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舒兴庆:活出一个人该有的样子来 | 读者

编者按:自去年12月3日官微“中华书局1912”发起征稿活动以来,很多小伙伴发来了自己的得意作品。我们依例在周五周六连续推送大家的优秀文章。今天我们推送的是安徽读者舒兴庆的作品,希望您喜欢并分享!另外告诉您一个好消息,【读者】栏目的优秀文章将适时结集由中华书局出版,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初读《论语》,当高考的古文翻译题来读。先是买了一套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厚厚四册,着实繁琐,读之如入密林,不知方向。便又买了一本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薄薄一本,疏通文意而已。当时也未见其高,反倒觉得语意浅显,不如老子之幽深、孟子之磅礴、庄子之逍遥。




不仅如此,《论语》中所记孔子所言皆是老生常谈。黑格尔曾揶揄道,《论语》中尽是“一些善良而老练的道德教训”,实无高明之处,如果没翻译过来,或许还有利于孔子的名声。说实话,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看《论语》,可能还更佩服孔子。


于是,勉勉强强读了一遍,就放在一边。


再读就是几年之后了,读的是李泽厚的《论语今读》。李著从现今的人类学、美学、历史学、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论语》。每一条语录都附以笔记,每一则笔记都是一篇论文。一读之下,爱不释手。感觉以前读的《论语》算是白读了。



见贤思齐,于是,我也按照李大师的方法来读。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在旁边批注:学即效仿,今人皆知人有自我,但未知人之自我从何处来?若以为自本性中来,则大谬。自我亦我,本性亦我,“我”如何自“我中”来?实则人之独立,学为第一要务。自我须在求学中建立,若无学问立根,于宇宙社会毫无见识,则自我亦不过飘蓬浮萍耳。


这样写了两万多字,寄给一位老师看。数日后接到回信:“不读《论语》你也能写出这些,你还要读它干什么。”不解何意,再去恭请指点。才知道老师嫌我乱读乱写,看似有深度,其实根本与《论语》无关。


看来机缘未到,还是放下为好。


于是,又是七八年。


作者简介:舒兴庆,安庆一中语文教师,安徽省高考政策改革咨询专家库成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在《中国德育》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长期致力于国学推广,曾担任“安庆大讲坛”国学讲座主讲人、安庆市小学生国学知识、经典诵读大赛评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三百句 2012年3月18日
国学经典《论语》10句传世金言,睿智深刻,百读不厌!
相约国学经典
论语06|孔子聊天也智慧:我们往往自己很难做到不强加于人
记《论语》现代诠释派蒋沛昌先生的言和行
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