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

内耳由于形状不规则,结构复杂也称为迷路,介于鼓室与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构成。

解剖

​内耳的影像学检查随着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传统X线拍片时代几乎不能很好的观察内耳结构。

​高分辨率CT扫描对骨质显示较好,但只能显示骨迷路及内听道的骨性结构,对于耳蜗膜迷路的显示和耳蜗纤维化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随着磁共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弥补了CT对于膜迷路显示的不足。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利用内耳迷路内的淋巴液及内听道中的脑脊液具有的长T2特性,增强内耳迷路与周围骨质对比,骨性结构呈低信号甚至无信号,膜迷路和内耳道内由于淋巴液和脑脊液而呈高信号,经过三维重建获取清晰的、立体的、任意角度的内耳结构图像。

我们磁共振团队在GE SIGNA机器上用FIESTA序列: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FIESTA-C(FUESTA-cycled phases)成功开展了内耳水成像技术。

体位及扫描定位

仰卧位,头先进,头颈联合线圈,定位于眉间(或者鼻尖)。

横轴位定位

冠状位定位

FIESTA-C序列定位

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检查的时候不用打药,不会对人体造成负担,所以磁共振内耳水成像技术是比较安全的。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李维,傅伟琪,等.磁共振内耳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3-3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脏磁共振成像——基本脉冲序列(一)
【临床应用】3D FIESTA 在内耳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成像常用专用术语缩略语解读(四)
内耳—磁共振扫描技术
【临床应用】腹部MR检查的临床优势及规范化问题
MRI水成像诊断内耳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