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肿瘤登记数据看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和趋势

陈万青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6,10(04): 249-252.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病,是21世纪中国乃至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肿瘤控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发布的2014年全球癌症报告估计,中国癌症发病数约占全球癌症发病数的22%,在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癌症发病率位居第68位,居中等偏上水平[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以及人口增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恶性肿瘤癌谱构成发生显著变化,总体发病水平呈上升趋势。肿瘤高发地区的防治工作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健康教育、危险因素干预以及有效的早诊早治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通过制定国家肿瘤防治政策、增加投入、采取有效措施系统地开展肿瘤防控工作,可以预防40%的恶性肿瘤发生,并使1/3的肿瘤发现于早期阶段并得到治愈[2],临床的规范化诊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国家卫生经济负担,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民健康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国肿瘤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距今已经60年。江苏启东于1958年开展肿瘤的死亡监测,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于1959年开始登记食管癌病例,上海于1963年开展人群的肿瘤登记工作[3]。全国3次以肿瘤为重点的全死因调查促进了肿瘤登记工作的发展[4]


2002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肿瘤监测工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2008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设立中央转移支付项目[5],对肿瘤登记给予财政支持,在全国31个省区市逐步开展人群为基础的癌症发病、死亡和病例随访的信息收集工作,肿瘤登记处数量逐年增加,数据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截至2016年,全国上报肿瘤登记数据的市、县达416个,覆盖人群3.4亿。肿瘤登记数据已逐渐成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评价防治效果的重要基础信息。



一、我国癌症发病流行现状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最新数据,2012年,全国每年癌症发病约358.6万例,合计发病率264.85/10万,中国2000年人口标化率191.89/10万,世界标化率187.83/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1.82%。其中男性癌症发病约200.8万例,发病率为289.30/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216.17/10万,女性发病约157.9万例,发病率239.15/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170.08/10万;城市地区发病约197.3万例,发病率277.17/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195.56/10万,农村地区发病约161.3万例,发病率251.20/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187.10/10万[6]


全国恶性肿瘤发病位居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0.5万,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男性发病第1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47.0万,其次为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发病第1位的为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27.3万,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子宫颈癌[6]


年龄是癌症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总体而言,癌症的发病率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但每个癌种在人群中发病的年龄分布不完全相同,如:淋巴瘤、白血病的年龄分布主要是婴幼儿期,而肺癌、乳腺癌则主要在成年之后,前列腺癌的发病大多在60岁之后。除小年龄组因为发病率低而有波动外,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约在75~79岁组达到高峰,在80岁后开始下降,各年龄组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不同年龄段的癌症发病谱有差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年龄段,且在60岁之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年龄分布比较靠后,主要集中在65岁以上年龄组,低年龄组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从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看,在婴幼儿、儿童期,癌症发病以白血病、脑瘤、淋巴瘤为主,其中白血病所占比例很高,且男女性的癌谱分布都比较接近;在成年人中,男性人群肝癌发病所占比例较高,而女性人群乳腺癌上升到第1位,占此年龄段女性癌症发病的35%以上;到45岁之后,男女癌症发病率均急剧上升,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等癌种在此年龄段中高发,且癌种之间的发病差异降低,和婴幼儿期以白血病、脑瘤为主的癌谱形成明显差异。在65岁以上年龄组中,癌症发病率上升到较高水平,男性人群前列腺癌上升比较明显,约占男性发病的5%,而女性人群乳腺癌发病率下降,肺癌上升到第1位[6]


我国城市地区癌症发病率比农村地区稍高,城市地区的新发病例数197.3万例,占54.98%,农村地区161.3万例,占45.02%。2012年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7.17/10万(男性292.13/10万,女性261.39/10万),中国标化率195.56/10万,世界标化率190.88/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1.91%;农村地区发病率为251.20/10万(男性286.00/10万,女性214.28/10万),中国标化率187.10/10万,世界标化率183.91/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1.67%[6],城市地区癌症发病率、中国标化率、世界标化率、累积发病率均高于农村。我国城市地区癌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调整年龄结构后,城乡差距缩小。此外,城市与农村地区的癌谱也不相同。


据历年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中国常见癌症发病顺位谱在逐渐发生变化。目前最常见癌症为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其中男、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谱有差异,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其次是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其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而在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乳腺癌,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75%左右。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对10年的发病数据分析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中均呈上升趋势,合计年变化率为4%,其中城市3.8%,农村4.4%;男性3.5%,女性4.6%,年龄调整后保持平稳,每年平均上升仅1.1%。2000—2011年期间,男性合计标化发病率较为稳定(平均每年上升0.2%),而女性显著上升(平均每年上升2.2%)。


对男性最常见的10类癌症分析发现,胰腺癌、结直肠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和白血病6类癌症的标化发病率在2000-2011期间均有上升(分别上升1.3%、2.9%、2.1%、8.1%、1.8%和2.5%),而胃癌、食管癌及肝癌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5%、3.2%和1.8%),肺癌较为稳定;


女性10类最常见的癌症中,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甲状腺癌和卵巢癌7类癌症的标化发病率显著上升(分别上升1.9%、0.9%、3.9%、11.9%、3.7%、16.8%和2.2%),与男性相同,胃癌、食管癌及肝癌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7%,5.5%和2.1%)[7]



二、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特点



1.我国恶性肿瘤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和年轻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但调整年龄后变化不大,表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肿瘤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7]。此外,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发病的构成比呈现前移的趋势,即表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2.恶性肿瘤分布突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共存局面:


20世纪70到90年代,我国癌谱主要以发展中国家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为主,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进入21世纪,肺癌、乳腺癌已分别成为男、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下消化道的结直肠癌也成为前5位的常见肿瘤。


目前,城市地区,尤其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已呈现出发达国家的癌谱特点,而农村地区,虽然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发病率在上升,上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具有发展中国家的癌谱特点[8],处于发展中国家高发癌谱向发达国家高发癌谱过渡时期,形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癌谱共存局面,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3.我国恶性肿瘤性别分布特点:


恶性肿瘤在人群中的分布,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其性别之比是1.68∶1,高于一些欧美国家(美国1.19∶1,英国1.15∶1,俄罗斯1.41∶1,日本1.57∶1,新加坡1.42∶1)。在各年龄组中,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在儿童时期是1.2∶1,而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高,60岁后基本上是2∶1左右,说明癌症对男性老年人的威胁比女性更大。



4.城乡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差异逐年缩小:


城市癌症发病率高于农村,2012年发病率分别为277.17/10万和251.20/10万,但年龄标准化率城乡差别不大,分别为195.56/10万和187.10/10万,主要是由于城市地区的老龄化程度较农村地区高的缘故[9]


城市居民的食管癌(12.71/10万)、胃癌(27.77/10万)、肝癌(24.15/10万)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农村(分别为30.55/10万、35.17/10万、30.23/10万),可能与城市在经济、卫生、生活条件等方面优于农村地区有关。而城市肺癌(53.13/10万)、乳腺癌(51.82/10万)、胰腺癌(7.32/10万)、结直肠癌(29.61/10万)等的发病率均高于农村(分别为50.86/10万、29.56/10万、5.27/10万、18.76/10万),可能与受环境、生活方式和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


近年来,城乡癌症发病差距逐年缩小,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发病率将反超,究其原因,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相关,原农村人口正在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防癌意识不及城市居民,而农村部分危险因素暴露程度接近甚至高于城市。因此,农村肿瘤防控应重点关注。



5.中国癌症的地理分布特点:


依据20世纪70年代的调查,肿瘤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特征,例如我国胃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和沿海各省,尤以甘肃、青海、宁夏、上海、江苏、浙江、福建,以及辽东半岛等地区突出。食管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等地区,由高到低水平常形成明显的梯度,大多数高发地区呈现不规则的同心圆分布。肝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各省和东北吉林,以广西、江苏等沿海地区最为突出,形成一个围绕我国东南部海疆、由沿海向内陆的镶边带状分布。宫颈癌高发地区连接成片,由内蒙古、山西、陕西经湖北、湖南到江西。


肺癌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及东北三省、浙江沿海地区。结直肠癌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上海等长江下游地区,和血吸虫病的分布呈正相关的关系。鼻咽癌主要集中在华南各省,包括广东、广西两省,其次是湖南、福建和江西等省区。


着我国人群危险因素的变化,肿瘤在人群的分布也发生很大变化,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正在开展恶性肿瘤地图的研究,通过地理的分布掌握癌症分布特征,为病因的研究以及有的放矢地开展人群肿瘤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不断发生变化,给人群的防治带来巨大的挑战。


针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开展主要肿瘤的筛查,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检出率,是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晚期肿瘤的发生,以达到降低肿瘤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目标。同时,加强健康宣传,针对明确的危险因素开展人群干预,降低致癌因素的作用,从而降低人群的恶性肿瘤发病率。


此外,人群肿瘤监测在肿瘤防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监测,可以动态掌握肿瘤流行特点,确定优先策略,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评估预防和控制及干预措施的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防治政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癌情监测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逐渐扩大,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肿瘤登记管理办法》,为肿瘤登记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创造了政策环境,我国已经迈进肿瘤大数据时代,在不远的将来,全人群肿瘤的发病死亡和生存数据,以及诊疗数据的分析利用势必在肿瘤防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参考文献未单独列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原文献!



如有兴趣加入【罗辑医疗】社群学习,可以看这入群申请|罗辑医疗社群火热搭建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中国癌症“杀手榜”前5,消化道肿瘤一下占了4个!
不容低估的中国癌症趋势
2018肿瘤年报,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位居全球首位,尤其这3种癌症要格外注意
2010北京癌症地图出炉 发病率低于广州上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