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的心理健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确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关键的高度,并从认知、情欲、环境等方面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挖掘并发扬这些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前促进人们身心和谐,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成因论;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6-0103-04
  罗润生(1969―),男,井冈山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李长庚(1963―),男,井冈山学院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徐文明(1984―),男,井冈山学院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江西吉安 343009)
  
  目前,心理健康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中国古代,从先秦开始,思想家们就对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并留下了颇多论述和丰富的心理健康思想。尤其是关于心理健康的成因,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有认知观、情欲观和环境观等。重新挖掘并梳理古代心理健康思想,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概要
  
  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心理健康。如《管子》认为消极情绪对人的心理有损伤作用,如能排除消极情绪,保持安定和宁静,人的心理和精神就可以达到和谐完满的状态。心理健康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人只有修身正意,才能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心理健康是行为端正的保证。人先要做到意气安定,然后才能使行为端正。心理健康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人心如能达到正和静的境界,形体上就会表现为皮肤丰满,耳聪目明,筋骨舒展强健。
  我国古代思想家不仅十分重视心理健康,而且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孔子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推出理想人格的标准,即“仁义”。“仁”主要反映血缘亲爱;“义”主要反映政治关系,下服从于上,这两种关系的总和就形成了“礼”。“克己复礼为仁”,就成为孔子所倡导的理想人格即健康人格。在孔子看来,符合社会行为标准、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仁义之人,也就是心理健康之人。一个人要成为仁义之人就要“克己”,约束自己,讲究中庸;“复礼”,即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以符合社会规范。孔子的“君子”说就体现了他的“人的健康”说。他提出君子涵养的四个方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可见,儒家思想所突出强调的是与他人和社会要保持和谐,并且它把人的修身与养性融合在一起。
  荀子提出了心理教育的具体目标,他认为,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即志意美好、德行高尚、聪明智慧。这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道”无所不在,“道”与“物”并存,两者的关系是形与神的关系。在庄子看来,形是不自由的,而神是自由的,让神即心灵依“道”而游,人的生命只有依“道”,顺其自然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见,庄子所倡导的关系协调直指向天人协调,通过修道使人的本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达到天地精神合而为一,这是道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而要达到这种体道、行道之境,只有遵循以“道”为内容的道德修养。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思想家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心理健康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在个人身心阴阳平衡、神形统一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人道与天道的和谐统一。
  
  二、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成因论
  
  (一)认知观
  现代认知心理学派非常强调认知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心理病症源于认知方式的歪曲。中国古代思想家也注意到认知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他所说的“患”可以理解为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一曲”可以理解为偏颇的认知或偏见,即荀子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或疾病来自不正确的认知。荀子还指出,“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见其可欲也,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则常不失于陷”。由此可见,荀子把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对事物的合理认知视为形成和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关于心身疾病,《韩非子・解老》谈到:“故欲虑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则祸害至;祸害至而疾婴内,则痛祸薄外,则苦痛杂于肠胃之间;苦痛杂于肠胃之间,则伤人也惨”。“欲虑”意为“过度的思考”。这说明了由认知因素导致躯体疾病,加上外界刺激,形成恶性循环、使疾病恶化的过程。
  恐惧障碍是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墨子・经下》谈及恐惧心理时,分析说:“无说而惧,说在弗必。”意即有时恐惧是出自无知或错误认识,一旦明了,未必会再感恐惧了。北宋思想家程颢和程颐对于恐惧心理的成因颇有见地,他们认为,人的恐惧情绪的产生在于没有认识事物的道理。二程在其著作《遗书》中写道:“或问:独处一室,或行暗中多有惊惧,何也?”曰:“只是烛理不明,若是能烛理,则知所句惧者妄,又何惧焉?”也就是说,如果认识到恐惧的对象不过是虚无之物,就不会产生恐惧心理。
  
  (二)情欲观
  情指情绪、情感,欲即欲望,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所说的需要。情与欲,在现代心理学中分属于两个范畴,情属于心理过程范畴,欲属于个性心理范畴。但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言论中,情与欲往往是紧密相联的。荀子说:“欲者,情之所应也”,认为欲是情对外物的感应。《刘子新论・防欲》指出:“情之所安,欲也”,认为情的安静状态就是欲。
  中国古代思想家十分关注情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普遍把情欲视为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不少思想家论及情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所谓“养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培养与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人形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在孟子看来,过多的欲望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要使人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尽量减少人的欲望。
  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也就是说,欲望会干扰人的心理活动,妨碍人的心理健康,应当想方设法使人民不会产生种种欲望。正因为如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扑,少私寡欲”,竭力提倡人们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不要有过分的欲求,即所谓“知足不辱,知耻不殆”。
  庄子说:“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好恶者,德之失也。”“恶欲,熹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同乎无欲,是谓素扑,素朴而民性得矣。”从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把情欲对人的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绝对化,认为情欲累德伤性。他还将欲望过度看作为一种病态心理,指出:“将盈嗜欲,好长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因此,庄子主张人们应当将情欲涤除,告诫人们要“物物而不物于物”(情欲不为物所动),追求无情无欲的境界。
  道家宋尹学派指出:“嗜欲充溢,目不见色,耳不闻声。”“夫心有俗者,物过而目不见,声至而耳不闻。”即认为过度的情欲会损害人的认知能力,
  墨子说:“无欲恶之为损益也,说在宜。”在墨子看来,既没有绝对有益的情欲,也没有绝对有损的情欲。如果欲望使用得当的话,则有损转化成有益;反之,如果欲望使用不当的话,有益就会转化成有损。简而言之,墨子认为情欲对心理健康的损益取决于人们能否正确地对待情欲和使用情欲。
  韩非子说:“俗利甚于忧,忧则疾生,疾生则智慧衰,智慧衰则失度量,失度量则妄举动,妄举动则祸难生。”在韩非子看来,过度的情欲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是导致人们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0376280.ht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等各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诸子论水
戒急用忍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
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诸子百家盛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