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之殇,国人请认真看看这篇文章!

到底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大部分国人。


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小编见过不少中医吹、西医吹,也见过很多中医黑、西医黑。但是中医之所以不能被部分人接受,就是因为中医有些理论不能被现代科学所解释,像经络、气血、穴位等等都是很难被现代科学解释的东西,加之现在好多给中医抹黑的所谓的“中医”,所谓的祖传膏药,祖传秘方,养生手表,养生腰带啥的......



小编我的老爹跟我说过,以前他们那时候穷,有的人出远门回家钱不够买火车票的了,从身上搓点泥下来团个丸子拿牛皮纸一包,到火车站门口吆喝两嗓子“祖传秘方,专治阳痿啊”,一会回家的钱就够了!可能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可以想象这群“伪中医”的肆无忌惮,正是这群人,才让世人对中医有了偏见!



中医就像是饱读诗书的秀才掉进了泥塘子里


中医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鉴别“谁不是中医”。


西医有一套标准来界定,什么是符合现代原理医学的,什么不是。
有了这套标准,普通人稍加学习也能鉴别许多常识性的问题。

有人假借西医名义行骗,医生有办法告诉你,他们是骗子。


而中医呢?
偏方、食疗、保健品

养生大师、气功大师


甚至还有卖秋裤、卖腰带、卖项圈、卖洗脚盆的,都打着中医的旗号!但哪次有中医站出来大声说,他们不是中医,我们中医应该是这样的,中医若想要增加人们对祖国医学的信心,就应该有人站出来以中医的路子和骗子们做切割!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那么,按照这样来说,中医就是科学。但是中医不仅仅包含科学,还包含文学、哲学等方方面面的学科。

中医在无法获得微观研究的条件下,建立了五行阴阳体系,这与当时的认知和哲学理论有关。很多攻击中医的人,以“五材”(金木水火土)去攻击“五行理论”说明很大程度上,不是中医的没落,反而是国学的没落。


“行”,是运行规律,是生克变化的模型体系,这跟历法的天干地支,或者代数的xyz一样,都是人们用来认知和总结规律的模型体系。



中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是学子不得志的第二选择,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宋,范仲淹)。从侧面反映,中医的确属于上手易,精通难的学科。随着文字医书的流传,很多人都可以轻易的跨入这个门槛,但是由于中医包含了大量的哲学、历史、自然学科甚至厨艺、心理学,所以难以精通和快速提高!



中医强调了疾病的预防和如何不生病


这是现代西医正在做的,所谓“治未病,不治已病”,中医通过患者的感受、体征状态来判断人体的状况,强调人体的自然和谐,认为一切的不和谐都是病态。但是在现代医学,指标正常,身体却是亚健康,两种不同的逻辑体系,自有鸡对鸭讲的难以沟通。


张仲景认为辨证施治,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征反应,同样的体征反应也可能是不同的疾病导致,这与西医根据传染源、器官部位分类疾病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所以,很多人攻击中医无数据、不可重复......



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和历代医书说:天地人是相互影响的,有12时辰的节律,有7日节律,有月节律等等。张仲景说“太阳病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认为一般感冒这类表证是有7日节律的,而美国医学家哈尔贝克用了30年的时间,也验证出了人体的6日节律和7日节律。



中医的治疗不仅包含针砭药石


讲个例子:京城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在解放前遭遇大规模肠伤寒时,只给病人开一副疏通气机的方子。“要求病人喝粥静养,之后7日可愈”。很多人因此得救,若是现代医学,则是抗生素治疗。若按照很多攻击中医的说法,那就完全是病人自愈,非中医功劳。那是不懂中医的人,看不到疏通气机的原理、看不到喝粥静养的原因、看不到对7日自愈的规律的认知!



那些攻击中医、认为中医无用和荒谬的人,恰恰很难脱离中医。中国是美食大国,你们是否吃过姜汁皮蛋?吃过北京烤鸭?可知原理?这些简单的饮食中无不包含传统的中医理论知识,不过常见而被忽略,再比如:有人攻击马兜铃科的细辛。


中医早就说过细辛性温,有小毒。很多攻击者单纯说中药有毒,却刻意忽视西药对肝肾的损坏。


事实上中医认为药都有偏性,长用有害。对多数药物都说明了是否有毒性,所以才会有姜汁的温热抵抗皮蛋的寒凉、用烧烤的方法祛除水鸭的寒凉!只不过现代养殖方法,很少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了......


同样,中医认为性平或者性凉的猪肉,为啥现在都是热性的,中医的阴阳五行认知模型依然可以解释这些问题,但是西医的宏观体系还尚未发展到这个高度!



总而言之,与其纠结中医西医哪家强,不如好好想想作为国人如何传承和发展我们的国粹--中医药。现在连日韩两国在中医方面都这么拼,国人再不正视的话,没准以后中医就改姓“日”或“韩”了!


到那个时候,大家还有脸说中医是中国的吗?


医2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五行的对话
他真的把中药说透了!这是我听过最好的讲解
中医西医两个不同的科学的认知体系
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藏象学说研究
中医与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生命认知体系。中医靠医生,西医靠仪器
中医与西医值得每个国人深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