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少年进德录之第二十章 交际

少年进德录之第二十章  交际

(2011-03-01 13:34:07)
标签:

教育

分类: 修身

第二十章  交际

 

许鲁斋先生曰:“凡在朋侪中,切戒自满。惟虚故能受,满则无所容。人不我告,则止于此尔,不能日益也。故一人之见,不足以兼十人。我能取之十人,是兼十人之能矣。取之不已,至于百人千人,则在我者岂可量也哉。”

 

谦固美德,但过谦者多诈;默为懿行,然过默者藏奸。

 

风尘扰攘中,决无好步履;交际寒暄内,决无好人品。圣贤取人,宁拘无随,宁落落,毋容容也。

 

人若闻仁义道德之言,辄以为迂腐,而妄加非毁者,此自暴之下愚也,其后必遭殃祸。

 

    凡观人,须先观其平昔之于父母也、祖宗也、兄弟也、族戚也、朋友也、邻里乡党也。即其所重者所忽者,平心而细察之,则其肺肝如见矣。

 

    观人者,当略其小而观其大,略其迹而察其心,方可识其人之真。人有禀性温柔,不敢伤触人,并未尝见其有凶暴之行,人皆以为好人,似宜邀天眷矣。乃家道日见衰微,且寿元或致不永者,此必其于家庭间不能孝友,且衷多贪鄙,惟思利己损人。或更有淫秽隐慝,貌似善而心实不善者也。人有禀性刚直,多致忤逆人,且恒见其有严厉之为,人皆以为凶人,似宜遭天谴矣。乃所为无不顺利,而子孙反多昌盛者,此必其于家庭间克敦孝友,且中怀公正,常思扶弱锄强。或更有却色等隐德,外似恶而心实大善者也。盖俗眼皆以皮相,而天眼则以骨相也。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人之深者有两种:一曰深沉。如纳言自守,容人忍事,内里分明,外边浑厚,不露圭角,不逞才华,此德之上者。一曰奸深。如闭口存心,机深挟诈,形迹诡秘,两目斜抹,片语针锋,此恶之尤者。切不可以深沉君子,与奸深并观也。

 

天下容有曲谨之小人,必无放肆之君子。

 

丈夫行谊,自孝心生。淡于亲,其余无可求也已。妇人仁孝,自耻心生。轻于耻,其余无可求也已。

 

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君子不辱人以不堪,不愧人以不知,不傲人以不如,不疑人以不肖。

 

与多言人默坐相对,使吾严重之风,与之反而相形,则彼躁妄之气,不觉因而俱敛。

 

    不必身为善也,人有善而我揄扬之,这便是菩萨心。不必身为恶也,人无恶而我诬罔之,这就是蛇蝎口。

 

听人语言,务令畅遂,勿遏以己见,勿挠以他端。惟谈及市井淫媟者,则宜引古人嘉言,或举目前正事,以阻绝之。勿令得竟其说,使子弟备闻之。

 

    飞语无凭,必稽其实,一人毋信,尚审诸同。行事可疑,更度其时势,一节可指,必考其生平。君子慎无轻议人也。

 

毁我者谁?向我毁人者是也。以我媚人者谁?以人媚我者是也。

 

人之有恩,可念不可忘;人之有仇,可忘不可念。

 

人未己知,不可急求其知;人未己合,不可急求其合。

    交友最要审择,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若是贤友愈多愈好,只恐人才难得,知人实难耳。语云:“要作好人,须寻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此真格言也。

 

    王阳明先生客坐私祝曰:“但愿温恭直谅之友,来此讲学论道,示以孝友谦和之行。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以教训我子弟,使无陷于非僻。不愿狂躁惰慢之徒,来此博弈饮酒,长傲饰非,导以奢淫之事,诱以贪黩之谋。冥顽无耻,扇惑鼓动,以益我子弟之不肖。呜呼!由前之说,是谓良士,由后之说,是谓凶人。我子弟苟远良士而近凶人,是谓逆子。戒之,戒之。将有远行,书此以戒子弟,并告夫士友之辱临于斯者,请一览教之。”

 

人必当近君子,远小人。盖君子之言,多厚道端谨。此言先入于吾心,到吾之临事,自然出于长厚端谨矣。小人之言,多刻薄浮浅。此言先入于吾心,到吾之临事,自然出于刻薄浮浅矣。且如朝夕闻人尚气好凌人之言,吾亦将尚气好凌人而不觉矣。朝夕闻人游荡不事绳检之言,吾亦将游荡不事绳检而不觉矣。如此者非一端,非大有定力者,必不能免渐染之患也。

 

明道先生曰:“富贵骄人固不善,学问骄人,害亦不细。”

 

    王阳明曰:“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王阳明曰:“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若闻誉而喜,闻毁而戚,则将皇皇于外,惟日不足矣,其何以为君子?”

 

吕新吾曰:“亲朋聚集,戏谑欢呼,把臂拍肩,蹑足附耳。只是要殷勤亲热,比党阿徇,才号同心知己。稍不稠浓,便说淡薄。这都是世俗态儿女情。你看那有道交游,德业劝你成就,过失责你改图。或说往古圣贤,或论世间道理。不出淫狎之言,不讦他人长短,不约无益闲游,不干诡随邪事。较量起来,哪个是好友?”

 

    凡亲友有欲言不言之意,此必有不得已事。欲求我而难于启齿者,便当揣其意而先问之。力所能为,不可推诿。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忌人之成,乐人之败,何损于人?何益于己?徒自坏心术耳。

 

    凶猛之人,狡狯之徒,轻薄之子,当一切远绝之,不可反济彼以为奸恶。吾见世人有遇凶狡者,结为朋党,逞其凶猛,杀伤人众,以致覆宗灭祀。有见偷薄者,习媚效轻,恣情纵欲,淫人妻女,以致家破人亡。否者,俱得以安全。俗云:“平生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吾子孙其谅之。

 

凡有宾客,当尽迎送奉承之礼。将至,衣冠忙迎之。登堂已坐,即献茶。茶罢,叙寒暖后,又呼各子弟庄肃见之。再献茶。客欲别,又衣冠而送之,不可苟率。或具盘飱,俱当随力而行,不可勉强。譬诸马焉,不能千里,必欲行之,未见其不毙也。或茶饭,或菜蔬,自是吾儒风味。彼美酒肥羊,堆盘狼藉,乃口腹之所为,奚足贵哉?虽有时欲之议,切不可顾。司马温公曰:“果止梨栗枣柿,肴止脯醢菜羹。”其言最确,宜取法焉。

 

    无义之人,不得已而与之居,外和我色,内平吾心,庶几不及于祸。

 

    人苟有一长,师之皆足以为身心之益。宽厚之人,吾师以养量。慎密之人,吾师以练识。谦恭善下之人,吾师以亲师友。博物洽闻之人,吾师以广见闻。慈惠之人,吾师以御下。俭约之人,吾师以居家。通变之人,吾师以生慧。质朴之人,吾师以藏拙。聪明才辩之人,吾师以应变。缄默寡言之人,吾师以存神。以此推之,何人非吾师,而又何在不可取益乎?

 

大凡惠我者小恩,携我为善者乃大恩。害我者非仇,引我为不善者乃大仇。

 

    友先贫贱而后富贵,我当察其情,恐我欲亲而友欲疏也。友先富贵而后贫贱,我当加其敬,恐友防我疏,而我遂处其疏也。

 

人以诗文质我,批驳过直,固多致嫌。若—概从谀,又非古道。嘉者极力赞扬,谬者指其疵病。且嘉者逢人说项,谬者勿与人言。如此待人,自不我怨矣。

 

人家子弟,宁可终岁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

 

过从不问寒暑,切磋只在身心。问馈止以诗书,饮撰安于箪豆,方成为道义之交。

 

取人要知圣人取狂狷之意。狂狷皆与世俗不相入,然可以入道。若憎恶此等人,便不是好消息。所与皆庸俗人,己未有不入于庸俗者。出而用世,便与小人相昵,与君子为仇,最是大利害处,不可轻看。吾见天下人坐此病者甚多,此以知圣人是万世法眼。

 

不可专取人之才,当以忠信为本。自古君子为小人所惑,皆是取其才,小人未有无才者。

 

人之性行,有所短则必有所长。与之交游,当常念其长,不顾其短,方可与之久处。

 

与刚直人居,日闻法言,久之自有益。与善柔人居,日闻谀言,久之必有损。故美味多生疾病,药石可以长年。

 

先淡后浓,先疏后密,先远后近,交友之道也。总之以道义相勉,始终一敬,方为善交。

    凡见人为友朋义举,地方公事,切勿借利害两端,冷言诽语,任意讥论。盖自己既见义不为,可忍假此阻挠,希图掩饰。有种人本无才德识见,每凭祖父余荫,丰衣足食,万事不问。自以为安分守己,实则如死灰槁木,虚生人世。况于人有害无利,谓其罪也,如乡愿之贼德,亦不为过。

 

人说非理语,不能止正,则当以不答销之。

 

小人有不是处,事过即绝口不言。俾无所闻,以发其怒。

 

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会。

 

    奸人难处,迂人亦难处。奸人诈而好名,并行事酷有似乎君子处。迂人执而不化,其决裂有甚于小人时。

 

强人以难行之事,吾心何安?污人以不美之名,吾心何忍?

 

谀人而使之不觉,此奸之尤者,所当急远。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说人所必不从,求人所必不与,强人以甚不便,制人以必不甘。此种情形,不过自讨苦吃。

 

畏友胜于严君,群游不如独坐。

 

遇沉沉不语之士,且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人,应须防口。

 

以势利交者,安得不终离?

 

顺吾意而言者,小人也,宜远之。

 

己情不可纵,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情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恕字。

 

    谢上蔡七年去一矜字,常恐不得去。薛文清公二十年治—怒字,常患不能治。可想见克治之难,可想见用力之专。

 

亲戚往来,礼物既不可缺,又不可丰,直表忱而已。若图炫耀,必致贫穷,何补焉?且俭者美德也,又德之共也,人不可不识。吾见有人图一时之美观,致终身之穷窘,诚为可笑。俗云:“一时能浅薄,几度免求人。”

 

    亲旧老契,切不可慢之,乃根本之亲契也。一慢之,是慢祖宗。若昵新好,忘旧根者,非孝子慈孙。

 

    朋友以义合者也,不可有忿争,又不可有矜欺。但存忠信以耐其交,但互箴规以成其德,但忘尔我以绝其私。彼桃李—时艳,风波当时起者,君子鄙之。昔雷、陈、管、鲍、范、张、

王、贡,万古垂名,当取法焉。

邻里乡党,以和为上,不可有欺骗嫉妒之心。大抵不和多起于财产,当尔为尔,我为我。吾见有等人,昧心以僭人产业,瞒己以夺人财货,一旦讼兴怨结,家破人亡,而所得不偿所失者多矣。或有患难,力宜救护,毋以彼不然而亦不然。夫爱人者未有人不爱之也。所谓恩仇分明,非有道之言,前人已道破矣,子孙勿以此言藉口。

 

    亲友有所假贷,如值有余,随力助之可也。设借不还,频索必至伤情。

 

小人所以见用者才也,小人所以坏事者亦才也。无才不能动人,其动人之处,即败事之处。

 

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

 

    待君子易,待小人难,待有才之小人则尤难,待有功之小人则更难。

 

待人有道,不疑而已。使人有心害我邪,虽有疑不足以化其心。使人无心害我邪,疑则己德内损,人怨外生。

 

朋友有不是处,宁可十分责备他,不可一点轻薄他。

 

好便宜的,不可与共财;多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亲戚当往来无间,不可以贫而疏之,贵而谄之。今汝虽富贵,安知后时不贫贱乎?今彼虽贫贱,安知后时不富贵乎?吾见世俗有等人,见衣裳褴褛,形貌黧黑者,便不认为亲戚。  见气焰薰人,罗绮烂然者,虽不觌面,则曰此我至戚,我当待之,协肩谄笑,百端趋奉。不惟亲戚宗族亦有然者,见富贵者不曰舍弟,则曰家兄,否者则曰此我东家之老翁也,甚曰非我族也。噫!如是之人,诚为可愧。

 

   《明心宝鉴》曰:“与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正人居,如炭入熏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凡宗族亲戚朋友,须知有酌盈济虚意思。若必视彼所来,为吾所往,则市之道也。

 

自谦则人愈服,自夸则人必疑。我恭可以平人之怒气,我贪必至启人之争端。

 

    陈白沙曰:“情不可过,会不可数。抑情以止慢,疏会以增敬。终身守此,然后故旧可保。”又曰:“朝廷大奸,不可不攻;朋友小过,不可不容。容大奸必乱天下,攻小过则无全人。故君子之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清白二字,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必见许于君子,绳人将招恨于小人。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

 

毋多受小人私恩,受不可酬;毋一犯士君子公怒,犯不可救。

 

有紧要之事,不可轻与人言;有紧要之札,不可轻落人手。

 

凡人无故用情,必有所为。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许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能善驭小人者,然后能为大人。

 

小人之交,易合亦易离;君子之交,难合亦难离。

 

看天下无一个不好的人,胸次方见其大。

 

    论人之过,当原其心,不可绳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可诛其心。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义相干,可以理遣。

受人之托,更要忍耐得。

 

不能受言者,不可多与之言,此是善交法。

 

贫富之交,可以情谅,鲍子所以让金。贵贱之间,易以事移,管宁所以割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自中國歷代名門的家訓經典句子
《青楼韵语》全文
家训宝典之一百四十六:何伦《何氏家规》一
格言警句类《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
建议收藏!字字玑珠,句句真理,凝聚古人智慧,蕴藏为人处事良方!
挺经(曾国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