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项可实现“负碳效应”的还田技术,你了解吗?

记者:请简单介绍秸秆炭化还田技术,该技术对农户种植、施肥方面有哪些帮助?

李楠: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是目前市场上较少可实现负碳效应的规模化应用技术。负碳效应是指能够净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的负碳原理为农作物作为植物,在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这部分被吸收的二氧化碳中约有50%会通过植物呼吸作用回到空气中,另外接近50%会因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焚烧或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而回到空气中,因此,传统农耕模式不会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秸秆经过炭化后会形成生物质炭,生物质炭已被证实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土壤中的生物质炭可以保存100年以上不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该技术可以实现通过农作物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通过秸秆炭化形成生物质炭将其封存于土壤当中,产生负碳效应。

每年大量新增秸秆的处置问题困扰着各地政府以及农户,秸秆炭化还田能够有效解决秸秆处置问题,有利于秸秆综合利用的实现。通过施用生物质炭基肥农户既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又可以实现农田增产,切实增加农户的收入水平,有助于乡村振兴以及共同富裕。生物质炭对于土壤的修复、改良作用以及生物质炭基肥施用所带来的化肥施用数量的减少,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环境,减少土壤环境污染,有助于土壤污染治理。生物质炭基肥的固碳减排作用可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与农业碳中和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有助于国家整体碳中和战略的实施。

而基于实际应用案例,生物制炭基肥在促进部分植物根茎的生长上效果明显,可以有效防止因自然灾害产生的农作物倒伏等现象,并且生物质炭基肥在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方面也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因此,生物质炭基肥的施用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因自然灾害产生损失的风险,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目前,我们的生物质炭基肥套餐已经有很多示范案例,例如,山东烟台栖霞市观里镇城子沟村孙立东的苹果园施用了炭基肥苹果套餐后果型均匀,表光颜色好,虫害明显少,增产增收1500元一亩;尖山农场科技园区试验地的水稻示范田内,施用了45%生物质炭基肥,地下部根系发达,具体表现为平均主根较常规肥长5-8CM,须根多8-10条;地上部分蘖平均多0.2-1.1个蘖/株,植株高5厘米左右;产量平均585公斤/亩,比上年常规肥552.7.公斤/亩,增长5.8%,亩增收80元。

记者:绿力环保在秸秆炭化还田方面有哪些成就?

李楠:黑龙江绿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投资经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的大型集团公司。公司目前主营两项核心业务,以秸秆厌氧炭化后形成的生物质炭为核心的新型生物质炭基肥料系列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以及工业用、民用生物质锅炉改造、托管服务。公司在秸秆炭化环节拥有成套核心专利技术,该技术经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委员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公司已建成12家秸秆炭化工厂以及1家生物质锅炉改造托管服务企业,已形成秸秆炭化加工产能36万吨/年,生物质炭基肥产能55万吨/年,每年可消化秸秆100万吨,是现行国内最大、最专业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之一,国内最大的生物质炭供应商,东北地区最大的秸秆收储团队。公司的生物质炭基肥等产品销售客户包括黑龙江北大荒集团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销量数量逐年快速递增,产品功效得到市场高度认可。

在秸秆炭化还田技术中,绿力环保的专利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在计算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的固碳减排数量时,需要减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生产过程中的高能量消耗、高温室气体排放会降低技术应用项目的负碳效用。绿力环保所拥有的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在生产动力上全部采用生物质能源,实现生产过程接近于碳排放的净零排放,该技术可实现秸秆炭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生产,并且实现生物质炭的高产出率。同时,生产过程中产出的秸秆气进行循环供能,实现循环经济。因此,绿力环保所拥有的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是目前已实现的秸秆炭化还田技术中生物质炭的净固碳减排数量较大的技术之一。

记者:您认为目前秸秆碳化还田技术面临的瓶颈有哪些?

李楠:秸秆炭化还田模式符合我国农业基本情况,并且对我国最终实现碳中和有积极作用,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国家虽然出台相应的技术推广鼓励政策,但现行各地政府对该技术的推广重视程度不统一,多地政府对秸秆炭化还田技术重视程度较低,单一依靠市场自身推动,推进速度较为缓慢。建议国家加大政策执行力度,统一加强各地政府对秸秆炭化还田的推广重视程度。

秸秆收集难、收集成本高也是秸秆炭化还田急待解决的问题,秸秆收集不连片,秸秆收集难等原因在制约着包括生物质电厂在内的整个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秸秆炭化还田产业的发展,实质解决秸秆收集难的问题。

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国家政策层面还有冲突的地方,如农业部支持的成捆直燃技术路线,受到生态环境部的制约。基于生物质能源属于低碳甚至零炭技术,因此在满足排放指标的情况下,国家以及省市各级政府特别是生态环境部应该鼓励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及推广利用生物质燃料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类能源。

编辑 | 心   怡

主管 | 魏   萌

监制 | 张   琴

中国农资传媒

如有转载请联系管理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进展——安全低碳绿色农业中的炭基肥
论述百练:生物质炭农业应用与碳中和
秸秆开启“逆袭”路
秸秆变“炭”遍地金
潘根兴:“变废为宝”的“秸秆教授”
一种生物质炭基肥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