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书丨曹锦炎编:《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全四册)
userphoto

2024.01.12 浙江

关注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


编者:曹锦炎

出版时间:2024年1月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定价:2280.00元

ISBN:9787547932797

内容简介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原装40册,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善本收藏的重品,堪称金石类“镇馆之宝”之一。陈介祺素有“晚清金石第一人”之称,本书是目前所见陈氏古器物拓本中门类最全、数量最多、传拓最精之作,为晚清金石学研究与收藏传统的系统展现。

现根据原色、原大、原貌整理影印,分订四册。全书共收录拓片1200余纸,器物850余件,分为商周青铜器、两汉铜器、铜镜、造像、泉范5大类,涵盖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用器、兵器、杂器50余种。所收拓片上迄商代,下起清代,从商周金文、秦汉金文、汉代篆隶、北朝隋唐楷书,完整呈现文字发展全脉络;多样丰富的纹饰为考古学、设计学、美学研究提供图像资料。由著名古文字专家曹锦炎教授主持整理工作,将拓本器物名称、时期、铭文、钤印等信息全著录。全本纸墨精良、工具完备、拓法得当,完整再现陈介祺精湛传拓技艺。通过高清图像采集和特种纸印刷,高度还原拓本墨色层次、钤印色泽、拓本字口细节、纸张纹理、磨损痕迹。

编者简介

曹锦炎,1981年10月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教授。曾任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从事文物考古及古文字研究和教学工作,出版专著近二十部,发表论文近二百篇。专著曾获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论文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先后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151人才;担任国家八部委“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浙江书法研究大系》《浙江印学文献集成》首席专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内容介绍

万众瞩目、金石圈“天花板”——《陈介祺传世古器物拓本全编》、《陈介祺金石往来书札》首次整理面世面貌之广、名品之多、学识之深、传拓之精,完整展现陈介祺“晚清金石第一大家”的实力。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原装40册,两箱樟木函精心装帧,是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金石善本收藏的重品,堪称金石类“镇馆之宝”之一。每逢有重要展览,必有它的一席之地,故而此套珍品拓本也是金石界、古文字界、书法篆刻界熟悉已久的重磅资料。

然而,如此重量级的精品,并没有过完整的展示,几册几开已是极限。对于陈介祺全部珍藏的商周青铜器、两汉铜器、造像、泉范古器物拓本5大类、50种、1200余纸、850余件,根本不够看!

所以,它的出版可以说是期待已久的盛事,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现任馆长陈红彦在与上海书画出版社签完合同的刹那,将自己最心爱的珍品交到书画社手中时都还有些爱不释手。

40册古器物拓本上迄殷商,下至清代,从商周金文到秦汉金文再到汉隶唐楷,完整呈现文字发展全脉络;其中多样丰富的青铜纹饰成为考古学、设计学、美学研究巨大的资源宝库;1200纸的拓本在纸墨选取、拓制方法上更是专业、独到,传拓技艺历久弥新。

陈介祺毕生所藏古器物涉及多个门类,总量竟达两万余件!上海书画出版社查阅数种资料,整理了一份陈介祺旧藏文物清单:

可惜陈介祺去世之后,所藏文物因逢时局动荡大都流散海内外,陈氏后人留存者不多。

1949年以后,陈氏后人或将其旧藏玺印、铜器等捐献给国家,其中就有为故宫博物院所庋藏者。

“古平寿陈介祺宜铭金室所藏金石文字”

“陈介祺”“陈介祺印”  

故宫博物院藏


陈介祺的家乡,山东博物馆藏陈介祺旧藏文物、拓本及手札数量不菲,均是20世纪30年代时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先生购藏。不乏颂簋、迟盨等精品。

迟盨  山东博物馆藏

作为鉴定和收藏陶文第一人,青岛市博物馆藏有陈介祺旧藏陶文资料早已为学界所知。1700余件陶文成为研究当时行政区域制度、手工业管理制度重要的一手资料。

《青岛市博物馆藏陈介祺旧藏陶文》

(2024年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流失海外的陈介祺藏品以日本为大宗,著名的11件编钟唯有一件保存在国内,其余皆在日本。

陈介祺藏钟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国家图书馆历来注重典籍、拓本、手札收藏,陈介祺旧藏旧拓珍稀拓本及与友朋往来信札,极大体量入藏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在所有传世的陈介祺金石资料中,国图藏品可谓名列前茅,占据半壁江山,更可贵的是珍稀精品、孤品均在其中。

其中,目录考释类有《簠斋藏古目》《潍县陈氏宝簠斋藏器目》《簠斋泉范目》《簠斋封泥目》《十钟山房藏齐鲁三代周秦两汉瓦当文字目》《潍县陈氏金文拓本释》《周毛公鼎铭释文》等,为研究陈介祺藏品数量及文字考释提供重要依据。

《潍县陈氏宝簠斋藏器目》

《潍县陈氏金文拓本释》

封面及内页

金石拓本类则有陈介祺藏三代铜器拓本、陈介祺藏汉器拓本、簠斋藏镜拓本、《簠斋藏古器物文拓本》《簠斋泉范》《簠斋藏古金化》《汉瓦存》《十钟山房印举》《簠斋印集》等。这些拓本几乎涵盖了已知陈介祺旧藏文物总量的80%,故而可以说,陈介祺的收藏实物虽不可见,但收藏面貌通过传世珍贵拓本尽收眼底。

《簠斋藏古金化》《簠斋印集》内页

《簠斋尺牍》(致潘祖荫、王懿荣、鲍康等)十二册本、《簠斋尺牍》(致吴大澂)五册本、《陈介祺书札》(致徐会沣、苏兆年、王孝禹、王之翰等)九册本、《陈介祺致潘祖荫手札》、《陈簠斋书札》(致翁大年)等书札,是溯源其金石研究来源的重要资料,更涵盖了晚清金石学的发展脉络。

《陈介祺致潘祖荫手札》内页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也藏有一定数量的陈介祺未刊善本拓片,亦是又一汇集地。

“重真品”“重精藏”是陈介祺秉承的藏古原则,因此其藏品中无一赝品,更不乏独一无二的孤品!

毛公鼎,迄今发现最长有铭青铜器,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陈介祺斥巨资从古董商苏亿年之手购得,后深藏密室,鲜为人知。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初拓毛公鼎两种》

(2024年即将出版,敬请期待)

陈介祺去世后,毛公鼎辗转数人收藏,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而以陈介祺亲拓或监拓的毛公鼎拓本因流传数量少,至今依旧是炙手可热的顶级藏品!

2016年中国嘉德秋拍

成交价1138.5万元

天亡簋,西周早期青铜器,与毛公鼎同出岐山。铭文通篇押韵,对偶工整,为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韵文,是研究西周早期历史重要的文献资料,周代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之一。

兮甲盘,西周宣王时期著名铜器,宋代出土后,历经数代名贤递藏,后辗转至陈介祺手中,而后下落不明。


2014年,兮甲盘重现人间,2017年西泠春拍以2.12亿元成交,成为业界神话。

2017年西泠春拍

成交价2.12亿元

曾伯

簠,春秋早期青铜器,传世共有两件,此为其一。陈介祺得此后自号“簠斋”,名其室为“宝簠室”,足以说明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盂爵,目前所知商周时期铭文最多的青铜爵,被誉为“爵中之王”。作器者盂,与大盂鼎的作器者为同一人。

陈氏三量,即陈纯釜、子禾子釜、左关之卮,是战国早期齐国设关征收关税时所用的器具,是齐国的标准量器。

除商周青铜器外,两汉铜器、铜镜造像、钱币泉范等收藏更是多且精。

新莽时期的常乐卫士饭帻,乃罕见的汉代铜器孤品。

陈介祺有“二百镜斋”之名,在他之前的历代收藏家无人可比。纪年镜、纹饰稀有、镜铭独特、同模镜是其收藏特色。

因各方面原因,现难见其藏镜原貌,但从拓本全貌的保存,可知其藏镜的完整性与珍贵性。

2019年上海嘉禾拍卖

成交价322万元

北朝隋唐造像也是陈介祺藏品之一,数量少却不乏重要者。北魏太和年间吴道兴造像,铜鎏金材质,在佛像制作趋于简略的时代,此样式之精美,堪为上乘。

战国时期齐地出土的“齐大刀”泉范,更是罕见的名品。

这样的“晚清金石天花板”,必有着不同常人的生平和学识,我们再来看看这位金石超级大咖究竟是怎样练成的?

陈介祺生于京师高官之家,其父陈官俊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而他23岁考取举人,33岁中进士,仕为翰林院编修。

自幼又热衷与经学、小学尤其金石学界人物如阮元、刘喜海等广为交游,雄厚的资金与家庭背景使他在京师学术圈如鱼得水,妥妥的人生大赢家!

可好景不长,受时局影响,陈家被勒捐四万两(相当于400万-800万人民币),经济实力大不如前,心灰意冷的他回归故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政治的失意让陈介祺完全潜心于金石之学,而且几近后半生,终成一代宗师。

但远离官场的陈介祺,依旧关心时局。痛斥吏治的腐败、描绘黄河泛滥带来的灾患、担心洋教大肆传播动摇国家安全、忧心北京周边的防务难以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军队大炮……忧国忧民之心从未停止。这些都可以从此次出版的书札中窥到真实的痕迹,譬如:

忧心黄河泛滥带来的灾患

释文:……孟子所谓横流,此犹人之心疾。又孟子谓逆行为洚水、洪水,黄河之性为甚。吾东水患此其肇端耳,奈何奈何……

忧心北京周边的防务难以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军队大炮

释文:言战则不可无利器,中国只是战具不如洋人,是以购买。夫购岂仅耗材外出,缓急何足恃乎?洋人事事阴毒,又岂有上等火器出售?诸事皆如此。万勿愚蒙不觉也。洋人两国交锋,必先以重兵攻机器局。可见机器局平时制备,有事添造修理,实为利器之根本。中国欲言战,则不可不先自京师设机器局讲求。京师不讲,无以守卫,且漠然不知,无以稽核。今外省机器局多矣,求一能仿造洋人螺丝纹后膛枪,坚固耐用、能及远、能修理、能得洋法,未之闻也。后膛即……

归里后的陈介祺少与外界联系近二十载,深感避处少友导致其研究视野颇受局限的问题。

经过几年经营,又重振旗鼓,与西安著名古董商苏兆年、苏亿年恢复联系,以一年一百金(相当于2万人民币)嘱其搜求古物;又与金石友人书信来往不断,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出土信息和珍贵金石拓片资料,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古器物的征集、鉴别、考释、传拓、交流,直至去世。

古器物鉴藏标准与理念

释文:务为购求汉器,以字大笔画粗如汉碑者为佳。秦器得器上刻诏文者,更胜铜版,而究不如三代古篆。字多为上,零星极小之物,有字亦可玩。制度不常见者,尤有意趣。汉印则玉者为佳,金官印更佳,玉者有古篆不可识之朱文亦妙。谱中尚少此种。铜印则官印、细古朱文印、古小玺字多者为佳。旧玉则红色为佳。愚去岁得一古璧,外有四方角,刻龙蜼雉三者,其一当是虎形,惜不全矣。

传拓真经——《传古别录》

释文:刀剔最劣,既有刀痕而失浑古,其损字之原边爲尤甚,全失古人之真,而改为今人心中所有之字、今人手中所写之字矣。铜丝刷剔,亦损字边。损斑见骨,去铜如错,古文字之一劫也。俗子以其易见字每为之,谬之甚矣。伪刻用以去斧凿痕,使拂去浑融如旧者。

作为乡绅,他又积极捐资参与地方公益,赈灾救荒、富国强兵……

忧心民生

释文:……省中粮煤不过支三日,教堂亦甚是内患。城东南六七里洪家楼全庄皆洋教。安邱、寿光、潍县入教日多,内顾不能无忧。大清河黄水又决口数处矣……

陈介祺的收藏与学术在生前就已得到金石学界的高度评价,去世后依旧关注不断。其著述生前多未成书,仅有少量著作刊行,客观上限制了学术研究的开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陈介祺研究再次成为学术热点,研究角度和内容均呈现全方位、多样化的趋势,为“重振金石学”提供了大量图像与文献资源。以金文考释、藏品考证、印学思想、传古理念、书学成就、金石交游等专题研究颇多涌现。

陈继揆所编《簠斋金文题识》《簠斋金文考》《簠斋论陶》《簠斋鉴古与传古》,以及国家图书馆金石拓片组编著的《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四卷,是对藏品进行系统梳理的重要成果。近年来亦有关陈介祺的研讨会及展览相继举办,是陈介祺金石思想的延续与再现。

《簠斋金文题识》《簠斋金文考》

《簠斋论陶》《簠斋鉴古与传古》

《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四卷

但是,我们现在能够拥有的陈介祺高质量金石资料并不多,已出版图书囿于时代技术所限,印刷质量于当下也不可相提并论。

(左)《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四色印刷

(右)《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双色印刷

即便如此,如仅收录600余件拓本的《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拓本选编》在孔网上的价格都已超出定价20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书画出版社与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手,历时四年,共同以原大、原色影印推出《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同时聘请著名古文字学家曹锦炎教授主持《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藏古器物拓本全编》的主编工作,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曹菁菁梳理了国图藏陈介祺信札的总体情况,并完整释录《国家图书馆藏陈介祺书札》。
书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溫故丨裘錫圭:金石收藏家的齋名與其藏品
300余张高清图 | 东亚图书馆藏金石拓本
方介堪藏拓首次披露!近600件金石拓片,全面系统整理,原大高清呈现!
曹锦炎丨篆刻家方介堪的金石拓本收藏
【书拍】北京东方大观2015秋古籍拍场述评
灼灼其华——古籍善本·吉金全形篇|永樂2022秋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