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治胃病,有这三张方子就够了

说到胃病,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少有人能把它说明白。胃病就是胃痛么?不尽然也,胃病,一般来说是胃脘部疼痛或胀满——胃痛或胃痞


在西医上,一般有多个病名,包括如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


而胃病的成因,可以凝练成八个字

   胃气壅滞,不通则痛   

胃痛(痞)成因与相关脏腑关系可谓非常复杂

(如下图)

胃病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与肝脾有密切关系,晚期可以及肾。


其基本病为:胃气壅滞,气机不利。病理变化可归纳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虚实两个方面。胃病后期,其病理特点往往是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并且涉及到二三个脏腑


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一、胃为仓廪之官,居于中焦,为六腑之一,与脾相表里,脾以升为健。

二、胃喜润而恶燥,以降为和,以通为顺。

三、理气和胃通降为总的原则。


如何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选择合适的方药进行治疗,是我们进入这篇推送进行学习的关键,下面,就让我们揭开这三张方剂的“神秘”面纱。


三张成方——香苏饮


香苏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有四味药,分别为紫苏、香附、陈皮、甘草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苏子:降气和胃;苏梗:行气宽中,(可配藿梗、荷梗)。

制香附——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炒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

甘草——生用:清热解毒;炙用:健脾益气。总的来说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可别小看这四味药,用好了,那真真的是药到病除。


香苏饮在方剂学中是归属于解表方剂中的,通俗来说,是用来治疗感冒的。把它用在治疗胃病上,确实很奇特。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这一个理气、和胃、通降的方子只要用好了,便能解决临床上百分之三十的胃病了。


香苏饮适用于外感寒邪引起的胃脘不适,这个寒邪不是说这个人一定伴随着风寒感冒,不完全是这样的,有的人没有明显的外感表证,需要你通过舌脉综合判断。


寒邪客胃所引起的胃气壅滞在临床上非常多见,但每个人不是按照方子来生病的,所以需要我们对方子进行化裁。


1、伴有风寒表证,或受风寒加重——重用苏叶可加荆芥、防风、生姜。

2、胃气上逆,嗳气、恶心、呕吐——重用苏子,配半夏,生姜。

3、胃脘胀满明显,痞塞不适——重用苏梗,配枳实,厚朴。

4、风热表证:银花,连翘。

5、暑湿表证:鲜荷叶,六一散,藿香。

6、伤食所致或者伤食加重的,加枳术丸,焦四鲜等。

7、气郁化热:胃热盛加三黄泻心汤;便秘加枳实导滞丸,重用苏子。

8、瘀阻胃络:加用丹参饮或失笑散。


三张成方——柴胡疏肝散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主要作用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这个方子拆开来看的话,为四逆散+香附、川芎、陈皮

 

四逆散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治疗阳郁厥逆证的名方,包括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就像它的方名一样,以疏肝理气为主。香附被称为气中之血药,而川芎又被称作血中之气药,在加上陈皮与四逆散,这个方子就成了。


在临床中,如果理气力量不够的话,加佛手、香橼;如果胃脘疼痛明显的话,加川楝子、元胡。


在治疗以肝郁为主的胃病时,通常会遇到一个情况,那边是肝郁化热,表现为口苦、胁痛、泛酸、烧心、急躁易怒。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一定要记得问病人,有没有反酸、烧心等主证,这是你临床进行判断的关键。


如果确定已经肝郁化热,那就又有两个方子等你差遣:化肝煎:土贝母、青皮、陈皮、丹皮、芍药、栀子、泽泻;左金丸:黄连、吴茱萸。(胃镜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可加公英、连翘、虎杖、白花蛇舌草等【HP(+)】)


有人会问,反酸是不是一定就是热证呢?这个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大部分是,为什么呢?取类比象的话,夏天的食物是不是特别容易变质,变酸?这就是“热”在作怪。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热证但还是反酸,可以少加黄连,当然乌贝散效果也非常好。


如果这个气滞进一步加重的话,便可造成血瘀,也就是气滞血瘀。这个时候只用柴胡疏肝散,它的力量就不够了,这个时候需要它的升级版——血府逐瘀汤


为什么说血府逐瘀汤是它的升级版呢?大家看一下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四逆散+桃红四物汤+桔梗、牛膝


这不就是柴胡疏肝散的加味么?当然是去掉了香附与陈皮后的加味——增加了活血祛瘀的成分。


这个血府逐瘀汤主治气滞血瘀,具体症状变现为:舌暗有瘀斑;胃脘疼痛,位置固定、刺痛、夜间加重(消化性溃疡)。


临床应用时加减化裁如下:

1、或丹参饮,失笑散,

2、加三七粉、珍珠粉 (溃疡时用)

3、若胃部痉挛疼痛+芍药甘草汤


三张成方——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剂的应用表现在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虚泻实,泻心实则泻胃。

此方剂治疗脾胃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机常见。而此类患者脾虚而胃实,脾寒而胃热。


针对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机,此方剂黄连、黄芩与干姜配伍;半夏与人参配伍。以此“错杂”治彼错杂,在临床实践中效如桴鼓。


临床上,虚实相间、寒热错杂者,在久病时常见。根据病位在肝脾,脾胃,甚至肝脾胃,脾胃肾同病的不同,寒热并用,攻补兼施。


在此基础上,左金丸,半夏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温脾汤等化裁为治,才能提高疗效。



三张方剂之偏重


香苏散——偏重在胃,理气通降为用。

柴胡疏肝散——偏重在肝胃,疏肝理气为用。

半夏泻心汤——偏重在脾胃,以寒热并用,通补兼施为用。


临床小记:

一、胃病的治疗应遵“通则不痛”之理。

二、对于“不荣则痛”之人,则当调补,标本兼顾,而不泥于“痛无补发”只说。

三、内窥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被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对判断病变性质,提高诊疗水平,实属新的进展,应予以足够重视。

四、胃病日久,可以与血证、反胃、腹痛、便秘等病症合并出现,应注意主次、先后、缓急,方不失时机,妥善处理。


临床实战(案例分析)

张某某,男,63岁,无业。

 

患者性情孤傲,犯胃病十余年,反复便血十多次。近半年病情加重,胃肠钡餐造影诊为 “胃小弯溃疡”,遂由门诊收入病房。症见胃脘疼痛,持续不解,纳少不馨,食后脘痛加剧,大便略干,舌苔黄腻,脉弦滑。入院后胃镜检查,见胃角中央可见一1.5cm×1.8cm圆形深溃疡,中心凹陷,内附较厚的黄色坏死苔,周边充血水肿,边缘尚清楚,靠胃体侧粘膜有轻度靡烂。


胃角中央可见一1.5cm×1.8cm圆形深溃疡,内附较厚的黄色坏死苔,周边充血水肿;经两次病理活检,确诊为良性溃疡。

 

辨证分析:胃溃疡引起的胃病,多属实证、热证。本例患者胃病其病位主要在肝、胃,病理属湿热蕴结,气血瘀滞,日久不愈,热迫血络,可见便血、呕血。

 

诊断:胃痛;气血瘀滞,肝胃郁热,湿热蕴结。

 

治疗:泄肝和胃,理气活血,清化湿热。

 

处方:

苏霍梗各10g,制香附10g,炒陈皮10g,连翘10g,半枝莲20g,黄连3g,吴茱萸2g,乌贼骨10g,三七粉3g (冲),生蒲黄10g,酒军3g,焦三仙各10g

 

服药四周,疼痛渐轻,胃镜复查溃疡周围靡烂已净,唯溃疡未见明显缩小。欲动员其手术,以防恶变,但患者惧怕手术而要求回家继续服中药,遂守原方稍作变动继服四周,以观动静。

 

四周后胃镜复查时,发现溃疡完全愈合。

 

一年后随访,疼痛未作,胃镜复查也未见溃疡复发。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有齿痕,先养胃!这张方子,治好胃炎,齿痕随之消失,请体会
慢性胃炎中药经典配方
对付十年八年的老胃病有一个很好的方子,经常生气的人一定要看哦
伍炳彩教授医案3则 一、疏肝和胃汤 组成: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竹茹10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 功效:疏肝理气,祛湿和胃。 主治
“脾胃虚弱”可以试试这个方子的配伍
反流性食管炎中药方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