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理生理学丨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第一节 概述

一、机体的凝血功能

(一)凝血系统及其功能

1、组织因子FⅢ在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中起主要作用,正常时血管外层的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周细胞、星形细胞、足状突细胞等可恒定表达TF。

2、TF通过Ca2+形成TF-Ⅶ复合物,激活凝血因子Ⅹ,并与Ⅴa、PL-Ca2+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另外TF-Ⅶ复合物还可以激活FⅨ,与Ⅷa、PL-Ca2+形成Ⅹ因子复合物,从而产生更多的凝血酶,起放大效应。

3、局部组织损伤后TF启动的凝血过程不能扩大的原因是由于血液汇总存在TEPI。

4、凝血过程启动后,产生高浓度凝血酶的途径是:(1)少量凝血酶激活FⅪ通过内源性途径产生大量凝血酶;(2)少量凝血酶导致纤维蛋白的形成和血小板的活化,活化的血小板可促进凝血酶诱导的FⅪ的活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凝血酶的产生。

(二)血小板在凝血中的作用

  血小板直接参与凝血。

  血小板的激活:血管内皮损伤后,暴露出胶原,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通过vWF与胶原结合,产生黏附作用,同时胶原激活血小板。

  可作为血小板激活剂的有:胶原、凝血酶、ADP、肾上腺素、TXA2、PAF。

  血小板激活后发生释放反应,其中致密颗粒释放ADP。5-HT;α颗粒释放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纤维连接蛋白等黏附性蛋白。

二、机体的抗凝功能

  抗凝系统包括细胞抗凝系统和体液抗凝系统。

  细胞抗凝系统是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凝血因子,组织因子等的吞噬、清除作用。

  体液抗凝系统包括: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和肝素

  此类物质以抗凝血酶-Ⅲ为代表。AT-Ⅲ主要由肝脏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可使FⅦa、FⅨa、FⅩa、FⅪa灭活,但只有在与肝素结合后,效应能增大1000倍。

  肝素的作用:首先是凝血酶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肝素样物质结合后,再与AT-Ⅲ结合反应并灭活凝血酶;另外肝素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FPI,抑制凝血。

2、血栓调节蛋白(TM)-蛋白C(PC)系统

  凝血酶可使蛋白C转变成激活的蛋白C(APC)。

APC的作用:①可以水解FVa、FⅧa;从而阻碍了Ⅷa与Ⅸa组成的Ⅹ因子复合物的形成,以及阻碍了Ⅴa和Ⅹa组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限制FⅩa与血小板的结合;③灭活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④使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

TM的作用:与凝血酶结合后,降低其活性,却大大增强APC的作用。

3、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十分重要的FⅦa抑制物。

三、纤溶系统及其功能

  纤溶系统包括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抑制物等成分。其主要功能是使纤维蛋白凝块溶解,保证血流通畅。也参与组织的修复和血管的再生。

  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两条途径:

1、内源性激活途径:在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时,产生的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FⅪ-高分子激肽原(HK)-FⅫa复合物。其中PK被FⅫa分解为激肽释放酶。

  激肽释放酶、FⅫa、FⅪa以及产生的凝血酶都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2、外源性激活途径:组织和内皮细胞合成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肾合成的尿激酶(uPA)起作用。

  纤溶酶除了使纤维蛋白(原)降解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外,还可水解凝血酶、FⅤ、FⅧ、FⅫ等。

  体内抑制纤溶系统活性的物质:PAI-1,补体C1抑制物;α2抗纤溶酶;α2巨球蛋白。

四、血管内皮细胞(VEC)在凝血、抗凝及纤溶过程中的作用

1、VEC正常时不表达TF;

2、VEC可生成PGI2、NO及ADP酶,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3、VEC产生或促进tPA、uPA等,促进纤溶过程

4、VEC的抗凝作用:VEC产生TFPI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启动;VEC表面表达TM,通过TM-PC系统产生抗凝;VEC表面表达肝素样物质,并与AT-Ⅲ结合产生抗凝作用;产生α2巨球蛋白等。

第二节 凝血与抗凝功能紊乱

一、凝血因子的异常

(一)与出血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异常

1、遗传性血浆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A、B、C分别缺乏FⅧ、FⅨ、FⅪ。vWF缺乏可引起血管性假血友病,并分两型;1型是vWF缺乏,2型是vWF质的异常。

2、获得性血浆凝血因子减少:

(1)生成障碍:①VitK缺乏:依赖VitK的因子有FⅡ、FⅦ、FⅨ、FⅩ。②肝功能严重障碍。

(2)消耗过多:DIC时。

(二)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的凝血因子的异常。

与基因等多因素有关。凝血酶、蛋白C、蛋白S基因突变可促进血栓形成。

二、血浆中抗凝因子的异常

抗凝因子异常主要与血栓形成倾向有关。

(一)AT-Ⅲ减少或缺乏:导致血栓形成倾向

1、获得性缺乏:

(1)合成减少:肠消化吸收蛋白障碍、肝功能严重障碍、口服避孕药时的雌激素增加。

(2)丢失和消耗增多:肾病综合症、大面积烧伤。DIC。

2、遗传性缺乏。

(二)蛋白C和蛋白S缺乏

1、获得性缺乏:蛋白C和S均依赖VitK。所以VitK缺乏克导致缺乏,另外口服避孕药、妊娠等都是原因。

2、遗传性缺乏和APC抵抗

(1)蛋白C缺乏、异常症:基因突变

(2)蛋白S缺乏、异常症:PS是APC分解FⅤa、FⅧa的辅助因子

(3)APC抵抗: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加入APC,可以使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产生APC抵抗的原因:抗PC抗体、PS缺乏和抗磷脂抗体以及FⅤ、FⅧ基因突变等。

三、血浆中纤溶因子的异常

(一)纤溶亢进引起的出血倾向

  纤溶亢进的原因:富含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器官受损而释放、某些恶性肿瘤释放大量tPA、肝脏严重的功能障碍、DIC后的继发性纤溶亢进、溶栓药物引起的纤溶亢进。

  遗传性的少见。

(二)纤溶功能降低与血栓形成倾向

 遗传性原因、获得性原因(动、静脉血栓形成、高脂血症、口服避孕药等)

四、血细胞的异常

(一)血小板的异常

1、血小板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等引起的生成障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等引起的分布异常。

2、血小板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引起的原发性增多;急性感染、溶血等引起的继发性增多。

3、血小板功能异常

遗传性因素和获得性因素(尿毒症、肝硬化、急性白血病等时功能降低、而血栓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妊高症时功能升高)

(二)白细胞异常:增多后可造成毛细血管血流受阻,可诱发微血栓。另外可以起出血倾向。

(三)红细胞异常:增多可引起ADP增多,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五、血管的异常

(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损伤后导致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平衡紊乱,导致明显的血栓形成倾向。

(二)血管壁结构的损伤。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基本特点是:致病因子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微循环广泛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出血明显出现、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等。

一、原因和发病机制

原因: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次为恶性肿瘤。产科意外、大手术和创伤也常见。

主要机制:组织因子的释放;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凝血、抗凝功能失调、血细胞的破坏和血小板激活以及某些促凝物质的入血。

二、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1、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

   可促进DIC发生。例如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由于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毒素,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封闭,第二次注入内毒素则易引起DIC。

2、肝功能严重障碍

   主要的抗凝物质在肝脏合成。

3、血液高凝状态:

  妊娠3周开始孕妇血液中血小板及凝血因子逐渐增多,而AT-Ⅲ、tPA、uPA降低。胎盘产生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多。酸中毒也是原因。

4、微循环障碍:休克导致的微循环障碍。红细胞聚集、血小板聚集,以及酸中毒及内皮损伤都有利于DIC的发生。

另外,临床上不当使用纤溶抑制剂,过度抑制纤溶,而导致高凝。

三、DIC的分期和分型

(一)分期

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二)分型

1、DIC发生的快慢分:

   急性型:休克和出血为主,病情迅速恶化。分期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常见于:严重感染、异型输血、严重创伤和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慢性型:病程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较健全。临床表现轻。常以某器官功能不全为表现。此型有时仅有实验室异常。常见于:恶性肿瘤、教员并、慢性溶血性贫血。

   亚急性:病因为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等。

2、按DIC的代偿情况分

  失代偿型:特点是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过生成。常见于急性型。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

  代偿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其代偿基本保持平衡。实验室检查常无异常。

  过渡代偿型: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代偿型生成迅速,甚至超过消耗。常见于慢性DIC或恢复期DIC。

局部DIC:病变局部有凝血过程的激活,主要产生局限于某一器官的多发性微血栓症。

四、DIC的功能代谢变化

主要表现以出血和微血管中微血栓的形成最为突出。

1、出血:常常是DIC最初的表现。

  机制: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纤溶系统激活;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形成。

FDP片段的检查中最有意义的是“3P”试验和D-二聚体检查。

“3P”试验:也叫鱼精蛋白副凝试验,DIC患者阳性。方法:将鱼精蛋白加入患者血浆后,可与FDP结合,使血浆中原与FDP结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

D-二聚体检查: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的产物。原发性纤溶亢进时,血中FDP升高,但D-二聚体并不升高。继发性纤溶时,才会产生D-二聚体。目前认为该检查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

D-二聚体还可以用于血栓性疾病。溶栓药物使血栓迅速溶解,D-二聚体明显升高,如溶栓药物已获疗效,则D-二聚体升高后很快下降,如升高后维持在高水平,则提示药物用量可能不足。

2、器官功能障碍:主要是全身微血管微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器官功能障碍。

累及肾上腺,皮质出血坏死--出现华-佛综合征。累及垂体,可导致席汉综合征。

3、休克

4、贫血:特殊类型的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特征是外周血涂片可见裂体细胞(特殊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主要原因是:纤维蛋白丝在为血管腔内形成细网。

五、DIC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防治原发病、改善微循环、建立新的凝血纤溶之间的动态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急性脓毒症性凝血病
凝血项目检测临床意义与技术进展(附196家国内试剂厂家名单)
血液病课件-弥_散性血管内凝血
临床血液学检验(理论)血栓/止血期末复习
许俊堂: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