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哲思享|殷曼楟:美育社会参与及审美经验的重塑

摘 要:当代美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即美育服务社会。就此而言,美育要求超越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美育的社会参与,审美经验则在其中发挥着贯通作用。美育社会参与可视为重塑审美经验、培养审美能力、建设社会交融关系的过程,而审美经验自身的性质也为此提供了条件。鉴于此,需要发挥审美经验高度感受性和情感化的优势,让审美能力的培养有效参与个体社会知觉能力的形塑过程。以美育机构为平台的社会参与式美育实践则有助于推动美育创造性地提供社会交融关系,在美育过程中提高参与者的情境判断力与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美育社会参与下的审美经验重塑路径需要重视功能性与过程性,在审美内容建设中注重个体关怀与社会关切的统一,而美育实践也需重视当地性、情境化、多元化和反思性。


关键词 :美育;社会参与;审美经验


美育根本上是面对公众的,其旨归是借由感受和情感传递的艺术感受方式和理解方式,让人们有能力去思考世界。这样,我们才可能共同感受到价值、情感、伦理、意义,在理解世界和自我理解的双向推动下,实现自我发展,从而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的完善。当代美育发展的方向之一即美育服务社会。就此而言,美育要求超越传统的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美育的社会参与,审美经验则在其中发挥着贯通作用。美育社会参与可视为通过提供良好的审美内容、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与文化氛围,在审美经验的重塑中培养个人审美能力,进而持续推动社会交融关系的建设过程。美育社会参与既是参与社会意识的蕴育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美育参与社会实践,推动社会建设的过程。这两者实为一体,交互推动,并持续发展。鉴于对美育社会参与的如此理解,本文试图反思审美经验与审美能力,并在分析美育机构特征的基础上来探讨美育社会参与的相关策略及审美经验重塑路径。

01

作为整体经验的审美经验
谈到美育,我们往往会有的一个误区是美育育人主要就是要培养人的艺术才能。但若是如此,美育显然会遇到一个绕不过去的困难。艺术才艺并不是很多人都能掌握的,尤其是当我们理所当然地把艺术创作归于天才独有的天赋时更是如此。即使我们将这个人群放宽到接受过专业艺术培养的人,那么这些人在普通人之中占据的比例显而易见也是不多的。但与这有限的人群相比,美育一直以来针对的都是普遍公众。因此我们对审美经验及其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仅限于艺术创作及欣赏方面。

回顾历史直至当代,19世纪时席勒提出了审美教育,以便个体能够通过美育达到自由,实现人的完整。民国时期蔡元培等大师倡导“以美育代宗教”,实现提升民众人生境界,实现社会变革。而在当下,我们则希望通过美育,树立一代人“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纵而观之,美育意识自产生之日起,一直都主张面对普遍公众,意在通过审美教育提升个人的道德关怀、生命境界,进而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当然,与历史中的美育规划相比,我们现在的美育又有了些新特征,它有了更明确地实践方面的意图,把美育更深刻地融入到了个人的人生规划发展与社会进程之中。这样看来,美育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它的目标群在一开始面对的就是所有人群。那么,如何定位美育?我们先从重新定位美感开始。

从中国传统精神来看,陈望衡教授用来概括中国美学精神的五个方面大都与美育所追求的大方向一致。这种一致是以美善统一的理想为基础的,不过在中国传统中,这统一在礼乐教化观之下。陈教授指出了“美善相乐,教娱统一”“天人合一,巧夺天工”“夷夏一家,海纳创新”“中和之道,臻于化境”“家国情怀,至关大公”。这五个方面无不显示出,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文人的艺术追求与其社会关切、宇宙关怀之间是密切相关的。从此关切出发,美感不可能只谈审美愉悦而不涉及道德境界。中国传统美学精神的这种长期熏染也在民国时期影响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虽然在国家危机和现代性危机之下,传统文化面临反思,而西方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中国学者。但在王国维、蔡元培、鲁迅、丰子恺等人这里,美育建设依然没有抛去以真善美统一为根本目标这层底色。他们接受了康德对人类心理知情意三分的观念,但这种接受并没有让美育走向追求纯艺术,而是走向与席勒一致的方向。也就是说,他们找到的是: 美育既然立足于“情感”,那么与德育与智育相比,美育所提供的“情感”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性,从而能够帮助人走向更高阶段的真善美统一,让人民乃至国家走向宇宙人生的更高境界,走向超越和圆融。这是当时人们切实思考美育救国的一种探试。

从西方来看,最早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等人都认同美善一致的观念,因此才会有寓教于乐的说法。而在近现代,即使有“为艺术而艺术”观念的流行,也出现了对美感的重新理解。西方美育观正是伴随这种重新定位的美感而发展的。在此,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杜威是难以忽略的人物。他重新定义了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性质,让美育得以在一种新的基础上发展。在他看来,经验不是因为感觉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而是整个有机体在环境中行动,响应环境、与之相互作用的结果。美感是这互动过程的一部分,是完整的体验。人,与其他生物一样,也是有机体,是环境的一分子。审美经验也是经验,它并不与日常生活相分离,它既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并非只内在于人的主观心理中。它是提升和强化的经验,是人与环境互动的最高形式。它是完满的“一个经验”,是实践、情感与智力的整体。于是,原本局限于艺术的审美经验就被推广到了日常生活领域,它既包括了大众文化领域与自然领域,也涵盖了其他的智力领域。

杜威对审美经验的这种理解,对美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数个线索。第一,和其他经验一样,审美经验也不能离开日常生活。这成为美育向社会推广的契机。它会成为一种动力,打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漠然视之的日常经验,它能通过扩展经验帮助我们交往、看到各种不同的文化,也会成为我们实现对日常生活重新理解、获得新表达方式的助力。它向我们揭示生活中新的可能性。第二,审美经验发生在有机体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是持续的、不断感受着的,是积累性的。有机体在互动中改变环境,也因环境而改变。就此而言,审美经验要求行动,它推动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最高级、最困难的探究和一种微妙的、精致的、生动的、机智的交流艺术,必须拥有传递和循环的实体组织结构,并为它注入活力。”这种状态恰恰是美育所关注的社会参与的目标。第三,审美经验与其他的实践活动、智力活动并不矛盾,人与环境互动的各种途径中都有可能产生审美经验,这样看来,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于其他认识活动也会是有益的。比如我们都承认创造性想象力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性,而创造性想象力是可以通过美育来培养的。

总体上,由于美育旨在普遍提高公民素质,因此它与艺术实践的目标有所不同,但与艺术又是极密切的。美育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教育,正是因为,通过接触艺术,美育能够以独特的途径介入人们素质的培养,并培养出一些优势能力。这是通过感受与情感的方式所提供的一种综合智力与社会能力的一种能力。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现代发展来看,艺术教育其实会同时兼顾两方面的诉求。尤其是在近数十年里,艺术家们都特别关注艺术对社会的参与。这主要体现在公共艺术领域的繁荣。公共艺术主要是创作、展示于公共空间,比如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从形式上说,各种公共艺术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它可以是建筑、绘画、街头涂鸦、雕塑、装置艺术、行为艺术,也可以是看起来更实用性的、公众能够参与创作的装置,比如某个供公众倚坐或踏过的用具。公共艺术往往通过创作探索我们感知环境、看待世界的方式,思考如何通过改变景观来维护或是反思、质疑我们既定的地方集体记忆与社会文化价值,建立更为亲和的人们与社会的关系。公共艺术也往往会探寻艺术家、机构与公众共同创作并积极互动的途径。

可见,虽然我们在一开始谈到了一般所认为的审美经验和日常经验的对立,但纵观全局,其实这种对立并不似我们感受到的那么尖锐。在传统中,美善统一的要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这种矛盾,它微妙地把可能会导向两个方向的追求维持在了一个平衡状态。而在现代,美育期待能对社会发展发挥作用的目标则更有意识地带来了艺术转型与美育的自我建设。因此,美育当然不局限于艺术领域,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借艺术形式来探索美育社会参与各途径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依然是我们所会选择的。

02

作为社会知觉能力的审美能力

社会及个体的发展总体上需要建立一种良性协调的社会关系,这其中当然涉及多方面的建设。不过从美育能力培养的自身特征来说,除了能够培养大家都相当重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其实也对构建一种社会关系有很大助益。具体地说,美育通过审美经验的浸润所培养的个人能力有助于个体社会知觉能力的发展,进而推动良性社会关系的展开。这种经审美熏陶而增强的社会知觉能力具体可表现为个人感受力、共情力、理解力、沟通等能力的发展。

从心理学上说,美育在培养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能力上是有优势的。在社会交往 之中,我们需要体察他人,能够辨别出对方的情绪,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或者推测一个人的身份以及他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态度。我们也需要能够洞察一种环境下的社会关系究竟是如何的?或许,我们借助抽象思维能力也能知道那些,但“知道”并不能保证一个人能够唤起相应的知觉反应,也就是获得我们一般所说的整体印象。同样“知道”也不能促使人们行动,并饱含某种情绪或态度去真诚抉择。就比如大家知道“母亲”是什么意思,但如果一个人的成长中根本不曾接触过母亲,那么他可能不能形成对母亲的整体印象并唤起某种比如依恋感的情绪。于是,他可能也不能真正感受到母子关系这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同样,“热爱”“理解”这些词如果我们不能感受到它们,那也只是概念而已。对此,美育有着特别的优势。它是通过触动每个人的感受与情感来提供一种综合智力及社会能力的一种能力。依据这一途径,我们有可能以高度的知觉敏感和情绪反馈去获得有关自己、他人、环境的印象。吉尔兹在谈到宗教与道德时指出,一个人所身处的特定语境会提供一种“自然和简单的现实感”,这是在不断的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建立的。“正是这种现实感,对真正合理的生活方式的描述,一旦把握了生活的事实,就成了道德权威的原始来源。”这是构成社会知觉的重要途径,是让人在对社会环境及关系的体会中能够形成莫名切身感的要素,当然这也是美育所能提供的重要资源。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来说,这种社会知觉能力都是重要的。科尔伯格等人的人格发展研究已经发现,一个人如果要达到一定的道德水平,他不但需要抽象思维帮助他去理解和思考,也需要社会知觉的帮助,从而他能够设身处地地体察他人的状况,共情他人的感受并理解其处境。社会知觉会影响我们下一步的价值判断,成为我们行为的动机。按照这种理解,所谓的美育社会参与,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审美过程,在感知上强化与我们之前经验相一致的经验,让我们注意到它,不至于麻木。比如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的何志森师生团队把广州丝竹岗社区的菜场打造为了“美术馆”。在与摊主们进行了长期交流之后,他们发现了“手”在摊主们生活经历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手”在大众眼中长期被忽视的状况。拍摄“手”、重新感知“手”因此成了师生与摊主们共同参与的一项行动。摊主们最终领回了这些照片,在自己的摊位“布展”。这一次审美实践中,不但学生们在示范性的艺术创作中触动了菜场摊主们自由地展示作品并产生了表达的愿望,而且也留下了这个年月悠久的菜场的印记。这个过程,正是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其社会关系的知觉反应获得的过程。进而,因为这些经验积累而获得的稳定的知觉方式、理解方式、社会价值观也会推动个体重建自我,影响之后的他们如何看待社会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行事。当然,通过引入不同文化的审美活动,我们也能在感知上获得新的经验,形成新的知觉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美育社会参与的过程也就是对特定社会事件、社会关系的注意力培养过程。

虽然上文强调了审美经验在形塑社会知觉能力上的优势在于它高度感受性和情感化的途径,但我们也并不能把这种能力仅仅简化成感受和情感。我们往往承认,审美经验有助于提高共情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等等,它会让我们意识到更有价值的生活。但这些素质也同样要求高度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到对事态的把握和理解中。因此,审美能力其实是知情意的有机综合。“审美体验灵活地利用感觉系统、情绪系统及认知系统。这种灵活性部分解释了艺术与审美体验的多变性与不可预测性。”所以,如果要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观看者需要了解纳粹轰炸西班牙格尔尼卡镇这段惨烈的历史,了解毕加索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需要了解西方传统绘画风格、立体主义风格、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也需要学会看这幅画中的构图、色彩、形式和形象语言。在此过程中,一个人不但是在看画,也是在发现意义、做出一种伦理选择,以毕加索的眼光看待那个历史事件,并产生愤慨、悲伤、悲悯等情绪。并且,当一个人注意到毕加索是如何打破了陈规,以那种形式来表达时,他也就注意到了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方式。观看者之所以会有这些理解,可能是因为在观赏这幅画之前已经了解了一些知识,学会了一些审美技巧,也有可能是在看画时得到了些指点。但不管如何,观看者在观看的那一瞬所产生的整体印象里是包含了所有那些成分的。而当人们去审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并获得一种审美体验时,大家其实也同样需要这种知情意综合的审美能力。2016年,鲁安东教授策划了“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团队通过公众号向大众征集“写给大桥的信”,收集与大桥有关的历史文献和影像记录,征集到普通公众参与“每人拥有大桥3分钟”活动。参加的市民有维修大桥的工程师、收藏家、策划人等,他们在大桥的南桥头堡或是拍照、或是展示收集的旧门牌、或是表演吃南京特产盐水鸭。这些人之所以能选择那一种形式来展示他们的记忆以及他们对记忆的理解,凭借的是这种综合能力。而观众如果能理解他们并为之感动,凭借的也是这种能力。

总的说来,美育向社会的推广,其价值在于通过感觉与情感促进自我识别、增强主体性、个人想象性表达,自我建构的能力,等等。美育向社会推广也有助于在参与理解社会并对社会关系实现多样化理解的情况下提升自我。审美参与的特征是高度情感性和交互性的,同时又理性的和认知的。我们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作品”上,触摸它、感受它,这样就实现了一种交流。我们借此和一个社会环境交流、与同样观看的他人交流。这种不断进行着的社会互动、沟通、认知鼓励我们超越自己的先入之见,指引出有意义的新方向,呈现出对这个社会更多样的反应方式。

03

美育社会参与的焦点调整及策略优化

一旦我们意识到美育不仅仅是纯审美经验的教育,并把它向社会生活敞开时,美育就会有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美育社会参与就是在这种关切之下日益明确了它的路径。现在,美育如何参与社会,这已经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美育机构不断投入精力去探索的问题。从当下美育服务社会的战略目标来说,它致力于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为时代明德、弘扬当代审美精神。简言之,美育要在实践中让社会变得更美好,通过美育浸润来种文化。国家现在主张全民美育、终身美育、美育普及,这些意见便包含了对独特而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要求。而实际上,从我们上文所了解的美育初心来看,全民美育和终身美育也始终是它的核心目标,而这个目标必须将美育社会参与作为它们的一个主要任务。

现在,美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和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学校中,除了专业艺术学科和通识性教育之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带有交叉性方向的领域也往往会涉足美育方面的内容。在这些领域,美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但现在这些机构也日益重视在教学实践中推动美育进社区等工作。博物馆、美术馆等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普及美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学校的美育工作相比,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随时、直接地面向公众敞开,但它们自身又总是以常规性、持续性的审美教育影响人们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意识。总体上,美育机构的优势有两点。首先,美育机构往往具有灵活的平台优势。在很多时候,它们可以是联结学校美育、社区美育、艺术创作以及政府沟通的平台。其二,它们在文化结构中的定位是特别的,它们所提供的文化内容往往既融入生活、关切生活,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常规生活。

从第一个优势来说,美育机构作为平台的优势是近年国家美育建设的主要开拓方向。从平台建设方面上来说,比如2020年5月我国的博物馆系统开始致力于因地制宜,在各地打造“博物馆之城”或“博物馆小镇”。其中的一个举措就是加强博物馆与周边学校的共建,鼓励青少年在“美育”的关键培养期做博物馆志愿者,进而辐射下去,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并反过来促进市民与文化产品的互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自2018年开始建立“粟上海社区美术馆”等社区美术馆,开展了“日常说:社区影像展”“致愚园路匠人”“行走的城市视角”“Beyond Retro:上海制造”等展览活动。这些活动都在提升地区文化品质,向区民提供参与创作、分享个人经验的空间,玩具、老照片、日用品成了勾联历史记忆和人群经验的契机。这类美育进社区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美育的校园教学模式,而更多地采用了审美介入日常生活的思路。

从第二个优势来说,美育机构是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结起特殊关系的结构性位置。这一结构性定位助推美育的内容建设形成了自身的诉求,即其内容不能曲高和寡,需要有意识地融入生活,走进生活,但同时又要超越生活。

美育实践有意识地要融入日常生活。但这种融入并不能理解为只是加入其中,而是旨在通过参与社会、参与社会理解,在整体上能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和社会意识。因此,除了传统的艺术审美能力之外,这还包括了个人的价值境界,应对复杂多变情境的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和行动能力,以及形成一定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比如,在已经开展多年的“空碗”项目(Empty Bowls Project)中,老师、学生和参与者一起制作陶碗,一起筹款组织宴会,并让客人选择那些亲手制作的碗来取用食物。“空碗”项目旨在通过这个活动来让人们意识到世界上的饥饿问题。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学生、居民都参与其中,无论是学习制陶技艺,了解艺术史中是否出现过与“碗”或与食物短缺相关的艺术品,还是筹划公共募集活动时的文化表演项目,这些都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美育实践同时又需要超越生活。2013年基德(David Comer Kidd)和卡斯塔诺(Emanuele Castano)公布的一项心理研究项目正好能证明这一点。他们主持了一系列实验,主要是测试读者阅读不同类型作品的参与效果。结果,与阅读非文学类作品和通俗文学相比,读者在阅读文学类作品时需要更积极、更灵活地参与其中,比如读者要去推想小说中不同立场的人物的感情和思想,而这显然会加深读者和小说的互动,进而加深读者对世界的复调式思考和理解。之所以会是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阅读文学类作品比阅读非文学类作品能够更好地调动读者的情感和认知。另一方面,通俗文学往往提供的是符合大众读者一般预期的人物经历和价值观,与之相比,小说等文学作品所建构的虚构世界则往往是更加多元化的。它们更能呈现出现实中不同个体各自的个性和选择,提供多样化的情境和多元的价值选择。这些都给了读者更复杂深入地思考世间经历的情境。而这些意识最终会推动读者形成一定的综合判断,并有助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雕塑、戏剧、景观设计等各种艺术创作都表现出相近的优势。

与文学、绘画等这些艺术审美途径相比,在美育的社会参与阶段,我们同样需要理解并表达更复杂的意愿和思想,更深刻地感染到个人,引起大家共鸣。这些都要求敏锐的感知能力、深刻的理解能力和有技巧的表现能力,从而,审美和社会的阻隔就能够被打破,美育就能够走向日常生活。

从上述美育机构社会参与的两个优势来看,美育社会参与的实践无论是在焦点还是在实践策略上都需要有相应的调整。

从目标上来说,传统学校美育的课堂传授与演练模式显然已经不适用于上述实践途径与实践需要的变化,这推动了美育育人焦点的调整:即从知识及技能传授为核心转向通过审美促进个人的公民意识与实践能力。传统美育教学的重心往往指向一种可考核可展示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比如掌握一些人文知识或工艺技巧,或是最后举办一场舞蹈表演、朗诵,或是画出一幅画等。相比之下,围绕美育参与日常生活思路而开展的美育实践则是以社会关切的问题为驱动,以情感触动为途径,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此模式下,美育并不追求一定得获得诸如“作品”等这样一些可见的成绩。通过审美促进个人公民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新目标立足美育行动的过程本身。也就是说,如何在一次美育过程中培养参与者形成以下这些意识: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如何解决了问题?我们是否能通过交流、理解共同解决问题?我们彼此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个人如何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艺术创作与欣赏如何有助于沟通与理解?通过该过程,个人是否加深了对历史文化、传统继承、生态危机、城乡危机等社会重要问题的思考?

上述美育育人焦点的调整也促进了其策略的变化。随着美育内容建设的拓展,美育社会参与其实承担了创造审美文化氛围的功能。就在此文化氛围中行进的日常生活而言,这也就意味着形成某种社会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美育育人的策略重新理解为:以创造性方式提供一种社会交融关系,以浸润来育人。具体地说,这种美育主张人人都是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地提供一种交往关系与交互情境,引导公众重新发现生活,具备反思批判传统与理解生活世界的能力和全局性的眼光。同时通过一定的审美行动的练习来掌握表达的技巧和自我塑造的能力。这一策略根本上从美育的参与主体、接受主体、美育语境、美育过程、美育成果这各个方面都有了调整。从调整后的策略来看,审美创作过程和审美欣赏过程是一体化且同步的。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理解、评判和反思的欣赏过程。就如上文中介绍的“空碗”项目一样,晚近的美育社会参与形式更为多样,艺术家团队与师生团队广泛进入了社区、乡村进行美育实践。

04

美育社会参与下的审美经验重塑路径

由上可见,美育社会参与不仅让我们意识到审美经验需要改变并正在发生变化,而且美育实践的焦点调整与策略优化也实际上引导了审美经验生成的新途径。美育社会参与过程也正是审美经验的重塑过程,在此过程中蕴育的审美经验完全不应等同于传统艺术教育所提供的审美经验。它既是嵌入在日常经验之中的,又帮助美育参与者形成对生活的新感受和认知,让个人掌握一种方法去挖掘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技巧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一)美育社会参与下审美经验重塑的特点

与美育社会参与审美内容建设的方向一致,重塑的审美经验也具有两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这种审美经验是延绵的、有整体感的。无论是选择陶塑、摄像、涂鸦、表演、舞蹈,还是收集老照片和旧物,这些都是一种把记忆和经验具象化,并建立起与过去经验的连续性,塑造经验完整性的过程。通过注意到旧物、重新收集整理旧物,通过注意到即刻的身边经验,我们自己正在捋顺各种记忆和经验,重新建构起从过去到现在的连续性,确立关于自我的整体感,而这种自我认同也会影响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从社会关系上说,美育社会参与所要激发的往往是能融入个人体验中的集体情感。它既是个人的又是群体共享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共同的历史经历、文化背景、共同的认知会很重要的原因。中国传统有云“和而不同”,而审美经验所追求的一种可以起到联结作用的经验也必须是这样一种经验,它能够把一致性提供给每个人,从而给予沟通以更多的机会。

另一方面,美育社会参与中形成的审美经验并不只是能引起人共鸣并为人熟知的经验。审美经验的另一面是超越的。在感受上,它首先会把惊奇带给我们,并引导我们在经验的陌生化中重新感知和思考。这些经验,一是来源于我们对被遗忘、被漠视的经验的重新感知和探究; 二是来源于随着审美内容的拓展而引入的多元情境,这带来了审美视野的不断拓宽。这些经验有助于一个人超越个人情境的局限,在一种超越的位置上批判地审视生活。其次,这种审美经验的超越性又始终是嵌入在日常经验之中的,多元审美视角的引入与审美经验的丰富发生于个人与其生活情境的关系之中。我们需要应对具体变化,实现新的融合,这样才能重新获得经验的完整性。从而我们能在一种全局观下重新审视自己、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思考如何与之协调,或是对之加以质疑、反思。

(二)美育社会参与意识下审美经验重塑的路径

美育机构作为一种公众教育平台已经为这种审美经验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本文于是可以把这种美育社会参与下的审美经验重塑路径做以下理解: 即在美育社会参与的意识下,重视美育的功能性和过程性特征,以融入环境的方式提供包容的审美内容,创造出良好的社会交往氛围,从而蕴养出这种审美经验。

1. 重视美育功能性和过程性特征。其一,这里所指出的“功能性”意在强调美育社会参与是带有个体关怀与社会关切的一项公民参与的社会行动。当代美育的兴盛体现出鲜明的功能性特点。从个体关怀来说,它以促进个人认知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为目的。而就社会关切而言,它则自觉承担起促进社会责任和社会和谐,关注美育在促进社会的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就个体而言,新时代的社会建设需要个体具备文化主体意识,有着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这都包含在促进个体认知及社会能力的综合规划方向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艺术教育大会2006年的宣言中,它列举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的各种品质,这包括审美意识、洞察力、创造力、主动性、自主性、灵活性、适应性、批判性思考,以及职业能力。因此,美育育人关注塑造人的敏锐的感知能力、情感能力、社会知觉能力、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而从社会关切而言,美育的社会参与也旨在通过提供丰富的审美内容培养具备人文素质的人才,推动更好的社会建设。

其二,这里所谓的“过程性”则意在强调美育社会参与作为一种实践行动的特点是其重在过程本身。正如美育机构社会参与的优势业已体现出的那样,是“过程”而非“作品”是美育社会参与社会的焦点。参与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是在过程中蕴育的。美育社会参与的实践往往是通过特定的审美内容营造一种社会交往氛围,来让参与者在共同行动、感受互通、情感共建与认知共识中实现美育。也就是说,在具体行动中围绕情境中显现的关键问题和突显的核心价值,让各种纷繁现象、不同知识观念、行为方式与价值评判标准相互碰撞交汇,最终形成共识性的群体理解甚至统一意见,同时建立起个人内在统一的认知框架。这种效果就其实现条件而言,只能是在过程中持续建设的。美育社会参与是过程性的,这有助于通过将对现象的经验感受、对不同知识体系的体察及理解和身体参与过程相结合,并最终突出一些核心价值观,并让它们留存下来。而且,这也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美育社会参与的行动持续性已为许多人所重视。美育的社会参与不是一次性的艺术表演、美育教学、或是组织一些艺术体验活动。一项美育活动往往是一个经年的熏陶并吸引当地公众参与的过程。从当下美育所倡导的全民美育和终身美育的取向来看,一种始终基于“过程性”的美育是其基础。

总体上,美育社会参与下的审美经验重塑路径中,其功能性的需要决定了美育社会参与所应提供的审美内容的建设方向。而其过程性则决定了审美内容建设时的方式与特点。

2. 注重审美内容建设个体关怀与社会关切的双重落实。从审美内容的建设方向来说,美育社会参与的个体关怀与社会关切需要落实、落地。就个体而言,这需要了解不同层次主体的处境、需求及能力,通过建立彼此尊重的文化审美关系而落实。个体因其环境条件以及社会身份构成的多层次性,往往不可避免地复合了一个区域的文化特征和行为倾向。不同的社会阶层、家庭环境、经济状况、教育状况、性别、文化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并对之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关注并尊重彼此的文化多样性是美育社会参与必须具有的意识。当代许多推进艺术介入社会的艺术家们其实都已广泛认识到,当把传统自上而下的艺术教育模式移植到艺术介入社会行动时会遭遇的尴尬处境。这一经验对于美育社会参与也颇有启发。美育者如果把自己置于启蒙者的位置上,把当地的公众视为刻板的某类受教育者,那么他们便很有可能提供一些刻板的、书本上的、自认为有价值的审美内容,这样,美育实践所期待的公众身体参与、分享经验,以及形成个人的文化归属感和责任感都很难实现。

而从社会层面来说,美育社会参与在其内容建设上则需关注文化多样性、实现世界各文化间的交流对话,挖掘地区文化特色及其审美表达,鼓励传承特色文化及其创新性发展、鼓励促进社会包容和多样化的价值观。美育实践因此需要切实了解区域文化的特殊性与多样性,并因此形成对自己及群体更全面的认识。

3. 美育实践注重当地性、情境化、多元化和反思性。美育社会参与的过程性决定了审美内容建设时的方式与特点。它在方式上需要嵌入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每个人亲身参与过程中呈现和发展。因此它往往采用体验和讲解并行的美育形式,以适应其高度感受性和情感化的特征。这种方式在加深个人理解与思考的过程中,也会更注重切合个体的共享经验。因此,相应的美育实践也体现出注重当地性、情境化、多元化和反思性的特点。

其一,美育实践需要重视审美内容建设的当地性。美育的社会参与关注地区文化的各自特色与价值。美育者了解当地文化及历史,挖掘当地传统习俗与集体经验。尝试表达自己的特色文化从而增强参与者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乃至归属感。这可以通过老旧影像、物件翻新、声音采风、共同劳作、协作创作(如彩绘或表演)等形式来表征。

其二,美育实践在具体的情境化条件中了解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审美关切和社会需求。就如菜市场美术馆项目或是“空碗”项目等所做的那样,通过设计合适的审美内容,将美育落实于当时当地的情境之中。这有助于提高公众切身感,鼓励公众提出自身关切的问题,同时也能加深各方的理解与协调。

其三,美育实践还强调其多元化的内容供给。美育实践不但能挖掘出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神,而且也会引入多元审美文化内容。美育的审美内容建设应让世界的广度向人们敞开,它传递给人们世间的多样化形态。我们未能接触的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文化,或是边缘文化、亚文化的生活体验都汇入我们的生命体验中。比如《唐宫夜宴》中的大唐文化传统尽管有些当代人都已颇为陌生,但当它与数字技术以一种颇具反差性的形式融合时,却展现出极瑰丽的效果。这其实便是把不同时空的文化引入到一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中,让人体会到生命的博大和世界的辽阔。这样,美育便有利于人们以多元宽容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其四,美育实践也是反思性与批判性的。它通过一种审美的镜像方式让人们意识到当代社会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将启发人们从不同立场出发的解决思路。就如“空碗”项目多年来一直所做的那样,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教师、学生、艺术工作者、不同地区的居民因同一个关心的问题而汇聚在一起,实现一种基于尊重差异之上的集体认同。这种因正视问题本身而形成共识、建立共同体联结的方式也一直有着强大的凝聚力量、参与主动性和创造活力。

简而言之,美育社会参与给予生活以审美内容,它营造了人们文化生活的特定社会关系与整体氛围,并在美育一点一滴的行动中让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经验、观念、态度进入个体心中。它不断开拓个体审美经验,扩展个人理解。从全民美育与终身美育的诉求来看,这些都意味着我们衡量自身美育的成果不能只看掌握的艺术技巧及了解知识的多寡,而要考虑因美育所采取的行动,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塑造的审美经验,这种审美经验既包含了个人感受与情感的内容,同时也涵盖了对世界的开阔理解以及在一次次审美行动与意见交互中逐渐稳定下来的认知框架。

作者简介

殷曼楟,南京大学哲学系及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当代智能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2期

编辑|舒依林

审校|李跃华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剪纸艺术”课外活动案例
美盲遍地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悲哀
试论丰子恺的美育思想 | 美学网
艺教新声:“艺术新课标”引导艺术教育发挥美育效能
请你记住:美术教育,不等于美育!
浅谈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