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创故事】梦想不分职业,但一定要有,说不定那天就实现了!

不靠天,不靠地,中间靠科技

乡创主人公    庞龙

Mar. 24

2020

by: 乡 创 天 地

乡创主人公

庞龙,男,蒙古族,1963年6月出生,中专学历,农艺师职称,中共党员,现任扎兰屯市龙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呼伦贝尔市第四届人大代表;2010年以来,他先后获扎兰屯市十佳农村致富示范户、扎兰屯市诚实守信典型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科技特派员、呼伦贝尔英才、呼伦贝市优秀科普带头人、呼伦贝尔市优秀乡土人才、呼伦贝尔市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科技扶贫典型等荣誉,他主导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先后被评为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优质葵花新品种引进与推广项目,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二等奖(向日葵病虫杂草综合防治研究推广项目,2013年)、呼伦贝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扎兰屯市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与配套技术研究,2018年),他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科技公司先后被评为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扎兰屯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自治区级示范社(双龙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富民葵花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呼伦贝尔市草原英才秸秆综合利用创业团队等。

创 业 历 程 - 

1


人生路上要有梦

一位实干家,倾二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在内蒙古扎兰屯市的黑土地上撑起一个以甜玉米全株为原料的循环农业特色产业链,他就是扎兰屯市龙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庞龙。他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童年时代除了给他留下了一些懵懂美好的记忆外,更多的是衣食无着的凄苦与无奈。1985年,他从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农科站工作。1999年,他放弃了端了13年的“铁饭碗”,怀揣创业梦想北上千里之外的扎兰屯市浩饶山镇,专门从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重新以地道的农民身份开始了摸石头过河的创业生涯。“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有另一个世界,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庞龙最喜欢的郑智化《水手》的这两句歌词,也许最能诠释他艰辛创业时的心态。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2007年庞龙在浩饶山镇牵头成立了富民葵花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这在当时可算是新鲜事。在创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又于2012年将创业的主战场转移到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大兴村,因为他瞅准了这里是他发挥更大作用的地方。在大兴村,庞龙带领乡亲们又组建了双龙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双龙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依托3个合作社注册了扎兰屯市龙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构建起“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短短的几年内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已达2800万元,他成为当地知名的农民企业家。他说:带领父老乡亲过上甜蜜好日子是我人生最大的追求,一家人富了不算富,带着村里人一起致富才有意思。

谱写绿色畅想曲

庞龙留给每一个初次接触他的人的印象是坦诚厚重、勤俭朴实,不会巧言令色,但说话办事雷厉风行。其实他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企业经营者,打点生意四通八方,有着现代经营睿智;他是一个对愚昧和贫穷有着特殊体验的农民企业家,把回馈社会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当做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胸怀壮志撑起发展责任。

农业,自古以来就是个辛苦的名词,如何创办农业企业,如何打造农业品牌,如何创新产业模式,那不是几句口号,要把农业项目办成事业,创出品牌,打造成特色产业,那是汗水的铺路、那是艰苦的拼搏、那是智慧的凝结……好多人发现,庞龙是一个“不安分”的农民,他一改当地农民“春种秋收”的传统方式,没日没夜地攻读大量农业科技书籍,与农业科技人员广交朋友,无数次到科研院所向专家请教,他挥动科技这把“金锄头”,始终走在农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前沿地带,“不靠天,不靠地,中间靠科技”是庞龙的成功秘诀。科技发力、大地生金,乡亲们信服庞龙,都抢着跟着干,不但因为他有一颗火热的心,更因为他的身上蕴藏着真金白银般的科技创新爆发力和把握市场的洞察力。

- 取 得 成 绩 

2


怀揣梦想数度求索,脚踏实地一路追寻。十几年来先后引进推广的万寿菊、地膜玉米、地膜土豆、杂交油葵和食葵、水果玉米、爱碧斯南瓜、红辣椒和山西大红谷等新品种,不仅在扎兰屯市乃至呼伦贝尔市独领风骚,而且效益好得让人眼晕。就拿水果玉米来说,比普通大田种植增收一倍以上,每亩增收500-700元,而且种得晚收得早,9月中旬就可提前把钱装进口袋里。这仅仅是第一笔帐,他更大的能耐是变废为宝、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一方面,公司在收购水果玉米鲜棒的同时,回收鲜秸秆加工成“草罐头”;另一方面又引进了玉米秸秆捡拾打捆机、玉米秸秆缠膜黄储机、玉米秸秆制粒机等设备,生产出的颗粒是上好的牛羊育肥饲料,通过牛羊过腹,牛羊粪便发酵还田,打造纯绿色农产品,形成农业循环产业。在做饲料的同时还能做燃料,依托秸秆转化及综合利用项目,自费购进228台新能源节能环保锅炉,免费为贫困户安装,此锅炉具有做饭、烧炕、带暖气片、洗热水澡等四大优点,深受农民的喜欢。同时,深谙市场发展规律的庞龙打起了“品牌”牌,为保证公司有机绿色产品的生产质量和市场份额,他在当地率先进行了农产品商标注册。2017年建成水果玉米罐头深加工生产线,这一生产线将种植基地扩大到2万亩以上,带动1200多户农户种植,其中带动4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2018年建了真空鲜食玉米加工厂,每年加工真空鲜食玉米300多万穗,创收100多万元,安置就业60多人,其中贫困户24户,每户增收最少6000元,最多1万多元。

- 回 报 社 会 

3


乡亲们一起富了才算富

抱团发展,共同富裕,一直是庞龙最大的心愿和努力方向;创新发展、科技富民,已经产生出强大的辐射效应。目前,庞龙的公司所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210人,其中贫困户占40%以上。辐射带动建立葵花基地5多万亩、水果玉米基地2万多亩、鲜食玉米基地2000多亩,南瓜基地2000多亩、高产玉米基地30多万亩,炭基肥试用面积2万多亩,社员及基地遍布呼伦贝尔各旗市及周边地区,8000多农户及贫困户从中受益。仅公司所在地大兴村及周边4个村,通过水果玉米、南瓜、红辣椒的订单种植,就带动农户400多户(贫困户120多户),其中订单种植水果玉米8000多亩,每亩产鲜穗平均2500斤,每斤0.4元回收,每亩产值1000多元;回收秸秆每亩平均3000多斤,每斤0.1元,每亩增收300多元,每户年平均增收1.3万元。同时,公司土地流转统一经营用工、设施农业用工、野生蘑菇加工用工、红辣椒南瓜加工用工、秸秆转化用工、养殖用工,玉米烘干仓储用工等环节,每年季节性安置就业1.5万多人次,用工支出150多万元。乡亲们说:庞龙的技术、和点子就是他们的财神啊!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庞龙的公司成立了党支部,就是要让党员成为产业技术先锋,让产业链上的党组织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乡亲们认可庞龙除了他的能力之外,更主要的是他的诚实守信。2013年庞龙的公司发展南瓜种植,与外地签了订单,与120多户农户签订了1500多亩的种植合同。到了回收季节,签约人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怕赔钱便失去踪影。没有销路的庞龙毫不犹豫地回收订单农户的2000多吨南瓜,坐地赔了140多万元。订单农户深受感动,虽然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看到庞龙为了大家赔了这么多钱,便说这钱他们不要了,但庞龙还是多方筹措资金付清了一笔笔南瓜收购款。

勇当产业兴旺领头雁

有梦的地方,风光无限。在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之中,庞龙依然执着于他那寄托在科技创新之上的新型农民梦: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刻洞察农业科技对于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以发展特色鲜明、要素聚集、链条完善、机制创新为重点,努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有力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切实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为此,庞龙按照科技兴农、品牌强农的现代精品农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头作用,在保护利用好农村绿色生态资源的基础上,着力谋划启动葵花深加工炒货、榨油进超市、水果玉米粒、水果玉米秸秆转化、废秸秆制炭、炭和牛羊猪等粪便生产炭基有机肥、有机肥还田变废为宝、南瓜加工南瓜粉和南瓜块、费秸秆与牛羊粪养殖赤松茸蘑菇等项目。他现在全力争跑的一件大事,就是瞄准“一带一路”机遇生产绿色农产品炭基食品出口创汇。同时,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采摘园等休闲农业,着力创建、培育、推广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 ”品牌,下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先手棋,让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持续增收。

对于自己,他说必须要成为政治上有方向、经营上有本事、责任上有担当、文化上有内涵的现代农民企业家,迎接乡村振兴等一个又一个大好发展机遇,勇当新时代的追梦人。

- 未 来 发 展 

4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扎兰屯市耕地面积约360万亩,农作物主栽品种是玉米,占总面积的百分之75至80,约270万亩,粮食收完后,秸秆如果不焚烧,出路在哪里?

农村通过十个全覆盖,建筑垃圾基本没有,大部分垃圾是废秸秆和粪便,村子周边到处都是,影响居住和环境改善,垃圾如何处理?

这些天天牵挂着庞龙的心,让他吃不好,睡不着。公司在原有扶贫产业基础上,正在筹建大兴村美丽炭基小镇,助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

2018年冬,公司收废玉米秸秆10000多吨,加工燃料块3000多吨,已销售完。其余加工成颗粒。

2019年预建

1.建高温无氧裂解制炭生产线,将回收的秸秆和农村秸秆垃圾粉碎加工颗粒再烧炭,生产炭粉,生产过程即无废水,也无粉尘。

2.制炭粉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供大兴村村委会和村民统一供暖。实现农村统一供暖新模式。

3.建年产3000吨炭基有机肥生产线。用生产的炭与农村垃圾即牛羊猪等粪便混合搅拌生产炭基有机肥,所需粪便在养殖基地提前用催化剂无害化处理,加工多少拉多少,没有气味污染。

4.大兴村土地9000多亩,整村推进,统一托管,统一经营,用生产的炭基有机肥种植生产特色炭基农产品,黑麦、南瓜、水果玉米、鲜食玉米、土豆、葵花、西红柿等为北京三聚公司炭基食品超市提供健康农产品及果蔬。

以上项目投产后,直接安置就业100多人,间接安置50人,其中贫困户最少50户,约150人,每户增收6000至20000元,贫困户增收50万元以上。即解决了农村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农村粪便垃圾影响居住、又解决农民冬季猫冬没事干,增加收入,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创 业 心 得


庞龙回头看自己的创业来路,总是感慨万千,他觉得人生就是在修行,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踏踏实实行走,每一个过程都是珍贵的财富。第一,他认为逆境不一定是坏事,逆境能使人成长、使人思考,并且可以促使人奋斗。第二,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会,这个机会总为最先敏锐发现的人所准备。第三,做有情有意之人,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也正是基于这些见解和格局,庞龙准确地把握住每一次时代给予的机遇,成就了今天他的公司的创新发展。看好时代、看对大势、看准市场,永续企业家精神的背后,庞龙的成功实践颇具历史标志性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生物炭质土地利用
42个农村致富项目都给你!有用没用先了解
2017年7月18日-重磅!支援边疆建设,三聚环保又一项目在兵团四师落地!
秸秆开启“逆袭”路
秸秆变“炭”遍地金
从“思变”到“质变” ———来自一线的报告·农业转型升级之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