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韩水法:人文主义的未来关切

我们已经看到,人的性质正在经历从生物遗传信息结构到理智能力等一系列的变化,并面临即将到来的更加深刻和巨大的演变,相应地,人类社会亦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和持续的重大转向。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回顾历史给我们理解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信心和根据,而理性地研究当代的各种发展趋势并据此而展望未来,能够让人们为合理地措置现在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并顺势发展和升华人类自身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接着,我们要进一步破除人们在认识上的若干盲点和情绪障碍,阐述和论证如下观念:人工智能时代人文主义的核心关切就是更广阔的视野研究人的性质及其变化,重新理解人及其演进的意义,认识并从而促进人类进入更新时代,并在这个时代确保人的崇高地位。

泰格马克认为,我们所分享的软件这种愈益迅速的文化进化,作为塑造我们人类未来的支配力量,已经出现,它使得我们如冰川般缓慢的生物进化几乎微不足道了。泰格马克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已不属激进,更为激进的观点是认为奇点即将到来,一切都将彻底改变,而不仅仅是进化的升级。

与之相反的观点也有很大的声音,而它们似乎都趋于反对和阻止这种变化本身,而不是否定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反对和阻止的理由归根结底就是当下人类存在的尊严和利益,而背后的心态包括人们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一些思想家为人的尊严所提出的形而上学的主要根据是: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而不能是人的理智能力的结果,人的理智能力的作用及其产物不属于自然的范围。

然而,变化已经来临,即便反对,人们也需要了解:人的性质究竟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倘若这种变化不可阻挡,那么,人类在未来的前景会是如何,以及从现在起,人们应当预先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些正是今天的哲学所无法回避的任务。

(一)人的性质变化带来的挑战

诚然,这个变化不会如奇点一样瞬间爆发,但即便逐渐展开,人的性质演变达到一定的普遍程度时,整个人类从物理基础到行为规范、生活方式都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其程度要远甚于科学革命所引起的范式变化,人类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都将在新的关系之下重新展开和构成,相应地,人的认识也要发生根本的转向。

第一,人类工作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现在看来正未有穷期。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的许多工作,并从事先前人所无法胜任的工作。这个趋势将扩展至越来越多的领域,尤其是那些先前以高技术、高教育水平和高智商为条件的职业。同时,人工智能又创造出新兴的职业,而后者对专业、技术和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相对于日益增强的弱人工智能,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在许多领域人类的能力越来越显得薄弱和低效,因此完全可以被取代。

第二,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和人工装置可能导致新的不平等。(1)人工智能淘汰了许多传统的职业和工作种类,而新的工作职业需要更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训练,于是,可能会有相当数量的人被排斥在外。就当下的现实来说,局势的严峻性在于:人们不清楚,那些被人工智能淘汰下来的劳动力的出路何在;而就未来趋势而言,如果有一些人始终无法胜任以高水平的知识、技术和智能为条件的工作,那么他们在那个社会中的出路何在?(2)基因工程和人工装置不仅适用于治疗疾病而且亦可以增强人的能力,譬如脑—机结合,而这些技术需要高昂的费用,因此,如果它们不能成为普享的福利,那么显然,这就会强化人类既有的不平等,进一步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后果。

第三,由于人逐渐成为合成人,因而个人主观认同和个体同一性的客观确证的传统根据就会失去效用,现在所理解的自由意志的理由不复有效,从法律、道德到日常生活的约定都将失去根据。

第四,人是什么就成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康德将人等同于理性存在者,据此我们可以提出如下追问。(1)理性存在者是否仅仅只能以生物的形态存在?它能否以其他的物理形态存在?(2)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不仅以理智而且还以情感、审美等因素为其共同的根本性质。那么,人工自为者是否也必须兼具情感和审美等能力?(3)或者单单理智能力就足以构成理性存在者,那么人类就属于诸种理性存在者之中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如果这样,那就表明,人类对自身的认识还远远不足。(4)进一步,倘若理性存在者或一般智能自为者必须兼具情感和审美,而人工智能无法达到这一点,那么这个特征是否就成为人类对于人工一般智能的特殊优势?

(二)盲点与情绪

这种人性的变化部分乃是正在发生的事情,部分在相应条件成熟之后必将出现,而现在人们正在努力创造这些条件;还有一些或许永远无法实现。当代的哲学思考无法回避这种变化的现实和未来的趋势,而需要就如何理解、认识和看待这些现象、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原则、方法论和观念,面对这些已经或即将发生的变化提出切实的因应之道。

尽管可能出现的人工自为者究竟会是什么形态,人们尚不清楚,但恐慌乃至末世的情绪却已经形成,甚至首先在专家群体中兴起。这些情绪主要表现为:第一,茫然。人们似乎无法想象出有效的办法来应付在所有方面都强于现在人类的人工自为者。一些有远见亦不乏悲观态度的学者已经设想了多种方法,比如阻止人工自为者的发展,或在其崛起之前找到控制它的方法,或在设计人工自为者程序的同时就输入人类的道德观念,如此等等。但是,这些设想大都基于想象,缺乏现实的根据,亦无法消除人类莫名恐惧的根据。比如,如果人工自为者能够自我复制,它们必定也能够升级人类强加给它们的程序,而这难保不会废弃人类所设置的道德程序或原则。第二,悲观。一部分人以为人类末世即将来临,至少人类在这个世界的统治地位将被取代,或成为被统治的群体,而最为严重亦最悲观的预期则是,人类最终被人工自为者消灭,因为人工自为者归根到底是不可控制的。

人是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和制造者,然而,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而设想中的人工自为者的超级能力仿佛更是人的想象所难企及。在这样一种心态之下,并且实际的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发明和设计又将关注和焦点放在对象之上,因而人们或许忽略了这些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即人类设计和制造人工智能的本来目的乃是为了解决人类智力在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譬如人类智力在理论上能够而在时间和速度上难以完成的任务,大量的计算、搜索、分析和极限的感知等。

到现在为止,人始终是人工智能发展方向的决定者、最终的设计者和决定者。这一点乃是人类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各种挑战的最为坚固的立足点。此外,迄今为止,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依然相当有限,就如人类对自己的智能的认识一样。随着认识的增加,人们就能够找到与之合理相处的方法。尤德科夫斯基认为,人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制造和应用人工智能,才能取得主动权。在有关人工智能时代的论述和预期中,多数论者亦忽略了人的性质的变化这一根本之点。这种变化对理解这个时代以及人类的前景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人文主义的核心就是理解、确认并以合理的方式促进人的性质的演变和升华。

与前一点密切相关,一些人不仅忽略人的性质的变化,并且无视甚至拒绝人的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或者一般地说,拒绝人的继续进化。我们看到,现在研究和讨论的主流集中于对人工智能发展的设计、分析和预测,以及预防人工自为者对人类的可能威胁的策略,而缺乏对人类理智能力相应地提高这种重要的可能性的考虑。于是,在当前的许多理论研究中就出现了如下理论反差:一种相对来说越来越弱的人类理智,正在设计和制造出越来越强大的人工智能,最后制造出人工自为者,并且最终使得自身受制于这个人工自为者,甚至为其所毁灭。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和完善,从专域的专家发展成为人工一般智能,并且还能够继续自我完善和演化,而人类却不能相应地进一步发展和演化。这个观点就为人类在将来受制于人工一般智能提供了不对等的条件和限制。如果按照杨波利斯基的观点,人工智能的完善和全面升级是不可阻挡的,那么我们要指出,同样,人类的进一步演变和进化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其实,人类发明、设计和制造出了人工智能,不断地拓展、升级和强化它的能力,人类也因此大大地扩展、强化乃至升级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人们或许会问,人类在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同时,是否同时能够增强本身的智力的和物理的能力?回答应当是肯定的,而且也是必然的。理由很简单:进化并不是到今天就结束了。

从智人出现到今天为止,人类的演化史同时就是人类持续增强自身能力的历史;人类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理智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的物理能力,包括体能和寿命等,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充分利用了外在的条件,而后者之中的许多就是人类自己发现、发明和制造出来的,如医药、食物和体育活动等。

一些人对人类自身的能力和潜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人之所以对人的理智能力持悲观的态度,还出于如下一个隐而不显的假定:他们已经获得了对人类的全部认识,因而对人类的未来前途能够做出最终的断定。事实上,断言人类智能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事实上缺乏足够和明确的根据。以为人工自为者将临而人类末世随至的人们常常忽略和忘记如下一点,人工智能恰恰表明:人类理智具有强大的适应和扩展能力,以及尚未认识的巨大潜力。在先前,人们因为没能预见这个时代的种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抑或没有预见人的理智具有发展出这般强大的人工智能的能力,以致既缺乏理论准备也没有心理预期。

许多对未来前景的讨论、推论和展望较少关注和研究人工自为者的交往与组成社会的可能性。人工自为者不可能是独立地获取一切存在需要和保障的独行侠,因此,它们也要通过合作才得以成为自为者。不仅如此,如果人工自为者是类人的,而人类知识是通过集体的合作而获得的;更进一步,如果人工自为者有意识,而人类意识同样是人类集体的产物,而非任何一个遗世独立的个人的成就,那么人工自为者之间的合作同样就必不可少。当然,如果人工自为者不是类人的,人们现在就难以推测和设想这类自为者会如何行动,如何在某个时间摆脱人类独立地生存,自主地获得知识并且促进知识的增长。博斯特罗姆认为能够控制人类的超级智能是一个独孤体(singleton),亦即整个世界只有一个超级智能。但维尔克斯认为这种说法等于沦为人类学的科学幻想。总体而言,关于人工自为者的认识人类还存在一些尚未意识到的盲点,而破解这类盲点正是人类应对人工智能未来的一种出路。

乾元国学教室

国学

是我们“日用而不知”的生活

是如孟子所说的混混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用。

开课时间

2023年7月8日-9日

课程内容

国学概论、《四书》精读

《道德经》精读、《庄子·内七篇》精读

《周易》通论、《坛经》精读

《商君书》、《韩非子》通论

中国传统文化根源性典籍

课程学制

12个月

每月一次课,每次课两天

课程咨询

13716322500(同V)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
解析人工智能时代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
一大波人工智能,哦不,人工智障来了
哈哈哈哈哈,这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把人笑抽了!
数据革命,会造成“神人”及庞大的无用阶级!人类将如何面对?
人工智能,真的不在乎人类的阻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