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鉴 | 宋武帝刘裕是个无赖汉?

《清人万国来朝图轴》局部图,清代, 佚名作 ,纵365cm,横219.5cm


儒家成为中国道统
文:王式智 节选自:《中国历史评鉴录》


宋武帝刘裕本是一个无赖汉。自投依刘牢之后,因为有胆识,军纪较严,扰民较少,所以在北府碌碌诸将中,独能屡立战功。后来击败桓玄,灭平后秦,便就取代司马氏,建立新朝。刘裕用人依门第,避免幸进。禁止官吏作恶,减轻百姓负担。将南下侨姓编入所在地的户籍,使无漏税。宋文帝刘义隆承其遗绪,性存俭约,不好奢侈,朝野悦睦,卒成元嘉之治。政治虽至复杂,道理亦极平易。在位者如能节制私欲,躬自俭约,以服务人民为存心,严纲纪,立制度,除积弊,苏民困,也就差不多了。此儒家的伦理观念、仁政思想与修齐治平的政治哲学,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的道统。

刘裕生七子,义符、义贞被徐羡之所杀,义隆被其长子劭所杀,义康被义隆所杀,义恭被子业所杀,义宣被骏所杀。仅义季饮酒醉死,留有后代。义隆生十七子,劭、因弑父被诛,骏杀四人,彧杀四人,萧道成杀一人,夭死三人,逃祸降魏一人,善终二人。骏有二十八子,夭死十人,子业杀二人,彧杀十六人,子孙无一保存。彧有子九,都被萧道成杀死。后废帝昱年少不更事,暴虐、轻狂、好杀、酗酒,此其所以为萧道成所篡弑。萧道成的后人,亦皆子孙相残。

昭业的祝祷祖父速死,送母后男妾,骂钱、化钱,不成话说。萧鸾以堂叔父而篡夺帝位,杀尽萧道成的儿子十九人和萧赜的儿子二十三人。宝卷穷奢极欲,随手杀人,图画秽亵,姐妹通淫,横征暴敛,百姓困穷。萧衍兵起,卒为部下所杀。萧衍在位四十八年,接受侯景的投降,铸造大错。侯景兵叛,饿死台城。梁元帝绎,虽然读书万卷,猜忌残暴,杀戮兄弟宗室多人。西魏兵下江陵,迎降被杀。

陈霸先、陈蒨父子,不杀故主的室族,较具人理。陈叔宝以四十六岁即帝位,不知国势的危殆,寄情文酒,昵近群小,横征暴敛,牢狱常满。杨广南下,束手迎降。政府者,所以保障人民的安全,改善人民的生活。宋、齐、梁、陈的嗣君,大都年轻识短,不恤人命,不重民生,骨肉相残,暴虐、奢侈、荒淫,毫无人类理性可言,故其多身丧国亡,子孙灭绝。

北魏宣武帝死后,胡太后临朝,荒淫残暴,无恶不作。其时佛教流行,胡太后大造寺塔,布施僧众。赏赐幸臣,所费不赀。人民痛苦,从不过问。北边六镇的守军因而叛变,亦酿成各地人民的抗暴。胡太后深信佛法能够减轻罪过,不惜破费,建筑高大宏伟的寺塔。殊不知以人民的血汗与财物,造成无补实用的寺塔,有何功德?更何能减轻罪过?后来尔朱荣兵人洛阳,沉胡太后于河,这才是荒淫残暴和鸩杀亲子的结果!

如果营造寺塔,布施僧众,就是所谓功德,就可以减轻罪过,赦免罪过,那么,有钱有势的人都可以放手先去做坏事,再以钱势去做功德了。这还成为佛法吗?

北魏后来分东西,政在权臣。高氏篡东魏,建立北齐。宇文氏篡西魏,建立北周。高齐地广兵众财裕,居有国力的优胜。因为子孙个个不像样,狂愚骄奢,残暴荒淫,遂至人心解体,终为北周所兼并。北齐后主纬母胡氏,幼主恒母穆氏,亡国后,两人流落无依,竟在长安市中,操皮肉生,日与少年游狎。

胡氏尝语穆氏:“为后不如为娼,更饶乐趣。”无耻至此,未始非高好色荒淫之果报。宇文泰是汉化的鲜卑人,他知道欲在中原建立政权,必须获得汉族,尤其是士族的拥护。尊儒复古,乃是取得士族信仰唯一的途径。于是重用儒生苏绰、卢辨,依周礼改革官制,依尚书改革文体,造成强有力的复古运动。后来又采用苏绰的建议,于大统八年,仿效风礼设置六军,合为百府。

这是中国府兵制的开始。将民户分为九等。凡六等以上之有三丁者,选其体健者一人为兵,免其租庸调。全国合立百府,府有郎将主之,分属二十四军,海军开府一人,二开府置一大将军,二大将军加号持节大都督,置一柱国上将军,全国有六柱国大将军,共有众不满五万。这一种府兵制,使得北周能够公平有效地动员广大的农民,参与战争。
《元人山居说听图页》局部图,元代,佚名作 ,纵25cm,横25.4cm

政治与文化风气的互相制约
当然,北周武帝的沉毅有智谋,更是击灭北齐统一北方的决定因素。

南北朝的递嬗,莫不由大军阀而登上皇帝位。表面看来,这种以武力作为最后的决夺,与中国自夏商周以来的前期史迹,并无不同。如果稍做深人的分析,其间实大有差别。

夏桀暴政虐民的时候,汤王的武力已经非常强大;但汤王的放桀,不是完全凭借武力。汤王的盛德与仁政,才是造成其得国的先决条件。武王的伐纣,情形有似汤王的放桀。一直等到纣王的残虐生灵达于极点,众叛亲离,然后举兵相向,革其暴政。所以孔子说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末韩、赵、魏、齐、楚、燕六国,自有其毁灭和丧亡的原因;但秦始皇的兼并六国,为徒持兵强财雄,法立威行。好大功,不恤民生。所以始皇一死,二世旋灭。汉高祖的代秦,虽不若汤武的仁民爱物,但汉初诸帝,多少亦知道重视民隐,关心民瘼。光武中兴,尤能注意民生,表彰气节,崇尚孝亲与廉直。两汉得能延续四百余年,非无原因。曹魏和司马氏谈不上道德仁义,完全凭借权诈和阴谋,所以循环杀戮,子孙灭绝。南北朝的开国诸帝,雄武不胜始皇,权谋残虐。甚于魏晋。继位者复少讲求伦理,推行仁政,徒事穷奢极欲,残虐人民。宜其接踵而速亡。开国自须仰仗武力,立国的根基则在道德,其事甚著,其理甚明。

南朝士族的子弟,虽然有优先入仕的机会,由于风气柔弱,习尚虚浮,行为放诞,欠缺道德的勇气,对于实际的行政,难有贡献。

而且当时的高门望族,门户已成,也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所以南朝诸帝,都不肯再假权柄于高门望族,转而信用寒微子弟,以期便于驱策。萧道成、萧衍,非属高门望族。陈霸先家世寒微,不列士族。

他们都是因为参与军旅,屡立战功,及被依为心胁,握有兵柄,遂弃绝旧日主人的子孙,自立新朝。南朝的政治所以难有希望,一方面固由于军人出身的历代开国皇帝,欠缺深谋远虑,子孙又多不肖,难承大业;另一方面,亦由于当时的士族,虚浮放诞,不务实际,欠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道德勇气。

汉末大乱,接着三国争战,接着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之乱,又接着南北交兵。撤退到江南的士族和庶民,当然都希望能够澄清中原,归还故土。

但是,冷酷的现实则是作为全国领导的皇帝,大都暴虐、残杀、荒淫,缺乏经国的远图。掌握实权的军阀徒知把持兵柄,左右朝政,朝廷的大臣更多尸位素餐,苟全禄位。当时南方社会的人士,特别是有知识的士大夫,对于祸乱何时消弭,社会何时安定,都难以说明究竟。至于夺回中原,光复旧物,更没有勇气去怀想。

在这一种空虚而失望的心理状态之下,生命力感到有无以发挥的幻觉,于是逃脱中国旧有的儒学的道统,转向于老庄的崇尚虚无与佛家的探讨性灵,甚至轻贱名教,破坏礼法。这一种以放纵个人为出发点的思想,挂着清谈的招牌,风行草偃,朝野欢迎。影响所及,南方的风气趋向虚靡。陷于柔弱。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敢面对现实,认真负责。

北方诸国,起自边塞,一经接触到中原的文化,立即热爱坚实的儒家思想,拒斥浮诞的老庄哲学。儒家的思想,兼顾个人与团体
(国家、社会),中正务实,平易可行,已经成为中国的道统。顺此则兴,逆此则亡。胡人领袖如刘渊、慕容皝、苻坚、姚兴、拓跋宏等都崇尚儒学,上行下效,北方的风气,自然趋于勤勉、质朴、坚实、刚健。

北朝自孝文帝开始,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行政组织,比较完整。实行均田制,农民都能分配到公有而供私人耕种的土地,税负平允,得能各安生理,不若南朝的盛行兼并,农民嗟怨。北朝实行府兵制,民户六等以上家有三男者,选其健者一人为兵,免其租庸调,平时归由各府训练,一旦有事,中央政府能够动员广大的健壮的农民,参与作战。南朝的士风既不若北朝的敦厚务实,行政管理、农地分配和兵力调度,也比不上北朝。南朝的无能北伐和北伐的必致无成,那是注定的了。北隋所以能够迅速平定江南的陈朝,固然由于文弱逸乐的陈叔宝绝非杨坚父子的对手;而当时南方的风气、政治、经济与军事,都比不上北方,更是客观的无容否认的事实。

自来胡人进入中原,莫不倡导汉化,所以使居于统治的少数部族,能够与居于被统治的多数汉人,说着同样的语言,过着同样的生活。如果汉化成功,胡汉一体,无分彼此,当然有助于统治权的巩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用力至大,最为彻底,亦相当成功。

自平城迁都洛阳,禁止族人胡、胡语,改姓为汉姓,奖励胡汉通婚,仿效南朝官制,以南朝法律修订刑法,兴国子、太学、四门、小学,诏求遗书。为实现汉化,不惜废黜太子,诛免重臣。对于其时胡汉关系的改进与融合,大有裨益。若非其后宣武胡皇后的污乱宫掖,鸩毒明帝,北魏的国祚,当不致若是短促。孝文帝的汉化,消除了胡汉的隔阂。鲜卑族的新血液,增强了汉族的生命力。后起的隋唐时代,出现了颇多鲜卑姓的著名将相。

佛法初入中国,一般人都将探讨性灵,讲求解脱的佛教,和崇尚虚无,清心寡欲的道教,混为一谈。事实上,这两种宗教,一是土生土长寄托老庄而蜕化起来的,一是源出印度经由西域而传人中士的。二者对于人生的趋向,初看起来,有其类似的主张,很难加以细致的辨别,所以起始多被混同了。稍后,佛教的探讨性灵,析理精微,获得了部分士大夫的欣赏。

佛教的报应循环、功德减罪和天堂地狱的流传,更吸引了广大的愚夫愚妇的信仰。道教以符咒祈祷治病消灾,以洞天、福地、仙真广为游说,也诱致了一般平民的信从。道教的化玉销金、行符勒水等妙方奇术,自眩可以延人寿命,长生不死,往往获致专制帝王的迷信。

这两种宗教,经过相当时间的考验都能够在中国社会立足生根。彼此要闹分家,也是势所必至。佛教说道教粗疏简陋,乃是旁门左道。道教知道在理论上不大容易打击佛教,于是采取迂回路线,利用迷信道教的君主,对佛教实施政治迫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都曾下诏拆毁寺庙,勒令僧尼还俗。

这就是三武一宗之祸,对佛教的打击是很大的。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明理学之背景起源
道士庙里供和尚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106)侯景,萧衍,南梁覆亡之谜
中国历史时期:南北朝
两晋南北朝之佛教大发展,以及道教大演变 |两晋南北朝史话连载29
唐朝灭佛狂人傅奕,两次上书要求灭佛,李渊和李世民为何不答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