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才少女”谷爱凌的成长之路给教育者带来哪些启示?

这两天,全网被谷爱凌刷屏了!

在昨日(2月8日举办的冬奥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一举夺冠,这是中国队雪上项目夺得的首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队在北京冬奥会的第三金。

在媒体的报道中,她不仅仅是个滑雪天才,还一年学完普通高中生两年的课业,考进斯坦福大学,热爱足球、篮球、越野各类运动,还是时尚界的宠儿……

实力强,颜值高,才艺多、性格好、成绩棒,这位18岁的女孩身上有很多标签,如「天才少女」「学霸」「冠军」「爽文女主角」等。

在铺天盖地的自媒体文章里,不少人也在反复渲染她拥有北大速滑队经历的滑雪教练母亲和哈佛毕业的学霸父亲,认为资源和基因是背后的默默推手

然而,认真对谷爱凌的成长之路做过功课后,就会发现,真相没那么简单,谷爱凌的人生也远比这些标签更为丰富、有趣。

对于教育者而言,如何培育像谷爱凌这样阳光、自信、充满能量的孩子?这也是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

01


热爱,激活天赋的最佳条件

夺金后,而当记者问起谷爱凌,成功的秘诀是啥?

她的回答居然是……每天睡够十小时!

「从 8 岁到 14 岁,我一直都只有周末才滑雪。而我能比那些年纪更大、更专业的运动员做得更好的秘密武器,就是每天睡十小时,真的每天睡十小时。」

她甚至管自己的妈妈叫「睡眠警察」,因为妈妈总是和她强调睡好觉。而谷爱凌的妈妈也在采访中说:「我对谷爱凌的教育就是,第一,多睡觉;第二,多学习;第三,多玩」。

于是,不少网友调侃:成为谷爱凌的第一步,每天先睡它个十小时!


一天要睡够十个小时的少女,也曾这样说,说自己不是天才,天赋只有1%而已,她只是足够努力。

但是,睡眠的时间不剥削自己,练习的时间怎么可能比别人多?

13岁的时候,谷爱凌曾经接受过一次采访,记者问她,你会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吗?谷爱凌的回答很坚定:前提是它能给我带来快乐。

谷爱凌会走路的时候就会滑雪。2岁大的时候,她就在场边看着母亲当滑雪教练,耳濡目染之下,滑雪成了她最爱的运动。

对她而言,滑雪是飞翔,是好玩,是创造。

谷爱凌也说:「我去滑雪,是我选择了滑雪。在雪场,很容易看得出来,谁是为了成绩去做,谁是为了热爱去做。」

谷爱凌说,这让她学会了时间管理。她会在去训练、比赛的路上看书、写作业。她知道自己的时间比全职滑雪的人少,就会奋力追赶,这个过程中效率就会提高。

同时,她让自己的努力更加高效,不让时间有一丝一毫的浪费,尽力而专注,然后赶紧利索地去做下一件事儿。

 谷爱凌说:做你喜欢的事,有热爱,那你在练习的时候就不会感觉累。我不是为了比奥运会而滑雪,也不是为了上斯坦福而学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我自己有对它的热爱,因为我喜欢做,然后顺便开始比赛,顺便开始赢,那就让我更喜欢它。

之前,「校长会」曾与北京市特级教师杨进基对话(详见:带学困生起家,培养了数百名清北生,北京这位特级教师道出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他就提到,基于热爱的超前学习意识和内驱力正是成为“学霸”的关键要诀。

谷爱凌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学东西比较慢,所以就得自己教自己,或者自己上网去找而不是听老师讲。做作业的时候用百分百的精力去做,然后用百分百的时间去滑雪,这样才能滑到最好的成绩,也能得到学校最好的成绩。

「我当初也是因为热爱才开始滑雪的,我希望通过这个运动塑造我的人生,把我变成更好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去体验运动的魔法,这真的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生的事情。」

谷爱凌说,滑雪是因为热爱,能感受到自由和创造性,也能提高自信,「所以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不会感觉这么累」。在擅长的领域将热爱发挥到极致,才会无限接近成功,这就是谷爱凌的人生法则。

02


只和自己比,永远把自己做到最好

说回2月8日的这场决赛。

自由式大跳台滑雪,是谷爱凌训练时间最短的项目,三大项中的最弱项,只练了一年。

前两跳,她落后了五分。最后一跳前,谷爱凌打了个电话问妈妈,要不要“放大招”。她妈妈建议:「没必要冒险,再做一个1260,完成质量好的话基本可以确保银牌。」

但谷爱凌想了想,还是拒绝了。她决定:使用「核武器」——空中转体1620加抓板!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运动员完成过这个动作!

看似冒险的一跳,在谷爱凌那里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这里是奥运会,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而是为了超越自己,打破自己的极限。我想让所有人看到,我能行,我能做得更好。也让大家知道,其实你也行!」

决定个人极限的正是勇气和格局。她滑了自己从未尝试过的世界最高难度,并且成功了。

左转1620,全场最高的94.5分。谷爱凌逆风翻盘,拿到了中国奥运史上第一块女子滑雪金牌!

谷爱凌在赛后采访中说,「这是我人生最高兴的一天,最高兴的一秒,我最后一跳做了一个从来没有挑战过的动作,历史上没有女孩挑战过的一个动作,我选择这个是为了做最好的自己,展现给世界我自己的能力,拿了这么高的分数,赢了冬奥会,这是没办法形容的高兴!」

对谷爱凌来说,挑战自我以及想赢一直都很重要。

2021年的世锦赛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发现,在她之前出场的选手都选择了超高难度的动作,她也临时决定做一个自己还不够熟练,落地还不够稳的动作。因为,在她看来,如果不做这个动作,「就没有意义在这个比赛」,她说:「我进入任何一个比赛,都必须有可赢的希望。」

而自由式大跳台滑雪,还是她最不拿手的项目。之后,还有坡面障碍技巧和U型场技巧两个优势项目等着她。

比赛不光光是技术能力的体现还有整体素质的较量,才能分出最后的胜利者。在纪录片中,谷爱凌说,在成长的道路上,对她来说,最大的对手永远是自己,把自己做到最好,跨过自己的界限,做一些自己没想到可以做到的事。

比起名次,谷爱凌更在意的是不断地完成新动作,「我不会想为了比赛去训练,而更是因为我喜欢滑雪,我想学习新动作,变成一个更好的滑雪运动员。」

「脚上的一双雪板、22英尺长的U型池和各种特技动作是我肾上腺素的主要来源,也是极限运动中真正令人上瘾的核心要素。」谷爱凌在《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一文中写道。

在十几年滑雪生涯中,谷爱凌曾先后摔断过锁骨与右手,有一次还因为摔倒后导致脑震荡。在之前播出的纪录片中,还记录了不到13岁的谷爱凌参加成人组比赛前发烧,懊恼得趴在妈妈怀里哭泣的一幕。

这次比赛时,雪场旁边有一个小亭子,里面可以看现场情况的实时转播,很多运动员完成自己的一轮比赛会聚集在那里,但谷爱凌不会特别注意画面里别人的动作,她最在意的并不是比赛的输赢,而是这一刻是否尽到全力。

「现场去较劲已经太晚了,尽力把握自己」,她说,训练场才是有更多故事的地方。

在这个无限的世界里,她永远把自己当做最大的对手。短视频平台上,有人发出一张海报,建议不要给谷爱凌太大压力,但谷爱凌看到后回复:「你为什么不是对我更有信心?」

起飞、腾空、旋转、落地。「风声如同我耳朵里的一种音乐,每一个360度的旋转都在为我的运动提供音乐般的节拍。」谷爱凌享受像鸟一样自由飞翔的感觉。

腾讯2月8日刚刚推出的纪录片:《谷爱凌:我,18》的第一集

03


清晰的规划能力,在选择之间把握平衡

时间倒回2015年7月30日,北京以四票战胜对手阿拉木图,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

当时12岁的谷爱凌与妈妈一起在北京观看了这场投票。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谷爱凌回忆了当时的感受,「我妈妈更兴奋,她甚至哭了。」

谷爱凌跟妈妈说:「2022年,请大家都来看我。」

「那你首先得能去,第二还得获奖,获了奖人家可能来采访你,你才有机会用中文感谢大家,她说我可以。」谷燕回忆说。

七年之后,谷爱凌不仅梦想成真,还手握金牌,创造历史。

对于人生路径,谷爱凌有着清晰的规划能力,并且擅长在多种选择之间把握平衡。

与许多专注训练、比赛的运动员不一样,谷爱凌在滑雪之外,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她对打篮球、冲浪、骑马、射箭、攀岩、打高尔夫、潜水、演歌剧、弹钢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以更积极的姿态去尝试。

一个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事实是,她三年就完成了四年的高中学业,成为她那所高中里第一个提前毕业的学生。2020年9月,满分1600分的SAT考试,谷爱凌考了1580的高分,并如愿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此前,在纪录片《我的时代和我》中,谷爱凌说:「 小时候我每天上学,然后上完学我妈妈来接我,车里带着三件衣服,因为我要先在车里换衣服,然后去踢足球,踢完足球然后换衣服去跳芭蕾,跳完芭蕾然后再去弹钢琴。」 那个时候,谷爱凌感觉就试试各种各样不一样的东西,能找到自己的爱好,而滑雪就是她选择的一个爱好。

她这样评价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觉得大大多数,是努力和时间的平衡,还有自律的生活方式。」在她看来,这也令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学习累了的时候,就想到周末可以去滑雪。」

她能把滑雪当成学习间歇的放松,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把学习当成滑雪疲惫的缓解,可以沉浸在学习之中,有这样的自我管理能力,就算今天不滑雪,也能出类拔萃。

谷爱凌来自于一个非常重视学业的家庭。四岁的时候,她的姥姥就教她三位数乘三位数的数学。之前的假期,她也要从美国来北京上补习班。

在传统的认知中,谷爱凌的妈妈一定是一个严厉的角色,是「虎妈」。谷爱凌则形容妈妈谷燕是「兔妈」。她说,妈妈所做的事就是尊重她的选择,帮她达到目的,「我选择一个东西,她一定不会让我失误,她教我一步一步怎么分解,怎么达成。」

当被问到怎么培养出那么优秀的女儿。谷燕使劲想了想回答:爱凌刚上学的时候,老师说:不要纠正孩子的错别字,不打击孩子的创造力;少点表扬他们的聪明,多点表扬他们的努力。我就是照着这两条做的。

谷燕并不希望谷爱凌也像她一样追求完美,她一直告诉谷爱凌,不必非要考斯坦福;出去参加比赛,她也不会要求谷爱凌必须拿冠军。

谷爱凌和妈妈的关系特别亲密。「每个小孩儿都觉得自己的妈最好,但我真的觉得我的妈是最好的妈,我妈比别的妈会做的事都多。”谷爱凌说。」

谷爱凌的妈妈说,做一个自由、丰富、快乐、勇于尝试的人是她对谷爱凌最大的期望。而成长中的谷爱凌,也在不断地向着妈妈以及自己希冀的方向努力。

04


关心身边的现实,成为改变的力量

谷爱凌8岁时,第一次加入美国南北联盟滑雪队,兴奋之后,却发现队里只有自己一个女孩。


谷爱凌没有退缩,反而更想要证明自己。她说:「我想用行动证明,女孩也能做得到。」

一开始,谷爱凌被冷落了,没人想和她一起坐升降椅。渐渐地,她被接纳了,并且交到了最好的几个朋友。但这个过程经过了整整三年。

「在我们的社会中,相比女性,男性更容易进入体育事业。有人觉得,这仅仅是因为男性的肌肉天生比女性的更大更强壮,所以刻板印象逐渐被建立起来,给女性运动员负面影响,女性的性别使她们无缘许多体育机会。」12岁时,她以一个女性运动员的身份,在演讲中告诉她的同学们,性别歧视仍然是存在的。


甚至在选择国籍的时候,谷爱凌也考虑到了自己女性运动员的身份。除了争取奖牌外,她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更多。

不仅是一个灵魂撼动另一个灵魂,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一座连接运动与人的桥梁。

「我可以成为冰雪运动与中国女性之间的桥梁,让更多中国女性投入到这项运动中。」

「也可以成为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桥梁,让两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和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对方,毕竟体育运动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

谷爱凌还说:「我决定滑雪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创造历史,激励新一代自由滑雪爱好者,尤其是中国年轻的自由式滑雪爱好者。」

关注身边的现实,热爱、专注,关心支持那些休戚与共的人,永远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谷爱凌也始终记得妈妈告诉她的一句话:「要让别人尊敬你,就不能做一个只会滑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学识的运动员。」


榜样的力量无穷的。如今,她正在成为别人的榜样。

作者  | 徐来

来源  | 部分资料来自纪录片《冰雪之巅》,纪录片《我和我的时代》,纪录片《走进谷爱凌》,纪录片《谷爱凌:我,18》,《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谷爱凌个人微博等


责编 | 清风  排版 | 清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谷爱凌的最新纪录片,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为何人人都爱谷爱凌? 关尹
有一种发育过猛叫“谷爱凌”,看完她的私照,网友不淡定了...
17岁天才少年苏翊鸣,从威虎山冲上奥运冠军
谷爱凌狠狠纠正了我的审美
“天才少女”谷爱凌: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成就了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