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位又接到税负率低的警告了,还好我这样机智应对了这一切!

听税声·看税讯·办税务·解税忧

让天下没有不懂的税 


王小五

“我的天哪!我们单位又被预警了,说增值税税负率低,怎么办啊?”

李小男

“OH,MY GOD!网络上疯传的行业税负参考率是真的么?怎么跟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差别这么大啊?”

赵小六

“郁闷!我们单位的利润率比较低,实际税负远远低于网上流传的行业税率,我们要不要每月调整纳税额度,满足税负率要求?”


在认真谈税负率预警的问题前,先了解金税三期大数据下税务预警是咋回事:


税务局通过金税三期大数据预警系统对全部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涉税分析,根据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以及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报告和发票等信息结合第三方数据进行分析,系统而又针对性的风险预警,通过各类风险指标对风险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然后推送到基层分局进行风险排查。


重点:年度财务决算,是企业全年经营成果的汇总和反映,更是摸清“家底”为来年做规划编预算的基础。所以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或外企,年度财务决算都是必须要做的,每位会计都必须要重视!决算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年度财务决算报表种类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更具有实际价值的指标是企业的实际税负率,如果企业(或一项业务)的实际税负率触碰了税务机关设定的警戒线,将会引发税务机关的高度关注。由于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记录,也是企业纳税申报重要的依据,通常而言,财务数据和纳税信息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企业纳税申报信息与财务数据信息的明显不匹配,将会直接引起税务机关的注意。典型的如,高利润房地产项目,土增税纳税申报额却很低。具体而言,企业的税负率,又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横向税负率

也即,企业与同行业相比较,税负率过低,作为参照标准,行业税负率一般为税务机关根据统计样本计算得出的平均税负率,对于行业纳税情况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并据此设置税负警戒线。

 

纵向税负率

也即企业同自身以往经营期间(或可比业务类型)比较,税负率过低,与横向税负率相比,纵向可能更容易引发税务机关的关注。


企业接到税务预警信息后,代表企业有税收问题么?

错!

税务机关根据征管系统,发现纳税人纳税指标异常并发出预警信息,并不代表企业有问题,而是税务机关根据征管系统的信息提取,认为企业有异常状况,需要进行情况查实,并最终根据查实情况予以处理。


有问题,处理问题;无问题,解除预警,仅此而已。基于此,纳税人对于预警系统,无需大惊小怪。


企业接到税务预警信息后,应该如何面对?

企业接到税务预警信息后,要认真面对、仔细审查、妥善处理。

 

根据预警信息,落实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分析预警的原因。

金税三期于2016年10月份在全国上线后,新旧系统进行了切换,在数据切换和更新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状况,导致数据紊乱。这种情况造成的预警信息实则是税务机关系统原因造成的,与企业没有关系。类似情况,企业需要出示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一个企业接到税务机关预警信息,被告知其收到的数张专用发票属于失控票,开票企业已经失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6)76号公告,要求该企业不得抵扣相关的进项税额。然而经落实,该开票企业目前仍在正常经营,这显然属于税务机关内部征管信息出现问题。该企业汇报实际情况后,税务机关解除了相关的预警信息。所以,企业接到税务预警信息后,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并落实原因是最根本的要求。

 

根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对预警信息予以处理。

企业经过落实,确定预警信息与企业自身原因有关,就应该详细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分析预警产生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最终确定解决方案。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立独行的经营特点,其经营的理念会各不相同,因此经营的规律也会各不相同,而税务预警信息采用的趋同性指标,势必会给不同的企业带来困扰。


以增值税税负率指标举例,纳税人采用以量换利润的经营方法会造成税负率低;纳税人由于某一时间段购进大型设备,会造成某时间段的税负率低;纳税人因为季节性促销活动,会造成税负率低;甚至,纳税人因为经营策略的原因,采用囤货政策,同样会造成某个时间段的税负率低。而类似这些原因,都属于造成税负率低的正常原因,企业只需说明实际情况,递交相关材料,即可解除预警。


当然,如果经自查,企业发现税负率偏低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发生销售行为申报收入不及时,或者有漏报行为,再或者有不应抵扣进项税额的事项没有及时进行调整的行为造成的,就应该及时进行调整,补报增值税。


网络上疯传的行业税负参考率是真的么?

不得不承认,所谓的“行业税负参考率”、“行业最低税负率”这些指标从哪里来的,我真的不知道!

 

个人认为,税务征管系统的“行业税负指标”是税务征管部门从税收征管系统里提取的某一时间段的某一行业的税负参考值。这个指标不仅仅是变动的,也是趋中的。

 

所谓趋中,就意味着这个指标由这个行业的偏低的税负数值和偏高的税负数值共同计算组成。而这个行业的不同纳税人的税负率,必然会有高于这个趋中值的,也必然会有低于这个趋中值的。无论是高于趋中值,还是低于趋中值,任何一方的变动,都势必会造成这个趋中值的波动,所以,这个所谓的行业税负参考率,必然会是一个变动的数值,而不会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那么,网络疯传的所谓的行业税负率对纳税人申报纳税有参考价值么?企业税负率取决于企业的毛利润,企业定价标准会参考这个所谓的税负率么?


企业应该刻意调整账务迎合税负率么?

答案很清晰,也很简单。第一:没有必要;第二:迎合不了!


既然税负率是一个趋中值,他每个月都在变化,只要当月的数据没有收集完整,这个趋中值就是一个未定的数据,所有刻意的调整都会造成这个趋中值的波动,无法猜测。


实际税负低于这个趋中值的企业,为了刻意迎合这个趋中值,故意提高税负率,属于寅吃卯粮,只能是一时的行为,不可能长久坚持。后期无法迎合税负的时候,必然会因为自身税负的下降而产生预警信息。


月收入3000元的穷小子和富家女谈恋爱,为了满足富家女的高消费,穷小子可以一个月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请富家女吃一顿自己认为的高档餐。但是穷小子可以天天这样么?尊重客观实际,量力而行,爱情如此,企业纳税也如此。


企业刻意迎合所谓的税负率,可能会带来其他指标的异常,产生新的预警。举例来讲:企业为了满足税负率要求,压下材料进项发票不认证,会有以下情况产生:


如果企业库存材料不入账,进项发票不认证,后期择时入账认证抵扣。

这种做法,不仅仅造成企业账实不符,还会增加无谓的工作量;


如果企业库存材料不含税入账,进项发票不认证,计入“待认证进项税额”,后期择时认证抵扣。


这种做法,一方面容易造成后期进项发票忘记认证以至超期;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企业在后期认证时,存货扣税比指标出现异常。


可以说:刻意的调账迎合所谓的预警指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随着金税三期上线、税务黑名单曝光制度,税务稽查的双随机制度、税警联合办公制度的建立,在我国打击涉税违法犯罪已经呈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态势。税收风险逐渐增大,对税法遵从度意识需要加强。在2017年年度账务处理鸣锣收兵之际,亿企赢开设了课程《企业纳税筹划之案例分析年终关账财税处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税负率都会讲到帮助企业未雨绸缪,把握先机。



上下滑动图片查看课程大纲

(若图片一直在加载中,可直接点击查看大图)

点击下图,报名咨询



来源│钦光财税干货铺

作者│张钦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值税税负率宜高不宜低
风险管控:在“专”字上做文章
从三个税务案例看 企业所得税查帐与核定征收之惑
关于开展纳税评估及纳税评估问题的实践与思索
【优秀论文选编】企业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
【案例解析】影响企业价值判断的税负“警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