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多么厉害,而是时势要造你


政治的选弱原则将一位没有政治经验的女人送上了权力的巅峰,她就是菲律宾的第一位女总统,阿基诺夫人。而阿基诺夫人却培养扶持了菲律宾的第二位女总统,阿罗约夫人。

菲律宾被西班牙殖民近400年,后来又被美利坚殖民,其文化基本是欧洲化的,比如姓名方面,女子出嫁前,从父姓,出嫁后从夫姓。这恰恰是封建产物,东方大国在封建时代,也有这样的习俗。

阿罗约的闺名叫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也就是说,格洛丽亚是她的名字,马卡帕加尔是她的父姓。她的父亲名叫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是菲律宾的第九任总统,也就是马科斯前面那一任总统。所以,要介绍阿罗约,不得不先介绍一下她的父亲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

二战之后,美利坚允许菲律宾独立。在这个时期,菲律宾的总统,更具有美利坚特点,能够担任总统者,通常在于其社会活动能力以及社会影响力,而不是家族背景,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总统选举这件事情上面,美利坚不仅仅影响着菲律宾,甚至控制着菲律宾。

比如,菲律宾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塞尔吉奥·奥斯米纳。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三共和国的第二位总统。之所以有此称呼,是因为菲律宾这个国家的建立发展过程非常复杂。

简单地理一下,他们将艾米利奥·阿奎纳多所建立的共和国,称为第一共和国。前面已经介绍过,艾米利奥·阿奎纳多起来反对西班牙人,建立了菲律宾共和国,但这个共和国并没有真正统一菲律宾,反而最后向西班牙人投降,艾米利奥·阿奎纳多逃到了香港。后来,美利坚想吃下菲律宾这块肥肉,骗菲律宾人帮助他们独立,艾米利奥·阿奎纳多便从香港返回,纠集军队,再次反抗西班牙,又一次宣布独立。但是,美利坚却不肯承认菲律宾的独立,也不承认这个政府。后来,艾米利奥·阿奎纳多再一次投降美利坚,这个政府便被灭掉了。

到了1935年,美利坚出于打败英吉利自己当老大的战略需要,设计了一个计划,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反殖民统治运动,也就是对英吉利进行釜底抽薪,除掉英吉利的羽翼,率先宣布放弃殖民,支持殖民地自治。菲律宾才改总督制为总统制,此时选出的总统是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

美利坚宣布放弃殖民,只是一个针对英吉利的策略,实际上,他们对菲律宾仍然施行殖民统治,各个方面,都采取高压控制,此时的菲律宾,政治格局上,仍然属于美利坚的一个海外洲。所以,这是一个自治时期,而不是一个独立政体。到了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奎松先是流亡澳大利亚,后到美国,组织流亡政府。而日本人,也在菲律宾组织了傀儡政府。

菲律宾光复前两个月,奎松去世,他的总统职位,按照宪法,由副总统塞尔吉奥·奥斯米纳继任。

从阿奎纳多到奎松的这个时期,菲律宾历史将其称为第一共和国。

因为日据时期,日本人在菲律宾扶持了一个傀儡政府,也叫菲律宾共和国,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第二共和国。而日本人战败后,那个傀儡政权自然垮台,而由奥斯米纳继任总统的这个政府荣誉归来。但在政府机制上,仍然属于自治政府,也就是说,仍然属于第一共和国。

奥斯米纳仅仅只是担任了两年总统,便被曼努埃尔·罗哈斯·阿库纳击败。

阿库纳就任三个月后,美利坚正式允许菲律宾独立,自治政权结束历史使命,此时便称为菲律宾历史上的第三共和国,阿库纳也成为第三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

阿库纳这个人极其复杂,他曾经是奎松政府的重要角色,日本进攻菲律宾时,他在麦克阿瑟麾下,一度任为将军。但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惨败,他也受到牵连,成了日本人的俘虏,被投进集中营,甚至被判处死刑。后来他和日本人妥协,担任了傀儡政府的重要角色,死心塌地为日本人服务了几年,为日本人控制菲律宾出过大力。这种人,若是在东方大国,战后理应处于极刑。不过,当时菲律宾的几个最为著名的菲奸,不仅没有被处置,反而摇身一变,成了菲律宾政坛的大拿,阿库纳就是其中最典型的几个人之一。

阿库纳之所以轻易击败奥斯米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奥斯米纳背后没有家族集团支持。奥斯米纳本人只是一名小律师出身,能够跻身政坛,恰恰在于他的能干和能言善辩。奎松当总统,需要干才,尤其当时需要从美利坚那些获得更多的自治权,所以需要有能力的律师。

阿库纳能击败奥斯米纳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美利坚的强力支持。奥斯米纳当的虽然是自治政府的总统,但后来菲律宾的独立,奥斯米纳通过美利坚国会获得立法支持,起到了巨大作用。所以,美利坚认定他是一个不听话的人。相反,阿库纳是一个特殊的菲奸,按律当斩,他及时找到了自己曾经的主帅麦克阿瑟,彼此进行了政治交换,所以,麦克阿瑟主动站出来为他正名。

阿库纳上台后,美利坚给了他大笔的钱,用以战后重建,条件是将23个军事基地租给美利坚,租期99年。这恰恰是美利坚在菲律宾拥有巨大军事实力,使得菲律宾根本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国家的发端。

这样的人,曾经拿命换取政治资本,一旦掌权,自然也就会拿这些政治资本拼命捞钱。阿库纳本人极其贪婪,所以,他掌控下的政府,贪污腐败盛行。正因为政府腐败,老百姓便对这个政府极不信任,为了维护政权,他又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强硬手段,包括滥用警察特权,扶持家族势力等。后来的菲律宾,整个政治被家族所控制,腐败盛行以及发展到马科斯的极权统治,均以此为发端。

1948年,阿库纳突发心脏病去世,其副总统埃尔皮迪奥·基里诺继任总统。基里诺又是一个没有根基的人,他之所以能够担任副总统,第一大原因,是亲近美利坚,受美利坚的欢迎。而美利坚之所以支持他,也恰恰在于他没有太大的政治背景。第二大原因,可能要归功于他的夫人和孩子。

19452月,重返菲律宾的麦克阿瑟一雪前耻,夺回了差不多整个菲律宾,只剩下马尼拉。于是,阿克阿瑟发起最后攻势,对马尼拉狂轰滥炸。非常不幸,大量的马尼拉平民被炸死,其中包括基里诺的妻子和3个孩子。无论是基里诺还是美利坚,都将他们宣传成菲律宾光复的英雄。

基里诺就任总统时,因为没有夫人,只好请出了自己的女儿充任第一夫人。

基里诺延续了阿库纳政府的腐败。他似乎不能不这样干,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在政坛的根基并不稳,如果不依靠阿库纳的扶持家族集团,滥用警察权力等,他很难在接下来的大选中获胜。实际上,正因为腐败,基里诺在1953年的大选中败给了拉蒙·马格赛赛。

拉蒙·马格赛赛成为菲律宾从第一共和国算起的第七任总统,第三共和国第三任总统。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战后菲律宾几任总统,除了阿库纳有些家族背景,其他几任,都只是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出身。

奥斯米纳带有东方大国血统,而且出生于东方大国,其父母只是菲律宾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他本人的第一个职业是律师。基里诺的父亲只是一名中下级军官,他本人的第一份职业,是参议院的法律事务办事员,那个时期,他醉心的显然不是律师或者从政,而是画画,甚至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画家。马格赛赛的父亲是一名手工业者,他本人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并且成为游击队长。

马格赛赛在任之前,以铁腕手段镇压了当地的共产主义运动,因而得到美利坚的大为嘉赏,为他后来赢得大选,奠定了绝对基础。从本质上,马格赛赛属于无产阶级出身,又因为长期当兵,身上混有军阀气质。他上任后干的最大一件事,便是在菲律宾推行土地改革。这项改革政策,既与他的手工业者家庭出身有关,也与被他镇压的共产主义运动者有关,同时,还与东方大国利用土地改革迅速稳定国家有关,当然,也与美利坚推行的民煮有关。

其实,有关民煮这个话题,真的有太多值得讨论之处。美利坚的政体,是一个资产阶级政体,而其民煮思想,更接近共产主义,这是其政治基础,而其经济基础,又是资本主义。所以,其政治,永远在这两者之间搞平衡,并且一直被经济所控制。菲律宾早期,深受美利坚这一思想的影响,所以,他们前期选出的总统,更多是平民出身,骨子里也更倾向于平民主义。

马格赛赛因为飞机失事去世,其总统职位,由卡洛斯·普·加西亚接任,成为第三共和国的第四位总统。加西亚同样是中产出身,先后担任过律师和教师。

接下来,就轮到阿罗约的父亲迪奥斯达多·马卡帕加尔了,他成为第三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五位总统,从第一共和国算起的第九位总统。

和他的几位前任相同的是,马卡帕加尔同样出身于菲律宾中产,律师出身。他之所以能够击败加西亚,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加西亚继承了他前两任的衣钵,一方面大力推行马格赛赛的土地改革,既动了大家族的奶酪,又因为土地改革政策的不彻底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两边不讨好。另一方面,政治的腐败,发展到极致,因而使得其土地改革,成了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利益重新分配的工具。

马卡帕加尔上台后,第一件事,便是高举反腐败大旗,因而为大家族所不容。为了讨好这些大家族,当然,更为主要的,还是讨好美利坚,他实行了另一项政策,取消了政府对货币的控制,允许菲律宾比索自由地参与金融贸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货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这个课题非常特殊,我们没有篇幅展开讲。

正因为菲律宾货币的国际化,比索因此大失血,马卡帕加尔任职期间,每年都损失上百亿比索。这是接下来的大选,整个政治和经济家族,转而支持马科斯的最根本原因,他的失败,同样是动了大家族的奶酪。马科斯也就成为菲律宾第三共和国的第六任总统。

马卡帕加尔的女儿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也就是日后的阿罗约夫人出生于班诗兰省,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15岁时,随父亲一起搬进了总统府的马拉卡南宫,两年后中学毕业,父亲便将她送到美利坚留学,读的是乔治敦大学。无巧不巧,她的同班同学中有一个人叫比尔·克林顿,这个人后来成了美利坚总统。

在一次同学的生日会上,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认识了何赛·阿罗约。

阿罗约家族,是一个西班牙世族,虽然不显赫,但一直都是主流社会的重要成员。日后,阿罗约夫人从政,这个家族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马科斯长达二十几年的独裁统治之后,整个菲律宾的政治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大家族背景,在政坛几乎难以立足。

两年后,何赛·阿罗约向格洛丽亚求婚。此时的格洛丽亚不再是总统的女儿,她的父亲在竞选中败给了马科斯,实际也是败给了菲律宾的强大世族。格洛丽亚回到菲律宾,返回母校当了一名教师。1969年,她的长子迈克·阿罗约出生。

因为生育,她有了更多在家的时间,所以,带孩子之余,她开始阅读父亲的回忆录,并且产生一个想法,结合这部回忆录写一些文章。《每日询问者报》为她开了一个专栏,刊发这些文章。

阿罗约夫人虽然是前总统的女儿,但严格意义上,她的父亲还是一个平民总统,或者说是一个知识分子总统。无论是她的父亲还是她,思想的主要部分,更接受美利坚政体中民煮的那部分,而不是资产阶级的那部分。再加上她学的是经济,她写这些文章时,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探讨菲律宾政治的得失,这些文章切中时弊,深受各阶层尤其是中产以下阶层的欢迎,她因此出名。于是,当地电视台向她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她担任经济节目主持人,她因此获得更进一步名声。用今天的话说,她成了网红。

1986年的二月政变,结束了马科斯的独裁统治,阿基诺夫人担任总统。

正如竞选时马科斯攻击阿基诺夫人以及阿基诺夫人回应时自认的那样,阿基诺夫人只是一名家族妇女,并没有从政经验。阿基诺夫人执政六年,政绩乏善可陈,菲律宾政局极不稳定,共经历了七次政变,其中第五次政变,导致她唯一的儿子身中五弹,差点死亡。

阿基诺夫人担任总统之后,有两大主要任务,其一是反腐败,其二是振兴经济。振兴经济,自然要用懂经济的人。阿罗约夫人名声在外,因此被阿基诺夫人任命为贸工部部长助理,从此,阿罗约进入政坛。

马科斯统治了菲律宾二十多年,他虽然流亡美利坚,但其政治影响,却依然存在。阿基诺夫人要和这样的政治势力斗争,那可不是一般的难度。后来有报道说,阿罗约夫人对政坛的权力斗争视而不见,一心抓经济。这种说词,实在有些太粉饰了。毕竟,此时的阿罗约夫人仅仅只是一名部长助理,通俗地说,也只是一名消防员,哪里有火就扑向哪里,至于政治斗争的事,轮都轮不上她。另一方面,也没有人把她当成对手,她虽然是前总统的女儿,可毕竟是女儿不是儿子,貌似在政治上,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和杀伤力。而她背后的阿罗约家族,也不是一个强大家族,根本没有人注意到这股政治力量。

1988年,她向前进了一步,被任命为纺织工业出口局局长,次年又升为贸工部副部长。

19926月,阿基诺夫人的任期结束,菲德尔·瓦尔德斯·拉莫斯任总统。

菲律宾也和西方一样,属于总统组阁制,是真正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总统上台,任命一系列政府长官。阿里约夫人作为阿基诺夫人班底的旧人,自然面临失去长官职位的问题,所以,阿里约夫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后一步。有了这六年的历练,阿里约夫人开始在政治上有了更高的目标。早在1月,她就确定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竞选参议员。

时势造英雄,在很多时候,不是英雄多么厉害,而是时势要造你。

如果阿罗约夫人生长在马科斯的年代,她必然成不了马科斯。马科斯遇到了日本人入侵,不得不去参加抗日。如果阿罗约夫人生在那个年代,正如花似玉的年纪,别说去抗日,极有可能就去援交了。同样,马科斯如果生长在阿罗约夫人的年代,同样成不了阿罗约,没有那段抗日的历史成就他,他很可能像他的父亲一样,能当上一任省长,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早在阿罗约夫人没有进入政界以前,国际经济局势,就已经为她日后崛起做了足够的铺垫。19859月,美利坚、日本、联邦德国、法兰西以及英吉利,在纽约广场签了一个后来被人谈论了半个世纪的协议,称为广场协议。这个协议的核心就是在迫使美元贬值,以解决美利坚巨大的贸易赤字。

协议签订后的几年,这几个国家大肆抛售美元,而那些持有美元货币的大户,得知这一消息,自然会跟进,因此,美元抛售成为狂潮。广场协议签订时,美元和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三个月后,1美元跌到只能兑200日元。而此后的三年左右时间里,跌到了120上下。也就是说,日元升幅超过100%

巨幅升值的,当然不仅仅只是日元,还包括其他货币。简单地说,这一升值的直接后果,是外贸交易中,自己手中的钱值钱了。阿罗约当时担任纺织局长,以前,向美利坚出口一匹布,值一美元,现在还是一美元。但现在的一美元,能够从美利坚买到以前值两美元的物质。于是,大家都认为亚洲经济腾飞了,甚至媒体包括经济学界一致认定,未来的世界是亚洲世界,因为亚洲出现了四小龙。

四小龙虽然没有菲律宾,但菲律宾也是大受其惠。

老百姓自然不清楚这背后的一切,认定是阿罗约夫人这个贸工部副部长兼纺织局长当得好。可惜,阿基诺夫人任期已满,下一任肯定不是她,新总统不会用阿罗约,老百姓又希望把阿罗约留在决策层,所以,顺利地把她送进了国会。1995年中期选举,她不仅顺利连任,其得票更是当年之冠,超过了菲律宾建国以来任何单个议员候选人的得票数,她因此被媒体称为选举皇后。

不知那些所谓的经济学家永远是马后炮,还是他们有意隐瞒真相,大家都在欢呼亚洲的胜利之时,最大的祸事,也就像台风一般,正悄悄生成。事后总结,亚洲的这个经济腾飞,实际是由美元贬值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向亚洲造成的。资金就像天上的雨,哪个地方都缺钱,一旦大量的钱涌向亚洲,亚洲的经济,便像风口的猪一样飞起来。

问题是,这雨一定不能过,过了就会造成洪涝。没有一个经济学家告诉人们,亚洲上空积淀的雨量实在太大了。但有些人知道,比如金融大鳄索罗斯,他开始做空亚洲经济。

19977月,亚洲上空的雨倾盆而下,亚洲金融风暴来了,菲律宾自然也是重灾区,这场灾难,实际成就了阿罗约夫人。这一年,阿罗约夫人决定在政坛再向前跨一步,决定参加副总统竞选。

亚洲金融风暴令所有亚洲人对未来的经济走势充满忧虑,而菲律宾民众更是认为,只有阿罗约夫人有能力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拯救菲律宾,所以,选举结果非常顺利。

前面,我谈到一个政治生态中的选弱原则,现在,我再介绍一个反制原则。

任何一个获得权力的人,一旦掌权,必然对那些曾经支持他的人进行反制,越是弱势当权者,这种反制力越强。至于反制是否成功,第一要看上天帮不帮他,第二要看他个人的政治智慧如何。这不是哪个人确定的规则,而是权力博弈的必然结果。那些足以控制选举结果的大家族,心照不宣地选出了一个弱势总统,只要总统一上任,他们就认定是自己获取报酬的时候到了。而这些家族,又分属于众多政治和经济团体,互不统属,并没有统一的需求。总统自然无法满足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和他们玩博弈,搞平衡,拉一个打一个。

可以肯定的是,埃斯特拉达和阿罗约能担任总统和副总统,绝对不是选强的结果。亚洲金融风暴已经让菲律宾各大家族受灾严重,而自马格赛赛开始的土地改革,不仅没有终止,而且被每一届总统拿出来当武器,用以对大家族的反制,此时若是上任一个强势总统,那些大家族,肯定就麻烦了。

身为总统,埃斯特拉达没有足够的博弈能力,所以他选择了妥协,至少是向部分财团妥协,另一方面,埃斯特拉达又确实有几件麻烦事解决得还不错。

第一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此事后来被说成是阿罗约的功绩之一。

两人就任时,正是亚洲金融危机最惨烈的时候,整个亚洲金融,可谓哀鸿遍野,菲律宾1998年的经济增长更是降到了-0.5%,而到了他们就任的第二年,即1999年,反升至3.2%,可谓强劲反弹。这一波反弹,与东方大国的国力崛起,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勇担大国责任,具有极其重大的关系,而埃斯特拉达和阿罗约,趁此机会,加大同东方大国的贸易额,也是成就菲律宾经济复苏的客观原因。

第二件大事,是对付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组织。

这个组织盘踞在菲律宾南部,因为背后有美利坚的支持,所以历届政府不但不能剿灭,反而在发展壮大。早在拉莫斯任内,与该组织进行了六轮谈判,没有进展。埃斯特拉达上台后,先后与该组织签署了几个协议,但摩伊游击队根本就不想执行这些协议,一再与政府军发生冲突。

埃斯特拉达极度恼火,准备对摩伊游击队大举出击。恰在此时,他接到美利坚国防部长科恩来电,要求他立即停止对摩伊组织的进攻。他当时非常恼火,不仅拒绝了科恩,并且下达了进攻命令。

美利坚决定将不听话的埃斯特拉达赶下台,他们的间谍早就掌握埃斯特拉达一系列政治丑闻,在其操纵下,埃斯特拉达被爆出收受赌博集团贿赂丑闻以及艳史秘闻。这一年的年底,菲律宾国会众议院通过弹劾总统议案,弹劾程序进入参议院阶段。次年1月,参议院以11票对10票,决定弹劾案无限期暂停。美利坚不甘心,鼓动各大政治势力煽动民众,引发大规模示威。

事后,埃斯特拉达表示,这一切都是美利坚在背后操纵,虽然众议院等于否决了弹劾案,但美利坚却鼓动各政治派别,包括前总统阿基诺夫人等反对埃斯特拉达。

即使如此,仍然不能令埃斯特拉达退让,于是,最严峻的一幕出现了。

2001120日,马科斯时期的二月政变再一次重演,军方极其突然地宣布不支持埃斯特拉达,另外一些内阁成员,匆忙地安排阿罗约夫人宣誓就职,就任菲律宾第14任总统。埃斯特拉达见大势已去,只能狼狈下台。当年4月,埃斯特拉达被指控担任总统期间贪污8000万美元,被正式逮捕,长期软禁在私人住宅内,20079月,法庭判决盗窃国家财产罪名成立,判处终身监禁,同时交出一所豪宅以及1550万美元财产。同年十月,阿阿约夫人以总统身份,对埃斯特拉达特赦。

阿罗约夫人是菲律宾除了马科斯之外,任职最长的总统。原因是,从2001年至2004年这3年时间,她只是继任埃斯特拉达的总统职务,不算她本人的一届任期。她在20045月举行的大选中获胜,630日就职,才真正开始了她自己的任期。

东方大国的人,一般对这位阿罗约夫人总统印象比较好,这是因为她貌似比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都更乐于和东方大国保持友好关系。事实上,阿罗约夫人任职期间,是两国关系最好的一段。但是,人们更多看到的只是表相,并没有看清这背后的事实。

阿罗约夫人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就必须有强大的支持。她很清楚,美利坚是靠不住的,菲律宾国内的摩伊游击队,就因为美利坚的支持而始终无法解决,相反,亚洲金融危机,却因东方大国承担了足够的责任,而让整个亚洲免于灭顶之灾,菲律宾通过与东方大国的贸易,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

阿罗约夫人正是看到了这些,才加强了同东方大国的密切来往。

另一方面,无论是她竞选副总统还是后来继任总统,那些大家族都曾有恩于她,现在她大权在握了,那些大家族便向她索取回报。可她这一碗水根本摆不平,所以,政治的反制规律开始起作用了。无论是她还是她的前任埃斯特拉达,其实都必然地面临对菲律宾的大家族作战,她的作战目标,甚至包括了她的政坛引路人阿基诺家族。也正是借助亚洲金融风暴导致菲律宾经济极度萎缩这样的机会,她开始大力推进土地改革,菲律宾的一些大家族,都面临失去大量土地的危险。

这些大家族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他们也会大举反攻。而因为她和东方大国走得太近,美利坚于是再一次鼓动菲律宾掀起一场旨在推翻阿罗约夫人的运动。

200565日,菲律宾一家广播公司播放了阿罗约与一名选举官员在2004年大选期间的电话录音,阿罗约在电话中涉嫌示意选举舞弊。628日,阿罗约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公开道歉,表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仅仅一天之后,又一颗炸弹被引爆,阿罗约的丈夫何赛·阿罗约被卷入非法赌博丑闻,阿罗约不得不宣布丈夫将暂时远居国外。

到了78日,形势进一步恶化,一直支持她的内部成员发生分裂,10名部长级官员集体辞职。阿罗约不得不重组内阁。

经此一役,阿罗约夫人此后的任期,显得相当狼狈。

2010年,阿罗约任职期满,卸任后回到家乡,参选班巴加省众议员,顺利当选。可见,菲律宾人对她执政期间的政绩,尤其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这样重大事件方面的表现,是非常认同的。她因此成了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降级”继续从政的前总统。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阿罗约夫人卸任后,继任总统是阿基诺夫人的儿子,贝尼尼奥·阿基诺三世。阿基诺夫人算是阿罗约的政坛引路人,说是政坛教母也不算过分。当埃斯特拉达面临政治危机的时候,又是阿基诺夫人及时地指点阿罗约,让她和埃斯特拉达划清界线,站到反对埃斯特拉达的阵营。这样,阿罗约夫人才得以顺利接任总统,并且在三年后的选举中获胜。

但是,阿罗约夫人出于个人政治目的,不得不推进土地改革,首当其冲的家族,自然就是阿基诺-许寰戈-苏木隆家族。所以,阿基诺三世要报此仇。

201189日,阿基诺三世签署命令,禁止因涉及贪污丑闻有阿罗约夫人出境治病。阿罗约夫人被指在2004年竞选总统期间,挪用数亿比索政府资金充当竞选经费。

20111118日,菲律宾选举委员会正式以操控选举罪名起诉阿罗约夫人,马尼拉帕赛地区法院于当天发出逮捕令。

2012725日,帕赛市地方法院批准阿罗约夫人缴纳100万比索保释。

201210月,阿罗约夫人又因被指控涉嫌滥用慈善彩票署资金,遭警方在病房内逮捕,后一直被羁押。

2016630日,阿基诺三世任职期满,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接任总统。杜特尔特在竞选期间,曾多次公开表达,如果他当选,会释放阿罗约夫人。2016719日,菲律宾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以11票对4票,裁定驳回阿罗约夫人滥用慈善彩票署资金的指控,予以释放。

阿罗约夫人还真是不甘寂寞,被释放后又重返政坛,并且成功地进入众议院,2018723日,当选众议院议长,成为菲律宾历史上首位女性众议长。

她还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菲律宾家族大财团探秘 西裔势力大华裔后起(图)
菲律宾:“政治清算”牵动家族政治
世界观第203期:——阿罗约今后的命运会怎样
阿罗约遭“清算”是个进步?
阿罗约是前菲律宾总统、现任众议院议长,他能否成为杜特尔特的继任人选?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