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识共享局:《问经堂印谱》(终章)

《问经堂印谱》,清代包桂生鉴藏。

包桂生,生卒年不详,字子丹,丹徒人,清代篆刻家。

本文共享的《问经堂印谱》是包桂生辑录自藏印而成,为清咸丰元年蓝印朱色钤印本。

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语出唐代孟贯《赠栖隐洞谭先生》诗:

先生双鬓华,深谷卧云霞。

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

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因问山中事,如君有几家。

家住西津渡口

可知我一生爱好自天然

语出明代汤显祖《牡丹亭》中《醉扶归》曲: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信手忘工拙

语出宋代陆游《离嘉州宿平羌》诗:

初挈囊衣宿水村,萧然一扫旧巢痕。

本来信手忘工拙,却为无心少怨恩。

自笑远游谙马上,已营小筑老云根。

淡烟疏雨平羌路,便恐从今入梦魂。

挑尽寒灯改旧诗

太虚一片雨花香

柳汀荷浦

语出宋代柳永《早梅芳》词: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绿阴生昼静

语出唐代韦应物《游开元精舍》诗: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退藏于密

语出《周易·系词》: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瓶花落砚香归字

此句不知出处,与之相关的是宋代吴龙翰《夏日书事》诗:

东林数间屋,长掩竹笆篱。

槛柳拂棋局,瓶花落砚池

蝶狂如被酒,蝉咽似吟诗。

脱帽挂岩石,凉飔入鬓丝。

【按】相传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有一联,或许其灵感源于此:

瓶花落砚香归字,风竹敲窗韵入书。

纸短情长

语出明代薛论道《沉醉东风·闺怨》曲:

两三翻魂托杜宇,千百遍梦觅鳞鱼。寄一篇转恨词,带一笔相思句。写不尽、短叹长吁,纸短情长恨有余,醒来时全无半语。

陶斯咏

语出《礼记·檀弓》:

……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

月白风清

语出宋代周文璞《感兴七言》诗:

寥寥古意少人传,莫为薰琴只五弦。

夫子纵心方学易,我曹何意便谈玄。

神驰洙泗身将老,望断沅湘眼欲穿。

月白风清如此夜,阿郎不肯上钧天。

梦到君边

“梦到君边”一语不明作者,元代伊世珍《琅嬛记》引《诚斋杂记》记载,这句话出自两头奇怪的野兽唱和之词:

寒灯未灭夜愁添,轻帐低垂薄侣烟。

忘却闺中病无寐,空教魂梦到君边

于飞

语出《诗经·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数点梅花

语出宋代翁森《四时读书乐·冬》诗: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神游心赏

碧梧翠竹山房

【按】

这个山房的名称印多次见于《印谱》,我一度怀疑是包桂生的书斋名。后来发现清代刘国黻有《碧梧翠竹山房诗钞》,我又从《重修宝应县志》中,发现宝应县有“碧梧翠竹山房”,为刘国黻之子刘师恕所建。可以推断,“碧梧翠竹山房”是刘国黻的书斋名。

但是,包桂生与刘国黻生活的时代不同,此印自然不是包桂生为刘国黻所治。

我又去查了资料,据《飞鸿堂印谱》记载,这方印的作者是林皋。林皋是清初治印名家,影响深远,有人称其为“林派”或“扬州派”,而包桂生能绍其绪,极神肖之能。

诗愚

闭门即是深山

语出明代陆绍珩《醉古堂剑扫》: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枣花帘子水沉薰

语出清代王士禛《秦淮杂诗》:

新月高高夜漏分,枣花帘子水沉薰

石桥巷口诸年少,解唱当年白练裙。

秋雨梧桐夜读书

仰面问天天亦苦

士患不勇,奚患不能

语出《吕氏春秋·忠廉》:

……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要离曰:“士患不勇耳,奚患于不能?王诚能助,臣请必能。吴王曰:“诺。”……

橡饭菁羹、葭墙艾席

语出梁代萧秀《临荆州下招隐逸教》:

夫鹑火之禽,不匿影於丹山;昭华之宝;乍耀采於蓝田。是以江汉有濯缨之歌,空谷著来思之咏,弘风阐道,靡不由兹。处士河东韩怀明、南平韩望、南郡庾承先、河东郭麻,并脱落风尘,高蹈其事。两韩之孝友纯深,庾、郭之形骸枯槁,或橡饭菁羹,惟日不足,或葭墙艾席,乐在其中。昔伯武贞坚,就仕河内,史云孤劭,屈志陈留。岂曰场苗,实惟攻玉。可加引辟,并遣喻意。既同魏侯致礼之请,庶无辟强三缄之叹。

游居有常,必就有德

语出《管子》: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饰;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谓学则。

海内存知己

语出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结文字缘

语出宋代陈造《示师文》:

朴樕已非材,肮脏遽成翁。

生无适时具,何向不涂穷。

赖结文字缘,人士饱过从。

三年尉山邑,趣操有同风。

博古得二臧,秀发仍两钟。

蒋侯厚本学,落笔语更工。

我卜当涂居,薪米耐阙供。

从渠得琢磨,遗汝不己丰。

士生在知道,寡陋难言功。

会理贵博观,受物由虚中。

潢污不扬漪,大江日倾东。

迟汝草灵光,一觞寿乃公。

在家出家

【按】

在家出家,为佛家常用语。如《坛经》中说:

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

人间即是仙

语出明代刘珏《题沈周有竹居图》诗:

隐侯何处觅,家在水云边。

鹤瘦原非病,人间即是仙

诗题窗外竹,茶煮石根泉。

老我唯疎放,新图拟巨然。

嘉树环绕,珍禽雾集

语出唐代王棨《曲江池赋》:

帝里佳境,咸京旧池。远取曲江之号,近侔灵沼之规。东城之瑞日初升,深涵气象;南苑之光风才起,先动沦漪。其地则复道东驰,高亭北立。旁吞杏圃以香满,前翕云楼而影入。嘉树环绕,珍禽雾集。阳和稍近,年年而春色先来;追赏偏多,处处之物华难及……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

语出《周易·系辞》: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古意

一枝疏影过墙来

这句“一枝疏影过墙来”出处不明,见于清代前期的笔筒之类的器物上所刻之文:

“夜半梦回明月上,一枝疏影过墙来。”

细究起来,这句诗可能源于两句诗:

一是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是元代元好问《曹得一扇头》:

机中秦女仙去,月底梅花晩开。

只见一枝疏影,不知何处香来。

虚窗半夜灯

兹山凡几到

语出明代高启《天平山》诗:

入山旭光迎,出山月明送。

十里松杉风,吹醒尘土梦。

兹山凡几到,题字遍岩洞。

阳崖树冬荣,阴谷泉夏冻。

怪石立谁扶,灵草生岂种。

白云蓊然来,诸峰欲浮动。

高鹘有危栖,幽禽无俗哢。

凌藓知履滑,披岚觉裘重。

尝登最上颠,远见湖影空。

渔樵度溪孤,鸟雀归村众。

还寻老僧居,隔竹听清诵。

慰我跻攀劳,为设茶笋供。

几年历忧欢,造物若揶弄。

迷途远山林,迟暮堪自讼。

难追谢公游,空发阮生恸。

身今解组绂,明时愧无用。

閒持九节筇,寻访事狂纵。

石屋秋可眠,山猿许分共。

去矜攻惰

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初晴

语出宋代陆游《村居书喜》诗:

红桥梅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场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柴荆。

好书堆案转甘贫

语出宋代林逋《园庐》诗:

柴关寒井对萧辰,自爱栖迟近古人。

闲草遍庭终胜俗,好书堆案转甘贫

桥边野水通渔路,篱外青山见寺邻。

懒为躬耕咏梁甫,吾生已是太平民。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语出唐代杜牧《江南春绝句》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杏花春雨

语出元代陈基《归燕》诗:

年年此日便知归,欲去仍依旧垒飞。

故国定知通碧海,秋风应不到乌衣。

吴宫避火惊前梦,卫幕营巢悟昔非。

莫笑野人门巷小,杏花春雨得泥肥。

茶熟香温

语出明代李日华《题画》诗:

霜落蒹葭水国寒,浪花云影上渔竿。

画成未拟将人去,茶熟香温且自看。

#知识分享#

#骄傲中国人#

本期的分享为《问经堂印谱》的终章,《问经堂印谱》共三集十二卷,总计录有九百三十五方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共享局:《问经堂印谱》(十九)
知识共享局:《问经堂印谱》(四)
知识共享局:《问经堂印谱》(二十二)
知识共享局:《问经堂印谱》(十二)
知识共享局:《问经堂印谱》(二十三)
[古籍书影]清咸丰蓝印朱色钤印本:问经堂印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