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髋关节内陷常见的几种疾病

髋臼内陷症(Otto’S disease)是一种股骨头内陷突破髋臼内壁且超过Kohler’s线(坐骨内侧缘与髂骨内侧缘的连线),引起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疾病,国内鲜有报道。

诊断标准及分级

影像诊断测量方法:测量髋臼线(髋臼内侧壁)中点到髂坐线(四边形的一边)的垂直距离,如果成年男性≥3mm或女性≥6mm,就可以诊断髋关节内陷。

髋臼内陷按髋臼内缘超过Kohler’S线的距离分为三度: 1-5mm为轻度,6-15mm为 中度,超过15mm为重度。

常见病因

一、正常变异

       儿童(4-12岁)出现属于正常现象,并不反映任何髋臼异常。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严重类风湿髋关节病的常见表现,表现为弥漫性骨间隙减小和侵蚀,股骨头往往较小。

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变异型

       见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综合症和炎性肠病。

四、后天性骨软化症

       见于Paget病、骨质软化或佝偻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质疏松症罕见。

五、骨性关节炎

       通常表现为轻度外凸,典型者伴随股骨头中度移位,原发性或继发于血友病、假痛风、血色病或褐黄症。

六、创伤后髋关节内陷

       可发生于髋臼骨折髋关节内脱位后,或发生于全髋关节置换关节成形术后,髋臼顶显著变细。

七、成骨不全症

       结缔组织遗传病,由骨质疏松与骨脆性异常引起。

八、原发性髋关节内陷(Otto骨盆)

       通常为双侧,多见于女性,伴随关节腔变窄,导致股骨头相对于髋臼轴向移位或内移位,病因不明,推测原因包括未骨化或Y形软骨过早融合或作用于Y形软骨的正常应力的直接结果(通常8岁后这种应力减少,突出是可逆的,如果髋臼突出直到成年未能校正,可能是由于软骨过早融合或髋内翻)。

上图为Otto骨盆,表现为对称性髋关节内陷及退变

九、其他原因

       脓毒性关节炎、肿瘤或放射治疗对髋臼的破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髋臼内陷症(Otto’S disease)
骶髂关节炎不一定是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是胯骨酸痛,注意排查这 6 种疾病
你可能一不小心就得了假的「股骨头坏死」
关于髋关节痛,您想知道的都在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