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吴茱萸汤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浅析:言寒呕证治及辨证。胃主纳谷,若纳而不能则属胃虚有寒,故食谷欲呕。”属阳明“者言其属胃,故主以吴茱萸汤,温胃令其寒散,水谷得下,呕逆则止。若得汤反剧者,又表明不仅中焦有寒,且上焦胸膈有热,得汤以热助热,故呕反增剧。然此非误治,惟兼上焦有热者,则吴茱萸汤治而未全,宜当加减调治。
    治则:温胃散寒止呕,宽胸调气除烦
 
  配穴:中脘,神阙,公孙,内关

    释义:属胃虚寒饮上逆作呕者,取胃募中脘穴,配任脉穴神阙,徐徐炙之,大有温胃袪寒,散饮降逆功效。若上焦有热者,又属寒热相兼,当针通阴维脉的心包经之络穴内关,配通冲脉的脾经之络穴公孙,二穴八法相应,主治胃心胸间寒热虚实挟杂见证,功能理气宽胸膈,降逆除烦热,疏经通脉络,扶土健脾胃。是治疗上,中二集疾患的重要配穴。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浅析: 辨少阴病寒浊犯胃证治。少阴病见吐利,多为阳虚致中土衰微之象,但这里当有分析:同为虚寒吐利,若偏于脾寒者,为利多吐少,如太阴病的“自利益甚”即是,若偏于胃寒者,为吐多利少,如“食谷欲呕者属阳明”即是。若脾胃皆虚,以致吐利无度,并作而发者,每有阳绝之变,如“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即是。联系方治,本证吐利当是以吐为主,利并不甚,属水寒犯胃,浊阴上逆病机。逆冷仅限于手足而未及四肢,说明胃气尚存,但被寒浊闭阻;“烦躁”者以烦为主。“烦躁欲死”是言寒浊犯胃,冲逆之甚,并非死证,故治用吴茱萸汤取其大辛大温,温胃祛寒,降逆安冲。

        治则: 温胃散寒,升清降浊。

       配穴: 中脘、足三里

      释义: 中脘正在胃中,为胃之募,腑之会,主消纳水谷,调理肠胃,和中降逆;对少阴病寒浊犯胃者,用屋漏之术重捣,有温胃散寒降浊功效。足三里是胃经之合,合主逆气而泄,功能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调运升降气机,用针推内进搓,可与中脘异曲同工,使之升降调则吐利烦躁可止,胃阳布则手足转温而诸症悉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阳明病寒证
如何判断吴茱萸汤为阳明病、少阴病、还是厥阴病?
皇汉医学
胡希恕经方理论证治经验【第九章〈甘草干姜汤类方〉】
吴茱萸汤■阴实症头顶痛
【经方习读】吴茱萸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