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班主任需要修炼四颗“心”
userphoto

2022.12.21 内蒙古

关注

全文长 2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从教31年,我就做了31年班主任,可谓桃李满天下。我常常扪心自问: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我都做到了吗?我的师德高尚吗?我配得上学生的一声恩师吗?

31年的栉风沐雨,31年的痴情坚守,31年的无怨无悔,我自认为我是一名师德高尚,专业过硬的教师。那么,我是如何进行师德修养的呢?

自我修炼的途径当然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修炼了四颗心——爱心、工作心、教育心、悲悯心。正是因为有这“四心”支撑,我才能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从教职业境界,才有“既做经师,又做人师”的大追求,才有受学生爱戴,同事尊重,领导器重,家长信任的美好师德。

一、给自己种植一颗爱心

很多教育名家都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对这句话非常认同。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师爱学生,就要接受学生本来的样子。我的学生中,不管长相如何,家境怎样,成绩优劣,我都喜欢。这份喜欢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仅仅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他们有不足,没关系,我帮他们补足。他们若犯错,没关系,我帮他们纠错。他们学习差,没关系,我帮他们提升。总之,他们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我只是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把他们变得更好。

教师爱学生,则为之计深远。我教学生3年,我就要为学生考虑30年。我时常在想,我的学生40来岁时,他们需要什么能力?他们若产生中年危机该如何应对?我该为学生的未来做哪些铺垫?针对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未来人生所需,我为学生开发了“生命成长”系列班本课程。这套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经营自我,超越自我”,以达到培养学生高自尊和成长型思维的目的。课程内容生动有趣,既有对自我的认知,又有性格的优化,还有做人做事的点化,更有异性感情的引导,甚至连学生未来所需的职场智慧都有所涉及。

因为爱,我几十年坚守如一。因为爱,我愿意把自己变得更好。因为爱,我愿意为学生的成长施于春风化雨的功夫。因为爱,我对自己的师德要求越来越高。

二、给自己安置一颗工作心

我特别喜欢做事的过程,就算我对某项事情毫无兴趣,但如果确实是我的责任,并且做了还有积极意义,我一定会做得有滋有味。我享受的就是工作这个过程,我喜欢看到事情在我手里越变越好的过程。我一走上工作岗位,就为自己安置了一颗工作心,这颗心一直在发光发热,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激情。

每天早晨,我都会提前到班,然后与孩子们一起搞卫生,与他们聊天,催收作业……做的都是小事,但我特别有成就感。我喜欢这种生命在场的陪伴,更喜欢这种双向奔赴的师生感情。

我每天的口头禅就是:干活!只有干,才能活!不论我们的想法有多美好,如果不立即行动,想法都会化为乌有。正是因为我有很强的工作心以及行动力,我的学生都被我感染了,他们每天来到学校也像我一样,放下书包立即干活。要么搞卫生,要么催收作业,要么捧书就读。总之,大家都在忙碌,教室里热火朝天,积极向上。

好的师德必须要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必须要给学生积极的明示和暗示,必须要把学生送向充满光明的未来。而我,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情。

三、给自己培育一颗教育心

我初为人师时,为了快速拿出我的工作业绩,非常的急躁和粗暴。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像风一样——快速!我也要求每个学生做事都要事先统筹——高效!

有一次,一个我非常器重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很敬佩你,但不喜欢你,因为你的严苛,让我们感到寒冷。”

学生的话让我难受,但我也开始反思我自己的工作行为。没错,我很卖力地工作,但我只是想要突显我的工作业绩!我始终在用我自己的行事风格去要求学生,我从来就没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他们不是我,他们无法复制我。我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复制成我的模样。

不曾想,当我改变时,学生就改变了。我因此收获了美好的师生关系。

我终于明白,一个教师,只拥有一颗工作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安装一颗教育心,成为一名以德服人的教育者。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拥有教育心的教育者呢?我决定写班级教育叙事,也就是每天把我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如实写出来。写给学生阅读,获得他们的理解与配合;写给家长阅读,让他们看到孩子的无限可能性;写给同行阅读,起带动影响的作用;也写给自己阅读,为的就是反思进步,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育者,而不是一个加工者。写着写着,我强悍的工作心就变成了柔软的教育心,我的教育理念也更加科学。不知不觉,我就写了将近20本书,几乎是一个班一本书。我所教的每个学生,都能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找到,我用文字,与他们建立了永久的联系。我就在这份长久的文字牵绊中,获得了为师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乃至尊严感。

四、给自己培植一颗悲悯心

我所理解的悲悯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同情心,而是师爱与母爱融合之后氤氲出来的一种深切的爱与理解,一种无论多难都不放手的坚持。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不仅价值观扭曲,还偷偷带刀进学校威胁同学,甚至还潜入坟场,钻进坟墓,将死者骨头带回教室吓唬老师和同学。

小明的行为带给大家很多困扰,对他,老师们都感到很无助,都想放弃他,但我不同意放弃。如果我们不救他,那他就没有任何未来,不论是作为教师,还是身为母亲,我都难以接受。我怀着一颗悲悯心,开始了对小明长达两年的转化工作。

我先后不少于20次去小明家走访。得知他一出生就遭到母亲抛弃,父亲则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他。他生长在一个母爱缺失,父教缺位的家庭。他缺,我就给。我不仅给予他充足的师爱,也给了他满满的母爱,他的情感世界不再荒凉。我还帮他重建价值体系,教他明辨是非,为他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指导他如何当好“教室环保员”,帮他找到了价值感和归宿感。我的爱终于融化了小明心中的坚冰,使他彻底从成长的困境中走了出来,最终成长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

我还怀着一颗悲悯之心,特地为小明写了一本书《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这本书彻底把小明唤醒了。2013年,此书获得了“影响中国教师的100本图书奖”,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为师的职业幸福感。

余生经年,不管我在岗,还是退休,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我还要不断地加强师德修养,向教育界的楷模学习,向大先生看齐,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做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注:本文是作者在2022年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原稿标题为《修炼四颗心,成就美好师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榜样在我身边(一)
师德案例
教师的悲悯之心
“五心”献给教育——关于师德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
班级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五心”
喜得同好:教育的诗心守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