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佳拍档“思科 红杉”— 创造并购成长神话

前几年国内上市公司兴起的“上市公司 PE”并购基金着实火了一把儿,因为上市公司的公众特性,也让国内企业界普遍接受了 “并购” 这种资本运作方式,其实并购是个舶来词,在国外早已被普遍接受并得以熟练应用。


自从2011年,湖南大康牧业与硅谷天堂成立第一支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以来,效仿这一模式成立的并购基金这几年大约有500多只,参与的上市公司也有数百家之多,涉及的资金已突破万亿规模人民币,令人可惜的是,这些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后续运作不了了之,成为一只只僵尸基金。


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是这些“上市公司 PE”基金成立时就各自心怀鬼胎,没有涉及好利益诉求,另一方面是好的并购标的企业很难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价格又很难谈拢,这就导致这些所谓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的尴尬处境。


早在几十年前,国外就有了利用投资基金发展壮大自己的先例,科技巨头思科的名气这几年有些低落了,比不上崛起的谷歌、Facebook,但是思科并购成长的励志神话还是值得我们细细研读一番的。


思科,这家科技巨头的成长秘诀,无它,就是并购,大量并购,利用自己的上市公司地位大量的并购有潜力的中小科技公司,把人才和技术一揽入怀,在并购过程中,思科有一个绝佳的拍档,就是著名的红杉资本,这家投资了美国绝大部分科技网络巨头的风险投资机构,为思科的并购成长提供了最佳助力。


思科与红杉的最佳组合,具体是这样的:思科利用自己的技术眼光与行业判断,在产业链内寻找自己认为合适的中小标的企业,然后推荐给红杉去进行早期投资孵化,在投资孵化过程中会对企业有所判断,也会帮助企业提升价值,如果企业最终成功,适合思科并购,就会溢价卖给上市公司思科,思科因此减少了并购失败的风险,红杉也实现了投资回报,中小科技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一举三赢的局面就这样产生了。


对比国内今年兴起的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思科红杉的组合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和值得借鉴的,尤其是思科红杉对产业的理解默契,彼此利益的深度绑定。


中国未来,上市公司一定是并购的主力军,相比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在并购方面有太多的优势,无论是融资渠道,还是支付方式等等,都是非上市公司无法比拟的。另外,上市公司的并购成长,需要专业投资机构的辅助,专业的机构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上市公司的产业运营和并购后整合的能力完美结合,才可以更好的实现上市公司的市值成长神话,投资机构也会实现自己的收益。


M&A Club For Growth  版权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并购重组之融资方式、并购模式、税务筹划(绝对干货)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常见模式及案例
十点夜读|创投简史:20000字盘点中国创投15年(含珍藏照片)(下)
红杉计越:1个涨停收回所有并购投入 为什么不做?
中国PE界四强——软银、鼎晖、红杉和高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