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常规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任务的分析
 
论文专辑
关于常规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任务的分析
文/编辑   建 章
有许多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看得懂,似乎也理解。 但一到课堂上又搬出老一套的观念、办法、教学语言来。 江山易改,课堂面貌难变。教材是新的,教法则是老的,“穿新鞋走老路”,用在这里是再恰当不过了。积习难改,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缺乏一种把教学理念转化成为鲜活的教学行为的功力。此事非一日之功,难得一时得到改变。怎么办?等是不能等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对空,唇焦舌燥说理念,实践证明, 也是难以奏效的。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际归纳了课堂教学行为的共性特征, 作为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呈现方式,作为可操作的规律性的东西, 奉献给一线教师。简化了头绪,有概括有具体,有抽象有形象,互为诠释。 大家依样画葫芦,也许对老师们理解新课标,走出困境,尽快走进新课程, 会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常规教学从程序上讲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即起始部分、主体部分和结束部分。起始部分应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和新课导入。起始部分的意义就是诊断学情,扫除新课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注意,使师生共同进入角色。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上课后,首先要安定秩序,使学生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把注意力集中起来。组织教学的方式可以用语言、注目、巡视、手势、表情等方式进行。但是,熟知学生的教师一般只习惯采用一种组织教学的方式,学生也自然熟悉教师的习惯,而立刻集中精力同老师步调一致。组织教学要起于课首,终于课尾,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堂上没有严密的组织和控制是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因而组织教学是课堂上师生始终处于最佳精神状态的保证。 复习提问:主要是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和预习的情况, 排除障碍,为新课服务。所以提问要适量、适度,对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立即给予准确的肯定的回答,一是为新课扫除障碍,二是避免不必要的纠缠和硬性启发, 冲击正常的教学至使重心偏移,顾此失彼,三是避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心情压抑, 而不能立即集中精力投入新课。因此,提问的问题应以要求学生识记的概念题为主, 理解训练的题为辅、计算题的难易要适中,使大多数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新课的导入就是教师通过恰当的语言,采取恰当的形式在学生头脑中造成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使学生感到旧知识不足以解决新的矛盾,形成一连串的疑问,调动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兴趣, 带着是什么和为什么、不会想求会、不能想求能的积极态度投入新课的学习。 所以教师应注意起始部分的教学,有一个精彩的开场白。 从时间上看,正常讲起始部分一般应控制在3-6分钟之内。当然,根据课时任务的轻重,也可以适当地多用一些时间,但最多不超过10分钟,否则将引起学生的疲劳和注意力的分散,影响学生新课的学习。主题部分是指师生达成课时教学目的的综合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进行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是主体部分的内涵。就程序讲应包括指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教材、应用教材以及反馈上述过程实施效果等环节。主体部分是课时教学的中心,必须处理和安排好如下问题:一、要有一个科学的授课程序。授课的程序一是要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知识的传授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宏观到微观,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和解答那些未知的知识,实现自主探究。二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按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掌握教材——应用教材——反馈教材效果等环节来设计。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科学地安排好时间、使整个过程形成链条、环环相扣,就一般情况讲,主体部分的教学时间应占整个课时的五分之四左右。三、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就教与学而言,教是一种手段,学和学会是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决定教学的政治方向,确定教学的目的、内容、程序、方法、课堂的控制等。但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都是为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而服务的。所以学生是主体,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目的。但是有些教师对这种关系理解的不好,把教做为目的,讲完就算完成任务,达到目的,因而总是教师主动的教,填鸭式、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牛不饮水硬按头,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的。所以只有正确理解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认识,改进方法,摆正位置,才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思维和探索。另外,就教对学而言既然是一种手段,那么这种手段就要高明,要切实可行,以求得学生的认可和接受。所以无论是教学方法或手段都必须是最优化的组合,那种一只铅笔、一张嘴的陈旧做法是不会取得好效果的,尤其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犹如私塾先生一样而不能被学生接受。所以教法的选择要体现学法,体现现代化教学的明显特点,要把语言、直观、实践、复现、探索、归纳、演绎各种教法最优地结合起来。这里着重谈一下观察与思考的方法。据《心理学》的统计表明:“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外界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分析器而进入人脑的,人的工作有百分之八十是在视觉控制下实现的。”而且据统计“只听讲课能记住百分之十五的内容,单看文字材料能记住百分之二十五的内容,又听又看可记住百分之六十五的内容,”所以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讲,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如一个几何图形的观察,两个几何图形的比较,问题中显性条件与隐性条件的观察和查找,物理现象的观察等,并且不断地提出问题,使观察逐渐深化。学生就会在观察中,积极思维,发现规律,掌握规律。但是,这种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观察,因为目的明确的程度决定着观察的效果,有的学生观察后没什么收获,多是因目的性不强,所以赞可夫认为“差生最普遍的特点之一就是观察力薄弱,缺乏应有的求知欲,因此事事平淡,不足为奇,凡事熟视无睹,以致孤陋寡闻。”四、正确理解和处理主体部分中各环节间的关系。主体部分中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为一环节,这是主体部分的主体,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作用和教师讲与导的主要作用充分发挥的过程。应用教材,反馈课堂效果为一环节,是应用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感知教材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本中提供的基本事实或观察的现象以及对学生已有感性认识的综合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例如,语文课的阅读教材、理化课的现象观察、数学课图形的观察、概念引出的准备等,都是感知教材的过程,理解教材对已知的这些材料、事实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提炼、对比、抽象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如语文课的课文分析、修辞、写作特点的分析;理化现象分析;数学定理的推导等,就是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的过程。虽然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是,感知是基础,是必然的准备,理解教材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正确的概念是目的,而且感知的材料越具体越丰富,越有利于对教材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忽略对感知材料的组织。另外还必须明确理解教材,形成正确的概念是课堂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搞清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升到理性去认识,摒除错误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必须搞清新旧概念的区别及联系, 并将其并入已有的概念体系之中,防止知识的混淆与割裂。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可分层感知理解,也可综合感知和理解,如一节课内容多,有多个概念可分层一个个的感知理解,如一节课内容少,则可综合感知理解。其次,要正确处理巩固和应用教材的关系。巩固和应用教材是主体部分另一个重要环节。巩固知识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将已获取的理性知识储存于自己头脑的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说就是把有意识记忆发展成长久的记忆的过程。应用是指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所以巩固是以备应用,应用又有利于巩固。反馈是教师检查自身教学效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巩固知识,形成能力。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精心设计巩固和训练的程序、内容、方法和手段,获取及时的信息,给予正确的指导。因此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五、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关于讲和练的关系,有人提倡“精讲多练”、有人提倡“精讲精练”,可见精讲的认识还是一致的。中学教学是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前人总结和掌握的书本知识为主,有些知识学生们不能直接实践。另外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工具,所以在课堂上讲授知识是最经常的最必要的活动,但是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所以怎样用精辟的语言向学生讲授知识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讲要讲精,精讲不是少讲,有人对精讲下过非常确切的定义:精讲讲什么?即“讲精华,抓规律;讲要点、不离核心;讲难点、扫清障碍;讲关键、解决突破点。”怎样为精讲?即“重点部分细讲为精细;抓住核心,少讲为精练,紧扣中心讲得准确为精确,不离要点讲得透彻为精深,教师语言明白流畅为精明。”关于“练”,无论是精练还是多练,都应遵循如下原则。首先,要明确练什么,要把握以下三点:1、重点内容的理解,掌握要练。2、把双基变成学生技能技巧要练。3、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速度要练。其次要明确怎样练,要把握以下三点:1、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练,不搞简单的机械重复为精练。2、在练中抓规律,举一反三为熟练。3、因材施教,分层次练为巧练。结束部分应包括教师对这一节课的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所学知识的巩固和预习新课等环节。课堂的总结主要对本节课所学重点知识以及对这些知识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注意事项的总结和提示。知识的总结不是一节课的复述和归纳整理,而要简明扼要,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重点、中心,为学生的课后看书复习指明方向。课堂的总结还包括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和学习态度的总结。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和需要复习、巩固、训练的内容。这自然直接布置了学生课后复习的内容。学习态度的总结主要来自于课的组织教学,目的是提醒同学或继续发扬或下不为例。课堂的总结既是这一节课的总结,还应以下一节课的需要出发布置新课的预习,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制造新知识的矛盾和发展,大有在紧要处且听下回分解的意味,使学生怀着某种兴趣和新奇感自觉地预习新课,因为自己主动去预习比强迫命令的效果好。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应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既要有应用题又要有概念题。有些教师往往偏重于应用题而忽略概念题致使学生生搬硬套,概念模糊,内涵和外延掌握的不好。所以一遇到较复杂的问题就模棱两可,错误百出。对于较复杂的综合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但是,要点到为止,不要嚼烂喂给学生,使学生不动脑筋地去机械模仿。虽然结束部分的内容较多,但一定要控制时间,一般要控制在5分钟左右,所以结束部分要结束得精练、精彩。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感受和总结,供教师们在教学工作中学习借鉴,以便少走弯路。
 
 
建章欢迎好朋友光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幼儿园听课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的过程与技巧
也谈谈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缺点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说课、评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