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级放射技师图像解读课程--膝关节
学习成果
了解膝盖成像的Ottowa规则
使用系统方法评估骨骼X光片
描述膝盖解剖
认识并理解髌上积液和脂肪萎缩的重要性
了解可能导致的损伤机制和可能的骨折/脱位
寻找细小的伤害,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准确描述脱位和相关骨折
了解常见的同名词
认识到潜在的韧带损伤
了解儿科解剖学
识别膝盖周围常见的病理状况
渥太华规则   Ottawa rules:
说明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仅需要膝关节X线片,并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
55岁或以上。
髌骨的孤立压痛(除髌骨外无膝骨压痛)。
压痛腓骨头。
无法弯曲到90度。
无法立即承担重量,并且在急诊科(即4个步骤 - 无论如何跛行,都无法将重量转移到每个下肢两次)。
髌上囊Suprapatellar Bursa:
髌上囊的解剖位置:髌骨与股骨外侧髁上端之间,外面是膝关节肌。这三个位置构成的空间缝隙称之为髌上囊。体表快速的定位方式为:髌骨上一横指。髌上囊里会有一定的关节润滑液,此时为良性作用,主要为润滑关节。髌上囊在膝关节扭外伤时,容易发生充血水肿。关节积液大量增加,治疗方式为制动,抽取缓解积液,关节积液需送病理检查,看是否有炎症等,再对症治疗。这应该是5毫米或更小:
它位于关节囊内,因此它可以扩张以形成关节积液(> 5mm)。 这表明软组织损伤(半月板或韧带)。 大多数膝关节损伤会影响软组织,未发现骨损伤:
关节内骨折,会导致血液和骨髓渗漏到关节中,这将再次扩散滑囊,从而形成脂肪症(lipohaemarthrosis)。 脂肪(透明)位于流体(血液)的顶部,其在射线照相致密, 表示即使没有看到明显的骨折,也高度怀疑骨折。
髌骨  Patella:
骨折可以是粉碎的,横向的或垂直的。 有时可能需要使用轴位片来证明垂直裂缝,但是,这对于横向骨折是禁忌的,因为弯曲膝盖会导致骨折移位:
1、无移位
2、有位移
3、轴位片也可用于显示轻微的脱位:
4、寻找与髌骨脱位相关的骨软骨骨折,即髌骨内侧或股骨外侧髁:
5、可发生髌下韧带的破裂。 这方面的证据是髌骨下极和胫骨结节之间的增大的距离。 该距离通常应该大致是髌骨的长度,加上或减去20%。
6、经常看到二分髌骨,这是一个未融合的二次骨化中心。 这在特征上位于超外侧面,不应该被误认为是骨折。 然而,二分髌骨也可能骨折:
胫骨平台   Tibial Plateau:
与内侧副韧带、前十字韧带和后十字韧带的破裂相关。
胫骨平台外侧是最常见的部位。 可能很细小,很容易被忽视。 然而,这是一个严重损伤:
沿着股骨外侧髁和近端腓骨骨干的内侧皮质,绘制一条线,胫骨髁外缘不应横向超过5mm,如果横向观察到超过,则应怀疑分裂/凹陷骨折:
仔细观察透明骨折线和骨密度增加/硬化,提示嵌塞(凹陷)的区域:
由于胫骨平台向后倾斜15度,所以很难确定凹陷程度。 因此,断端位移经常低估。
Segond骨折:
指由胫骨平台外侧缘产生的特征性线性碎片。 该片段附着于外侧囊韧带,并与前十字韧带的破坏有关。 这是一个比最初出现的更严重的伤害:
髁间嵴(胫骨棘):
撕裂骨折发生在前十字韧带(最常见)和后十字韧带的插入处。 撕脱可以是部分撕脱或完全脱离。 最常见于年轻人:
近端腓骨:
腓骨头颈部骨折通常伴有胫骨平台外侧骨折或膝关节韧带损伤(十字韧带或侧副韧带)。 与segond骨折一样,该区域明显的小骨折通常比看起来更重:
在腓骨近端的下部分看到的骨折往往伴有踝关节损伤(Maisonneuve):
剥脱性骨软骨炎   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
指具有硬化边缘的关节下透明区,其中可见椭圆形骨段(缺血性坏死区域)。 这往往会产生类似于游离体的症状,因为随后这个松散的骨头逐渐分离:
可以在股骨内侧髁的外侧,特征性地看到骨软骨炎剥离。 其他常见的地方可能位于距骨或肱骨小头内:
Osgood-Schlatter病:
胫骨结节的骨软骨炎。 发生在膝关节反复受伤的青少年身上。 胫骨结节的正常骨化中心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正常变异,并且通常是碎片化的。 诊断是临床上做出,并摄片没有显示。
Pellegrini-Stieda病变:
又称膝关节周围钙化症;Koehler-stieda综合征;膝关节内侧侧副韧带钙化(knee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calcification);Stieda-Pellegrini综合征。是1905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外科Pellegrini医师首先报道,Stieda于1908 年也报告了类似病例,故命名为 Pellegrini-Stieda病变。
Pellegrini-Stieda病变(沿内侧副韧带钙化)也叫内侧副韧带外伤性钙化症;见于内侧副韧带损伤晚期;其发病机制有人说是撕脱骨折,有人说是内收肌腱止点末端病的骨化表现,但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是韧带撕裂后出血,钙质沉着,血肿钙化而形成的异位骨化。因本病多在韧带损伤后6-8周才出现钙化,不同于撕脱骨折之伤后立即可见骨折片;也不同于肌腱末端病之发病部位和经过,末端病与肌腱劳损有关。
滑膜骨软骨瘤病  Synovial Osteochondromatosis:
指多个软骨游离体,在关节滑膜内钙化,引起疼痛和锁定症状:
最常见于膝,肘和踝关节:
骨软骨瘤   Diaphyseal Aclasia:
骨软骨瘤又名外生骨疣,也属软骨肿瘤,最为常见,有单发性及多发性两种。单发性多见。多发性较少见,常合并骨骼发育异常,最多发生于膝关节及踝关节附近,常为二侧对称性并有遗传性,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发生于关节附近骨端的叫做骺生骨软骨瘤,位于趾末节趾骨的叫做甲下骨疣。骨软骨瘤由纤维组织包膜、软骨帽和骨性基底构成。其基底可为细长呈蒂状,也可为宽广的基底。在生长年龄内,骨软骨瘤本身有其自己的骨骺板。所以到生长年龄结束时,骨软骨瘤的生长也停止。在骨软骨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可因摩擦而产生滑囊。约有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但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恶变为软骨肉瘤者为10~20%。
非骨化性纤维瘤   Non-Ossifying Fibroma: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由组织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干骺端错构瘤,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非成骨性纤维瘤、组织细胞纤维瘤、干骺端错构瘤、纤维皮质缺损。目前把病灶小、无临床症状、病变局限于骨膜下或皮质内的称之为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或纤维皮质缺损,而把病灶较大,病变可扩展侵入髓腔而且常合并病理性骨折的称之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或非成骨性纤维瘤,所以非骨化性纤维瘤和纤维皮质缺损是属非骨化性纤维瘤的两个病种或同一疾病中的两个不同表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钙化 Pellegrini-Stieda病变(Pellegrini-Stieda lesion)
Case4、佩-施二氏病( Pellegrini Stieda Disease)膝内侧副韧带钙化
膝关节镜的前方手术入路
膝关节穿刺技巧
骨科专家讲解:膝关节结构
拜佛与医学—[十一]为什么要屈膝跪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