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圣”杨继洲的济世理想

中国文化的认知中,集大成者意味着至高境界。如果有人问,谁是中医针灸学的集大成者?三衢杨继洲是也。

有人评价,杨继洲所编著的《针灸大成》是明代以来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其影响之深、声誉之高,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杨继洲与李时珍同处一个时代,后世有“药有李时珍,针有杨继洲”之说。今天,我们从历史深处去寻针问源。

杨继洲像



《万历十五年》认为,大明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出现在万历年间。这也是《针灸大成》刊刻成书的年代。

腐朽的朝政,沸腾的民怨,曾裹挟着历史洪流中的每一个人。当时,巡按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目睹“值时多事,群小负隅,万姓倒悬”的困苦时局,深感愤郁,遂累积成身体变形萎缩的痿痹之疾,请了医生,吃了药丸药剂,都不见效。

赵文炳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杨继洲身上。不过,此时的杨继洲已逾耄耋之年,但他还是不辞山高路远,从京城风尘仆仆赶来。

小小银针,细若麦芒,只见杨继洲手起针落,上下翻飞不过三针,便将赵文炳的沉疴顽疾奇迹般治愈。“三针而愈”的美谈一时间传遍朝野上下。

一桩名扬八方的传奇,也让“针圣”遇上了“伯乐”。

得知杨继洲心中蛰伏的夙愿,就是在家传著作《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等医籍的基础上,再汇编一部博采众长、追本求源的针灸学专著《针灸大成》时,赵文炳当即应允出资襄赞,帮助刊行。他明白,只有当针灸秘法的传奇被总结记录下来,才能有更深远的意义。

清代乾隆年间刻印的《针灸大成》


考虑到杨继洲年事已高、力有不逮,赵文炳延请山西晋阳人靳贤,协助杨继洲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最终促使《针灸大成》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正式问世。

因此有人说,正是一段针灸奇缘成就了一部针灸巨著,一部针灸巨著又改写了针灸进程。

《针灸大成》自诞生以来,一直被奉为学习、应用中医针灸学的圭臬,它标志着中国古代针灸学理论的腾飞。其受欢迎程度,仅从这组数据上便可见一斑:

据不完全统计,存世《针灸大成》已有40多种版本,即平均到十年就出现一种版本,并被翻译成7种语言,传播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继洲也由此被誉为“中华针圣”。



回望针灸学发展脉络,西汉的《黄帝内经》、晋朝的《针灸甲乙经》、明朝的《针灸大成》是令人仰止的三座理论“高峰”。那么,为什么杨继洲能成为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之一?

这就得追溯杨继洲身上所流淌的精神血脉。史料记载,杨继洲出身于衢州的杨氏医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他的祖父是颇有声誉的太医,皇帝曾下旨刊刻颁行其编纂的《集验医方》。

早年业儒、自幼博学的杨继洲因仕途受挫,遂下定决心弃儒从医。正如他日后在《针灸大成》中所言:当好一名医生,使所有人都健康长寿,功德不输做官,或许还能更胜一筹。

天资聪慧的杨继洲,很快从家藏的医书中获得了卓然的领悟。他医术日益精湛,尤其擅长针灸,历任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御医,行医之路遍及大江南北,治愈疑难杂症无数。

《针灸大成》里记载了不少他妙手回春的神奇故事:他为官员吕小山治疗手臂结核,“不数日即平妥也”;李渐庵的夫人产后大出血昏厥,他针刺后,不到一顿饭的时间即见效;张少泉的夫人患癫痫20多年,数十名医生诊治都无效,经杨继洲针灸后,“次日即平妥”……

虽然杨继洲日夜奔走,但是他越来越体悟到,一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弱。“上医治未病”,若想兼济天下,必须留下一部可为万世开太平的针灸学巨著,也就是后来的《针灸大成》。

实际上,有明一代常常疫病流行,像杨继洲一样抱有济世寿民理想的儒医不在少数。他们受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熏陶,尤其注重中医理论中的辨证施治,探究病理机制,各家学派竞相著书立作以解民生疾苦。

杨继洲如此,倾其一生心血写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也是如此。所谓“医者贵在格物”,体现的就是一种求真务实、仁心济世的精神。

位于衢州市衢江区十里运动休闲长廊的针灸雕塑




时光悄无声息地流过400多年,然而《针灸大成》并没有一丝苍老的痕迹,依旧在赓续延展和激荡律动中,继承着著者的济世理想。

人生的暮年,针灸学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教授,选择定居衢州终老一生,最后长眠于杨继洲的故乡,回归《针灸大成》的精神原点。他穷尽20多年,完成《针灸大成》首部校释之作《针灸大成校释》,在探寻《针灸大成》玄机秘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活化了“烧山火”“透天凉”等杨继洲传奇针刺手法。

数百年来,与张缙一样甘愿为《针灸大成》皓首穷经的针灸工作者不计其数。

有人从书中看到了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编纂《针灸大成》时,杨继洲始终坚持崇源而不泥古,他并非简单地整理汇集历代针灸古籍,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经典的长处,对不足之处加以分析批判,告诫“业医者当深长思矣”。

有人从中领悟到大医精诚的仁爱之心。比如,在京暂住蛾眉庵的外地官员夏梅源,不幸得了伤寒。杨继洲同情夏氏客居他乡罹患重病,全然不顾正值医官考核季的重重压力,连续奔走往返,最终治愈其病。

总之,杨继洲的《针灸大成》里,奔涌着一条中国传统医学的巨流河,它浩浩汤汤地奔向未来,每一瓢水都沉淀着奥秘。

如果说,杨继洲还有什么未尽的理想,或许就隐藏在他的名字里。他的本名其实叫杨济时,“继洲”只是他的字。

济时,济世也。深谙“大医之道”的他,借“继洲寄予后世:愿针灸之学代代承继,愿中国的“针心”为五洲四海送去良方和希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中医杨继洲,人称“针圣”,编著的《针灸大成》成为传世名作
中医人物志 | 第24期:杨继洲——弘扬针灸,集大成者
发现《针灸大成》明代善本
略论《针灸大成》
董氏针灸---上曲穴
《针灸大成》与山西的一段渊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