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教育及其是与非

概念:“国学”之名,始之清末,指的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分类:国学以学科分,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在小学:现在多是自编教材,有的小学提倡国学教育日常化,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教学原则,分学段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学习。一二年级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三四年级学生诵读《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五六年级学生诵读《道德经》《论语》等。还有的主张学则学矣,支持学生不求甚解

在中学:新华出版社把中国台湾地区的“国语必修课本”引进中国大陆,以《国学基本教材》为名出版。这是大陆首度引进台湾“国学”教材。其内容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国学经典。

在大学:复旦大学在本科阶段开办了沪上首个“国学班”, “培养读书种子”,尽管复旦此举不事张扬,但依然引出学界人士的思考。有师生认为不能因为有糟粕就不继承传统,也不能因为传统好就全部拿来,学传统文化是要学其精华的东西,不是学表面形式。当然,还有学生被满纸繁体字吓懵了。

大益:近代中国采取“新学”的教学方式,以知识传授、技术训练为主,造成了举国上下“只重分而忘了人”的教育,丧失了中国绵延两千多年“以德为核心”的经典教育传统,结果是偏重知识技能训练,而人文熏陶明显不足;只看“数理化外”,无人读“四书五经”。有人认为应该从儿时开始培养国民的文化传统素养与道德品行,把国学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中去。

张先生的女儿在小学国学课上学了《弟子规》后,变化令他吃惊。一天晚饭后,张先生如常地收起碗筷,却被女儿制止了。女儿站在只比她高一点的水池前,吃力地把碗筷递向龙头冲洗,弄得满袖子都是水。接下来女儿还洗了三个苹果,并且自己捡了最小的来吃。

国学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21世纪的中国人,决不能成为无根的一族,而应当在历史的亘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确定自己的地位。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有时代的局限,但绝对不是只有所谓的专制主义、王权主义。否则,我们就无法想象有孟子这样“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历经千年而脍炙人口,有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戴震《原善》这样充满民本精神、民主色彩的著述流芳百世而振聋发聩!

局限:当前各学校推广国学研读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经史子集作品里有太多封建时代的思想,是按神权、君权时代的需要编写的,不一定适用现在的学生,思想有很大局限性。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有学者这样说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生阅读弟子规和三字经意义重大
国学教育2008.10.30
杨红梅:博采中华传统国学精髓,让语文教学绽放人格之美
《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心得
雨中校长向学生跪赠10万本《弟子规》
传统文化 国学经典 圣贤教育 弟子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