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面向天堂,充满向往,能走多远就多远。12 千年古镇盐井

盐板盐井

澜沧江流入西藏芒康盐井乡地域,发生了奇迹,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食品之一,盐!居然在澜沧江边上的地底下找到了卤水泉源,人们欣喜若狂得到上帝赐给的取之不尽的宝贝,从此就有了生产一仟三佰多年的古老的制盐方法,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拥有了盐就是拥有了财富,因此盐井、盐坂又成为统治者争夺的对象。此地曾有战乱,但由于盐对人们生活是必不可少,盐井终于没有被毁掉,历经1300年历史生产沿续至今。

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归属于芒康县,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交界处。是藏族和纳西族少数民族聚居地。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一些旅游研究专家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古老的制盐方法多是妇女完成,将卤水从泉井中背出来,倒入大小不一(十平米~二十平米不等)的盐版上,(用树木搭成,红或白泥铺成,再铺沙土,便于过滤,周边围起来)在澜沧江河谷上,让太阳晒干面水,便成盐,这种盐的生产方式是世界上唯一的、 最古老和最原始的 人从梯子向下深入到洞底几米至十几米的深处,将卤水背上来倒在盐田里,经过强烈的日光照射,水份逐步蒸发,完后就是盐粒,晒干运入市场进行商品交易每块盐田产盐约十几斤,三至五天扫一次,天气不好的时候十五天左右扫一次,桃花盛开的季节也就是农历二、三月份时的盐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稍经屯积便经江边茶马古道流向四面八方。

这里还有个蹊跷,同样的制造工艺,同样的卤水,同样的阳光,在江的两边,晒出来的盐颜色不一样,一边是微微发红的,而另外一边是洁白的。原来这和澜沧江两边的土质有关,西岸地势较宽,盐田面积较大,产的盐多为淡红色,市场价格稍低,东岸的地势较窄,盐田面积较小,产量稍低,但是盐的色泽好,洁白洁白的,价格也就高些。

晒盐的最怕下雨,这澜沧江难道不下雨吗?一但下雨,这辛辛苦苦从盐井里背上来的卤水,被雨一淋,溢到江里,不是白干了吗?原来这里很少下雨,这里有个奇妙的局部气候现象叫干热河谷,在七到九月为当地的雨季,四到六月为晒盐旺季,虽然这种气候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好的,容易产生较多的河流泥沙,但是干热的小气候对于晒盐作业的确是好的气候条件。我们看到在古老的盐井盐田段,澜沧江两岸土壤和岩石都被太阳烤得是红红的,活像个火焰山,看不到一点绿色树木,就是典型的河谷干热地貌。

游览中和晒盐妪交谈获悉,此种晒盐在秋天作业,十天半月即可收获,盐价五~六 元每公斤。目前仍是盐井周边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我们的国家真是地大物博,稀奇的事真多,够你毕生游览学习探索。

开眼界了,这生产一千三百多年的古老制盐方法,作为生长在大海边上,海盐之乡的游子第一次看到。

现在,此种制盐方法正在作世遗申请,一但申请成功,此地更将兴盛一番。

澜沧江边盐板及盐井

澜沧江边盐板及盐井

盐板下的一条条过滤水形成的食盐结晶垂露,非常漂亮,晶莹剔透。盐板非常低矮,要躬身入内。

修盐板的纳西族妇女

晶莹剔透的卤水垂露

澜沧江江畔今古盐板

品尝藏食

车行至西藏芒康盐井镇,正值午餐时间。有机会品尝了巜远方的家》巜舌尖上的中国》巜走进西藏》摄制组都拍摄过的盐井正宗佳加面。店不太大,但生意特好,服务也好!我们边吃,藏族姑娘边盛面,边唱,声音有点闹,不太习惯,鉴于店的盛名也就体验一下而已。

这里的面条每碗廿五元人民币,可连续加,不封上限,吃饱为止,据说是吃最多的冠军是147碗,若能超越这个纪录,有巨额奖励。我们点了些牛肉等冷菜,面条冷菜味道都不错,愉快的享用央视推荐的藏族佳肴。至于打破记录获得巨奖这是不可能的事喽。

真是一方乡俗,千奇百怪。

 店面前与藏族服务员合影

在工作状态中的藏族姑娘

面条一碗廿五元人民币,可连续加,不封上限,吃饱为止。心形碗中的石子是用来记录吃的碗数,续一碗,拿出一颗鹅卵石。

佛国中的奇葩--盐井天主教堂。

众所周知,西藏曾是政教合一的农奴制。佛教统治全藏,其它宗教不允生存。然而我曾看到过一法国传教士邓得亮的传奇,用一张牛皮的地方换来了藏王的准许建寺,个中充满故事,最终建成教堂,带来了西方世界种种新的理念思维,为开化民智,传播福音做出了巨大贡献,功绩不亚于窦利玛。今天我终于在这里看到全藏维一的天主教堂,且正在进行宗教活动,信徒众多!这里特产除了盐以外,还有传教士从法国带回来的葡萄,因而葡萄酒也是当地特产之一。

教堂钟楼,是中国藏式建筑,不同于国外哥特式的尖顶。

教堂历史简介

教堂进门

教堂内祷告女男左右分坐

教堂一景

挂在三楼顶上的铜钟

盐井温泉

奔腾的澜沧江流经盐井不仅带来了泉,而且带了大大小小十八处的温泉。旅游开发给盐井带来了无限商机,挨着澜沧江,利用温泉的独特资源,修建了不少酒店,档次也不低,旺季要880元以上标房。不少酒店面江而立,临窗望山岳之雄壮,听江水之湍声。稍息则可泡温泉而去疲劳。有缘在此一宿。早晚散步江边,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

盐井格拉丹东大酒店 

酒店前的澜沧江()

酒店前的澜沧江()

酒店前的澜沧江()

早上在江边抱孙子散步的藏族老妈

本节完

(金丝猴栖息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山,郎巴朗增寺-红拉山-盐田-飞来寺
古老盐田的现代文明(散文)
千年盐井与西藏唯一的基督教堂
去西藏参观最原始的手工制盐作坊,以后可能会消失
澜沧江千年古盐田
实拍茶马古道上的千年奇观:西藏芒康盐井(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