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苹果优生区,离“优等生”还有多远?

陕西省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的区域。

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十年持续稳定增长,2017年种植面积1087.85万亩,产量1153.94万吨,“北扩西进”,优势区域不断扩大。

果品冷藏能力422.04万吨,气调库贮藏能力83.57万吨,基本实现季产年销。

浓缩苹果汁企业13家,浓缩苹果汁加工厂39个,2017年苹果浓缩汁生产量34.1万吨,占全国63.15%,90%以上出口,每年消化鲜果超过200万吨。

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备受关注,产业发展迅速。然而,近几年,苹果市场价格连续下降,2018年又遭遇严重冻害,陕西省苹果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日渐凸显,这些问题都在倒逼陕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笔者聚焦陕西苹果产业,以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生产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变化立体解读当地苹果产业的现状。

“北扩西进”,优势区域不断扩大


图1 2017年陕西省各种水果种植面积(万亩)

陕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是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的区域。

陕西渭北旱塬是复合苹果生态适宜指标的最佳区域,尤其以延安洛川县,宝鸡扶风县,咸阳永寿、乾县、旬邑、兴平、礼泉,以及渭南白水、合阳9个县为最佳。

图2 2008-2017年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万亩)和产量(万吨)

2008-2017年近十年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产量保持增长趋势。

2017年,陕西省苹果种植面积约1087.85万亩,较上年增长2.9%,占陕西省水果种植面积的55%;挂果面积726.21万亩,比去年增长4.1%。

且近两年呈现出“北扩西进”,引导向优生区聚集,未来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以内;目前向陕北黄土高原扩展,关中平原礼泉及周边苹果面积缩减明显。

陕西苹果的优势区域不断扩大,目前有苹果基地县45个,建成绿色果品认证基地30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200万亩;发展出口注册果园86万亩。

发展矮砧密植苹果200万亩,占到苹果总面积的10%,居全国第一;陕北山地苹果260万亩,覆盖15个县(区)。

2017年陕西省苹果产量1153.94万吨,较2016年增长4.83%,占全国苹果产量的28%,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七分之一。

但是2018年清明节期间,一场罕见的冻害天气突袭包括陕西在内的西北部苹果产区,造成陕西苹果总产量减产2成左右,约200万吨,其中重灾区减产80%以上。

陕西省果品储藏、加工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陕西省果品冷藏能力达422.04万吨(气调库贮藏能力83.57万吨),基本实现季产年销;有浓缩苹果汁企业13家,浓缩苹果汁加工厂39个,每年消化鲜果超过200万吨,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加工基地。

2017年,陕西苹果浓缩汁生产量34.1万吨,出口量31.63万吨,出口货值20.68亿元,分别占全国苹果浓缩汁生产量、出口量和货值的63.15%、48.36%和50.21%,均居全国第一。

其中恒通、海升全国排名前两位,果汁出口量占到陕西省的70%。除生产浓缩果汁之外,很多深加工企业还有生产果酒、果醋、果胶、果酱、浊液等不同品类的产品线。

品种结构不合理,更新正在进行

陕西省第一主栽品种为红富士,发展面积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75.4%;其次分别嘎拉、秦冠,这三个品种占全省苹果面积的89.05%。

此外,陕西省苹果早、中、晚熟品种比例7:18:75。早熟品种以藤1号、秦阳、美国8号为主,中熟品种以玉华早富、红王将、新红星为主,晚熟品种以红富士、秦冠、王林、寒富、国光、粉红女士为主。

最早上市的是藤木一号,一般在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各地略有不同。近几年也有其他上市时间更早的新品种投入市场,但从种植面积来看,还是以藤木一号居多,在各个苹果主产区都有种植。但藤木一号利润小,各产区种植面积都大大减少。

过去,陕西冷库苹果可以卖到六月,甚至七月中旬。但是,受早熟苹果,以及苹果品质的影响,在陕西很多产区库存富士的销售时间缩短了两个月,也就是说库存红富士在5月1日之前(也有人说清明前)就必须集中出库。

但是,近几年收购价格逐年下降(2018年除外),并受2018年冻害影响,陕西省品改、老树复新等越来越多。

陕西以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龙头,在全省建立了8个苹果试验站,自主研发培育出了“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苹果新优品种。这几个新品种,近几年在陕西大受欢迎。

生产成本逐年升高,管理差异大

表 2012-2017年陕西苹果亩均生产投入情况(元/亩)

2012年以来,陕西苹果产业亩均生产性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陕西苹果产业亩均生产性投入达2268.84元/亩,同比增长3.9%。

但是不同区域、不同品种,果农管理技术,以及最终苹果的不同用途(鲜果销售和深加工)等都会造成用药用肥的巨大差异。

肥料方面,每亩苹果园的肥料使用600-3000元不等,关中部分老果区用肥以三遍复合肥为主,亩成本在600-800元,部分地区在果实膨大阶段加一次水溶肥亩成本在200元。

但是陕北地区洛川等地,价格较好,种植户以年底有机肥 复合肥,开春复合肥,随后2-3次水溶肥为主,并且三遍水溶肥逐步占领市场,总肥料成本亩均2500元左右,其中水溶肥成本在800-1000元左右。

农药方面,管理精细的,如洛川等区域农药次数7-8次;而部分老果区则不同农药次数4-5次。

而生产投入的多少最终都是和苹果价格直接相关联的。

2018年受冻害影响,陕西部分果区受害严重,产量严重下降,优果率更是严重下降,农户管理有所放松,甚至是弃管,而这都将对2019年果园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笔者在2018年5月走访陕西时,部分企业基本已经放弃的受冻害严重的苹果区市场,但同时企业和经销商也都还在努力呼吁种植户做好果园管理,恢复树势,以待来年有个好收成。

同样受倒春寒影响全国范围内苹果减产,2018年度苹果价格非常好,2019年果农的管理积极性又被调动起来。

此外,伴随人口老龄化,人工费用节节攀升。目前果农大多希望在果园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操作尽量省力化。比如大量耗费人工的套袋环节,套袋的优点很多,储藏性好,表光好,但是耗费大量人工。

据报道在套袋技术起源地日本,经过20年的发展,不套袋果园占比已经达到80%。另外,波兰、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也开始做到水果无袋化生产。而这些国家的苹果品质较高,优果率达到80%以上,且占据国际的高端市场。

现在,在我国各地也都有在推广的苹果不套袋技术,但是目前占比还是比较小。而随着我国劳动成本越来越高,苹果不套袋一定是以后的趋势,但是这是一个缓慢且漫长的过程。

经济效益与价格变化同步,波动频率增大

就经营效益而言,陕西苹果产业亩均经营效益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17年陕西苹果产业亩均经营效益为3070.20元/亩,同比增长3.7%。

2012年以来,陕西的苹果平均销售价格在3.0-4.3元/公斤区间呈现波动变化。2012-2014年,陕西苹果平均销售价格逐年提升,2014年陕西苹果平均销售价格达4.26元/公斤。2017年,陕西苹果平均销售价格为3.36元/公斤,较2016年上升了3.1%。

图3 2012-2017年陕西苹果价格变化(元/公斤)以及亩均经济效益情况(元/亩)

从2012-2017年的经济效益和价格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经济效益与价格变化几乎是同步的。而价格主要受市场供给关系影响,整体上我国苹果市场价格波动频率增大。

受冻害产量降低的影响,与往年相比,2018年苹果新产季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开秤价格高,以嘎啦苹果为例,2018年收购价格比往年高了1元钱左右,批发价、市场售价随之走高。据报道,在西安市城北雨润批发市场,苹果成交价均高于往年,嘎啦苹果批发价都到了8元/公斤左右。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批发市场价格数据,2018年10月份新产季富士苹果收购价格呈现“高开高走,尾期略降”的特点,同比涨幅13.4%。

品质是致胜的唯一法宝

我国苹果产业整体面临规模扩张与管理水平落后并存、价格升高的预期与苹果品质下降并存、市场风险与人为风险并存等问题,以及供大于求、好的不多与多的不好、价格波动频率增大、产业风险多样化、竞争变强等常态。

全国苹果4000多万吨的产量显然是过剩的,但是好苹果依然是稀缺的。消费者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追求“好看”到“既好看又好吃”,但是实际果园是“好的不多、多的不好”,市场上“好的买不到、不好的卖不了”。

应该怎么办呢?

我想大概只有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全面提升果品品质,种出复合他们需求的高端优质好吃的苹果,种植端才会有好的收益,种植户才会有高的投资,企业和经销商才会有机会。这是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果农的唯一出路,也是经销商和企业新的增长点!

那么,怎么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苹果?

1.选择有品质保证农资投入品。

陕西很多老果区的果农本身就是个技术员,用药用肥十分谨慎。但是受苹果销售价格波动影响,农户对于产品选择的价格敏感度上升。

但是,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只有选择有品质保证农资投入品,才能保证果树的健康成长。

2.注意改善土壤环境。

有专家说“苹果长不好是因为树不好,树不好是因为根不好,根不好是因为土壤出了问题。”当前,土壤主要存在土壤酸化、土壤板结、有益微生物减少等问题。

因此在果园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pH;增施有机肥破除板结,使土壤疏松透气环境;增施菌肥以菌治菌,抑制有害微生物滋生。

3.改善老果园。

大部分的老果园都面临郁闭、个体衰弱老化、产量和品质均下降,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条件差,载果量大,劳动力成本太高等会问题。

目前很多老果园都在进行改造,主要通过修剪、间伐、精细花果管理、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

4.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除去几个大型基地之外,大多数的还是以户为单位,果农老龄化严重,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比较慢。

这就需要企业和经销商,为种植户提供将更加优化农化服务,或是关键节点方案套餐,或者全程解决方案,又或者是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1年陕西苹果种植生产现状及出口情况分析:产量达1242.46万吨,同比增长4.83%[图]
没错!“跌价”和“滞销”将成为中国水果产业的新常态
陕西丨7个图表解读陕西果业的全貌
陕西省水果产业数据分析简报
大数据统计!西北果区受冻害影响究竟有多严重
中国西部苹果产区18年到底减产有多严重?调查数据告诉你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