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三、五脏应五时及其如何配一日中的天干

灵枢说: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又说:脉出于气口......以应五时,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这里明确了五脏(包括脾)是应五时的;脾在四时末的后十八日寄于戊己,以成五时;故灵枢说戊己日自乘四季;所以脏气法时论中有言: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因为长夏脾时为戊己时;因此其它四时就可依此类推;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故春时为甲乙时;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故夏时为丙丁时;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故秋时为庚辛时;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故冬时为壬癸时;

如何确定一日之中的四时?可以通过五鼠遁时法确定当日当时天干,以确定脉诊时所处何时;

若在十二时辰交接之时诊脉,可以提前通过查找当地地区的经纬度换算成时差,与北京时间进行的换算,即可得出当地当时的真太阳时;

四时脉象辨析订正之后,四时应五脏六腑也定出来后,当地时间的真太阳时确定之后,下面可以进行四时脉诊定五邪的步骤了;

十四、四时五脏脉法定五邪

14.1如何定五邪?

难经五十难曰:病有虚邪,有实邪,有贼邪,有微邪,有正邪;何以别之?然,从后来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风得之为虚邪,伤署得之为正邪,饮食劳倦得之为实邪,伤寒得之为微邪,中湿得之为贼邪;

意即从后来者为从生我之母脏腑气而来,为虚邪,如心病,弦脉应指左寸,木生火,为母病累子;

从前来者为我生子脏腑,为实邪,为子病逆向母而来,左寸应指脾代脉(正常时以胃气代脾脉,此时左寸六菽无四时脉象,即可以九菽之重按之左寸,如有耎软之胃气,则为火生土,实邪),即子病累母;

从所不胜来者,即从彼克制己来,如左寸应指得石脉,水克火,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即我脏腑气克制彼脏腑来气,彼脏腑气乘己脏腑气时并不能有效影响于己,左寸应指得毛脉,火克金,故为微邪;自病者,即本脏腑气太过不及之气,故为正邪;

若本脏腑之寸口位,是本脏腑气之时平脉来,即为平人之脉,为不病;此为正邪与四时平人之脉区别;

14.2脉经中五脏应五时定五邪的部分记载

四时五脏时脉相乘,以定出五邪,在王叔和脉经卷三中有记载,虽四时脉都有相乘,但只记载了一部分,现摘录如下:

夏心火王,其脉洪大而散,名曰平脉;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心,水之克火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心,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心,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陵火,为微邪;虽病即差;

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平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肝,土之陵木为微邪,虽病即差;

六月季夏建末,坤未之间土之位,脾王之时,其脉大,阿阿而缓,名曰平脉;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脾,木之克土,为贼邪,大逆,十不治;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脾,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昨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昨沉濡而滑者,肾之乘脾,水之陵土,为微邪,虽病即差;

秋金肺王,其脉浮涩而短,曰平;脉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肺,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肺,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肺,木之陵金,为微邪,虽病即差;

冬肾水王,其脉沉濡而滑,曰平;脉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肾,土之克水,为贼邪,大逆十不治;反得弦细而长者,是肝之乘肾,子之扶母,为实邪,岁病自愈;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肾,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肾,火之陵水,为微邪,虽病即差;

14.3四时五脏定五邪的其它论述

四时五脏和六腑脉气相乘,有平脉与平脉相乘,有平脉与病脉相乘,有病脉与平脉相乘,有病脉与病脉相乘,也有四时平脉来去微甚之势脉象及其相乘,更有四时反脉来去之微甚脉象及其相乘,其间错综复杂,但可精准地通过四时五脏脉法脉诊出患者所患疾病及其部位,就不一一列举了,不一而足,万法归一;

14.4春时平脉定五邪表

现制作春时平脉定五五二十五邪表(如下表一)

十五、文献中的医籍

现从内经中和史书中摘录两个有关于四时脉法的医案,以证其真;

15.1四时五脏脉法医案一:

内经病能论有言:帝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当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

此医例为冬诊之,即壬癸时进行的脉诊;右尺脉取至骨,沉而紧,右肾命门(心包络和三焦相火)应冬时,应缓实沉,为命门心包络微邪,虽病即差,但并不是经文所说此应四时;左尺以至骨应指,得浮而迟,迟则一息脉三动,应肾脏;冬时肾得肺脉,为肾贼邪,此为脉逆四时,不可治,并不是内经中当腰痛之肾虚邪之辨证;因此,此医例存在前后文传抄错误的可能;可以用四时五脏脉法进行辨析订正此医例;冬时脉诊得左尺肾病腰痛,当为肾虚邪;辅行诀大小补肾汤条文有肾气虚则厥逆,肾虚有腰痛之症状;

因此,冬时以至骨诊得左尺为虚邪,故肾为腰痛之病之邪,则其左尺应指应弦得沉而紧,正好是右脉所诊得的四时脉象;从后来者为从生我之母脏气而来,水生木,为肾虚邪,虽病易治;

而右尺如改为诊得浮而迟,得肺脉,迟为脏,应心包络也,从所胜来者,即我脏腑气克制彼脏腑来气,彼脏腑气乘己脏腑气时并不能有效影响于己,土生金,为心包邪,虽病自愈;

15.2四时五脏脉法医案二: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一仓公惇于意医籍: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腰背痛,寒热,众医皆以为寒热也;臣意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也;即窜以药,旋下,病已;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也,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曰月不下,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此医案诊其脉时为肾脉,即冬时壬癸时,啬而不属,即啬通涩,涩而不连续,内经有言:微涩为不月;脉经曰:夏心火王,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心也,为微邪,虽病即差;为内寒,为何是月事不下?其来艰难而又坚实有力,冬时以六菽之重应指左寸口,应耎软微而得涩之不连续之浮脉,此为心实邪;内经有言: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所以济北王侍者韩女之脉诊,仓公用四时五脏脉法所诊得为心实邪。

另,以冬时诊左关以十二菽应指得肝弦脉,实为肝虚邪;内经有言:肝藏血;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皆可诊得月事不来;

如若史记所记载出左口得肝弦脉,冬时左寸心应指应耎软而微,实得肝弦脉,则为心贼邪,为逆四时,不可治;所以此处史记所记出左口得肝弦脉,要么是错简,要么是诊得肺浮脉,为心实邪。

(此讲座立足于公益,只限于交流学习探讨,不能用于其它用途;此文因不作投稿,故文中所引内容,不再一一标注出处,请各位见谅;特此说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经》选录之呼吸沉浮定五脏脉
脉确
五脏论
261-脉确
诊宗三昧-清-张璐
[卷十三 脏腑总论] 五脏所主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