略上的指导,廓清了人们心头的迷雾。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经验,阐述“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最终“海龟”们把根据地丢失了,在大城市生存不下去,不得不投靠他们斥之为要做“土匪”的毛泽东。

毛泽东总是在危急的关头出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赣南、闽西也保不住了,匆匆忙忙地进行了“长征”。可湘江一役就牺牲3万,李德要自杀。这时候,红军将领都在内心反思,许多同志在后来的回忆中,也都谈到了这样的看法。

刘伯承说: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眼看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错误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滋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

聂荣臻也说过:“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换意见,认为:事实证明,博古、李德等人不行,必须改组领导。”

郭化若回忆说:“'毛委员有办法!’这是当时红军中流行的一句话。毛委员就是有办法,而且有的是最好最妙的办法。”

事实证明,是毛泽东在关键时候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自此,红军就像痊愈了和羚羊,轻快地前进了。毛泽东把他的军事天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四度赤水,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直达陕北。

从井冈山到延安,“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了。”空间的位移,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党更具有了活力。陕北千沟万壑,条件艰苦,就是在这里,共产党扎下了根,把陕北的明朗朗的天覆盖到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延安,旧称肤施。肤施的意思就是'肤肉恩施’:佛传尸毗王在清凉山修行时,遇老鹰捕食小鸽,尸毗王赶走老鹰后,又割肤肉喂养小鸽,'肤施’之谓,盖得源于此,如今延安清凉山下,仍有圣迹可寻。也正是'肤施’这个特殊的地域名称,使我们能直观'为人民服务’的最重要内涵:舍身忘死,不畏强暴,'肤肉恩施’,救众生苦。”

毛泽东初到陕北恰逢一场大雪把陕北高原装扮得“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诗兴大发填词一首,这就是震烁古今的《沁园春·雪》。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谈,真内战”阴谋,3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在此期间,毛泽东与老朋友柳亚子诗词酬和,毛泽东以此词相赠。柳亚子惊呼:“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东坡)、辛(弃疾)犹未能抗手。”柳亚子本就称颂毛泽东勇闯龙潭虎穴为“弥天大勇”,这回更是被毛泽东文采所折服。一经重庆《新民报晚刊》发表,整个山城为之轰动。

没想到,“红眉毛绿眼睛”的“土匪头子”,也有温文尔雅的书生本色,“指点江山”的恢弘气魄!可蒋介石却坐不住了,立即召来御用文人填词应对。词倒填了不少,却没一首像样的。40多年后,李敖在谈到这件事时还感叹道:“可惜,国民党徒虽多,但多的只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毛泽东级’的《沁园春》国民党连一首还没有写出来。”

蒋介石输就输在才略上,尽管他教导手下官员,说他当年读书如何如何勤奋。蒋介石也能写一手工工整整的毛笔字,但与毛泽东的龙飞凤舞比起来,还是显得局促,不自信。《双十协定》上的签字对比鲜明。

蒋介石和谈为假,内战为真,心自然要虚。3次电邀毛泽东前来谈判,毛泽东真的来了。他却慌里慌张一点准备都没有,字上表现出来了。从两人的照片上也可看出来:毛泽东澹定自若胸有成竹,蒋介石拘束紧张似不知今夕何夕。只3年,就风卷残云,蒋介石300万大军作鸟兽散,蒋介石孤零零逃窜到台湾,做起长达25年“反攻大陆”的迷梦。一个旧的世界被破坏了,这就是毛泽东自我总结的第一件大事。

“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同宪:想起韶山、井冈山的红杜鹃
《浴血荣光》书评:为什么这个百年大党英雄辈出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满怀激情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喜赋之一、喜赋之二)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专题详情
周恩来为何选择毛泽东:我们无法在三五年内将他们造就出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