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亿天价拍出的汉代玉凳:当地人都知道是赝品

2012年02月25日 08:01
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中新

2.2亿天价拍出的汉代玉凳:当地人都知道是赝品

曾经在北京拍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

2.2亿天价拍出的汉代玉凳:当地人都知道是赝品

网帖爆料:在“汉代玉凳”售出后,该作坊再次制作的汉椅。

近日,网上一张帖子爆料称:曾经在北京拍卖出2.2亿元天价的“汉代玉凳”产自江苏邳州,而且还是2010年起历时一年多时间制造的!记者随之赶赴邳州调查了解。邳州宝玉石行业协会会长明确称:他在电视画面上一眼就看出了这个所谓“汉代玉凳”就是前两年邳州玉雕艺人制造的高仿艺术品。

当地人都知道是赝品

2011年初,被拍出2.2亿天价的一套汉代玉凳成为当年拍卖市场的“最贵玉器”。但时隔一年,关于这套玉器到底是“国宝”还是“赝品”的争论突然爆发,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关注的热点话题,这也绷紧了收藏界以及艺术界人士的神经。

2月23日,记者来到久负盛名的玉雕艺人集聚的江苏邳州采访调查。在邳州城区李口玉器一条街上,这个城中村的每条道路两侧基本上都是经营宝玉石行业的各种店铺。记者以买玉人的身份与玉雕商家攀谈得知,他们很多人都说那个天价的“汉代玉凳”是他们邳州造的,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一位杨姓玉雕艺人说:“一个姓赵的人从2010年开始,历时几个月时间,在向阳村加工而成,当时成本就有100多万元,主要是那个料子好。”

成本只有100多万元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邳州城北部5公里的官湖宝石玉器城,采访到了邳州宝玉石行业协会会长汪如棉先生。得知记者采访来意后,汪会长就直言不讳地说,这个所谓的“汉代玉凳”就是2010年产自邳州市,当初是作为高仿工艺品出售的,就是向阳村的几个小伙子忙活了一年多,他们还几次请自己去做指导,帮他们提提造型、纹饰及图案的设计建议,当初,他们以230万的接近成本的价格,卖给了一个酷爱艺术品的外地人。自己也“不知怎么回事,弄到今天竟成为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进行拍卖了”。

记者以买玉人的身份致电玉器作坊老板赵先生,赵先生说,这是他用了1年多的时间做成的,仅梳妆台22个工人就花了7个月,都是分部件生产好再组装的。赵先生从事玉雕行业多年,他说这套玉梳妆台玉凳组合是根据明代老件仿造的。东西做好以后,2010年以工艺品的价格卖给了河北石家庄的买主,售价260万,“光料钱就上百万,我怎么也得赚点。最近两年,原材料价格疯涨,如果放在现在能值500万”。

没有历史、考古依据

徐州师范大学副教授于盛庭认为,鉴定“汉代玉凳”是否赝品并不难,汉代没有凳子,而且沁色的只有墓出或窖出的才会有。目前历史研究说明,还没有这么高规格的墓葬需要这种玉凳。鉴定文物要有充足的历史依据和考古依据,“汉代玉凳”这两方面的依据都没有,不可能是真品。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李维翰先生表示,从这个玉凳的纹饰和工艺上看,江苏邳州和安徽蚌埠都有这个工艺实力。“最实用的鉴定方法就是看它的阴线,古玉上的阴线是不平整的,因为当时是手工制作,不可能很平整。”李维翰强调,此外,汉代玉器除了作为酒器之外,都是礼器,没有生活用具,不可能出现凳子和梳妆台。中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赝品汉代玉凳专家估值2.2亿内幕:圈内人不拆台;明代材料组装成本50万
2.2亿天价和田玉被曝光,居然是作坊赝品!
中国文物鉴定业已万劫难复
天价玉器背后的没落产业
假宝玉是怎样炼成的
思考丨玉石的“克价论”到底科不科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