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教你分辨建盏器型

建盏说到根上,是一种瓷器。说到瓷器,必然绕不开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就是器型。

釉色是建盏的灵魂;器型是建盏的骨骼

总体来说,目前建盏主要的器型包括束口、敛口、敞口、撇口这四种。作为宋代点茶神器,束口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器型,也是现存宋代建盏中非常主流的器型。

1、束口盏

束口盏是建盏最主流的器型,最直观的判别方法是,在束口盏盏口以下约1CM的地方有一圈内陷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

束口的特征:口沿仰折,深腹,盏腹上部较陡,下部转为弧形,向内逐渐缩小成平底。这类造型饱满刚健,曲线优美,口径与高度的比例,一般略小于或等于2:1,尺寸上以11~15cm的中型器居多。小型也有一些,大型极罕见。

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曜变建盏

口径-12.0CM 高度-6.8CM

足径-3.8CM 重量:284g

等级:国宝(1951年认定)

2、敛口盏

敛口盏整体外形和束口较为接近,容易弄混,但也很容易区分,敛口盏在盏口下沿处没有凹槽,而是快到盏口位置的时候,开始往内微微收敛,一般小型器和中型器较为常见。小型器的比例比较高,有些是圆饼状的实足。

敛口的特征:口沿微向内收敛,腹部呈一道斜弧,矮圈足居多,造型丰满,握在手里很温润。市面上常见的有禅定杯,般若杯、鸡蛋杯等。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高:9.6cm,口径:16.2cm,足径:4.9cm

器口内敛,腹部渐收,底圈足

通体施黑釉,盏里施满釉,

盏外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色。

3、撇口盏

撇口盏比较具有观赏性。盏腹的线条和盏口是否向外延伸是区分敞口盏和撇口盏的关键所在。撇口碗大碗的比例和其他两种相比要显得比较高,但是成品十分少见,因此大碗非常名贵,小碗以及中碗是比较常见的。

撇口的特征:口沿同样是向外撇的,唇沿处稍稍地有一些曲折,圈足比较浅,有大碗、中碗以及小碗之分。

宋建窑黑釉油滴建盏

撇口,斜壁,圈足

内外施黑釉,釉面浮悬小油滴纹

口沿呈酱褐色

厚釉至近足处,胎体黑褐色

4、敞口盏

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斗笠盏”,也是很常见的一种盏型,盏口向外敞,盏腹是倾斜的直线或有非常小的弧度,基本都是接近直线的,浅圈足,整个盏的造型很像农家劳动戴的斗笠,所以人们给它取了斗笠盏这样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敞口型的特征:外壁斜直,轻微有弧度。基本都是接近直线的。敞口盏和撇口盏一样,盏口向外撇,区别在于敞口盏的腹部较短,且没有弧度为直线,或者弧度非常之小,敞口盏也就是俗称的“斗笠盏”。

宋 建窑 油滴建盏

敞口盏,斜壁,浅圈足

内外施黑釉,釉面呈立体细密兔毫

盏口呈枣红色,盏腹多色渐变过渡

厚釉近足部,有釉泪,胎体铁灰色

撇口盏 & 敞口盏 区别

撇口盏 - 口沿明显外撇,盏沿弯曲明显;盏壁线略有弧度,外型圆润,有曲线美

敞口盏 - 口沿利落,无明显外拐;腹部较浅,整个盏壁的侧线很平直

撇口盏 & 束口盏 区别

撇口盏 -口沿明显外撇,盏沿弯曲明显,口沿内壁平滑优美

束口盏-盏沿下处必有一圈内折凹槽俗称注水线,器型多为深腹,盏腹上部较陡,口沿仰折!

要快速区分这四种建盏经典器型,有一个方法,把四个类别品类特征明显的盏放在一起,对比观察,记住每个类型的独有特征,很快就可以区分常见的建盏器型了。

平时大家如果要选择建盏,建议用手去触摸感受,盏拿在手中或握在手里的感受,要用心去体会,尤其是手工盏,它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制作它的手工艺人是带着感情投入心血怀抱希望去完成它的,小编觉得挑选建盏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对话,与盏与制盏人的对话,而每一次使用建盏就是一次人与建盏的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到一个合适的它,犹如拥有一个善解人意的情人
区分建盏的器型原来这么简单
教您一眼辨别建盏的器型
建盏的器型与尺寸究竟都有哪些?
收藏好这张图!建盏的器型一看就会!
建盏的四大器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