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伦版青花瓷 与《柳树图案的故事》的来龙去脉

英伦版青花瓷 

与《柳树图案的故事》的来龙去脉

作者/李兢喆



       相信很多朋友在第一次看到这个青花瓷盘时会有疑问,这是中国原产的青花瓷吗?在最初接触和看到这个图案的瓷器时,对它取材中国风景元素的设计和青花色调,心生好奇。有一次在导师新南威尔士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伊因 · 霍华德教授家里做客时,他的夫人露仙递来这款青花瓷盘,介绍说这是英国版的青花瓷,也是我和伊因的媒人,还领着到画室看了她围绕这盘子里的图案所创作的一组连环画。

       关于这盘子的“前生今世”和“画里画外”有三个故事多层意义。首先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西方有了通商贸易,中国青花瓷在西方引起巨大文化涟漪,而工业化促进英伦本土瓷器的大量生产,从而替代了对中国青花瓷的需求;其二,围绕盘子上的图案设计,延展出一个关于中国的爱情故事,由于商业推动而几乎家喻户晓;第三,是现实里露仙与伊因的爱情故事。

       可以归纳为:一款中国元素的设计样式流行西方200年,一个借助中国古典推波助澜扩展市场而成就了商业文化,久而久之,靠商业之功塑造一个文化经典,一段西方人演绎的中国爱情悲剧,一曲不能不为世人所知的中西艺术嫁接,或说机巧的融合。




       这样霍华德教授夫妇与我,三人通力合作,有了这本中英文双语书。2009年1月在悉尼海关博物馆兼图书馆的首发式上,伊因在开场白里向朋友们述说了这个包含中国元素的英国青花瓷盘是他当年追求露仙的道具……这样,我就可以将故事披露出来,而不是八卦隐私。  

 

 笔者与霍华德夫妇在新南威尔士大学

 

       话说45年前,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来自澳洲的青年学子伊因撞见了来自瑞士阿尔卑斯山麓学习艺术教育的露仙 · 芳塔纳兹。他找机会接近她,但是发现她已经有一个本地做大厨的男友。可以想见一个拿奖学金的艺术学生,物质上怎能与收入殷实的厨艺师相比;但是,他没有气馁,趁圣诞节他敲开露仙的门送上这个“柳树图案”的青花瓷盘。露仙没有怎么理会他。数周后,当伊因托朋友从英国购买的一本书《柳树图案的故事》邮寄到了,他再次敲开露仙的门,送给她。第二天,他的房门被露仙敲开,她满含热泪,述说连夜看完故事的感受,心动的说自己从小在爷爷奶奶家里看到过类似柳树团的茶具,也临摹过图案但并不知道其中包含的中国人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柳树图案的故事”。应该说,这是一个真实的穷学生以文化力量与内涵击败 “高福帅”的现实版本,最后赢得美人归回澳大利亚的故事。

 

 霍华德夫妇70’初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时相遇

 

       再说鸦片战争后,坚船火炮打开了中西贸易通商之路,东印度公司将中国茶、丝绸和青花瓷器源源不断销售到英伦。青花瓷器纯美典雅的色彩,带给英国文化时尚的变化,青花瓷在大不列颠广为兴盛波及其他国家,整个欧洲对中国青花瓷器的需求都非常旺盛。

 

鸦片战争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进口丝绸茶叶的同时,船舱底部放置陶瓷

 

       中国发现的青花瓷标本是在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青花瓷逐渐走向衰退,也就是青花瓷在大清衰落的时候,它在西方却日益成为富有家庭里的奢侈品。

  

美轮美奂的元代青花瓷器

 

       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有了机器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和大批量提供给市场可能,本土化生产远比从中国运输要划算,并能产生更大的利润。复制和“山寨”中国青花瓷器成为必需,青花样式的瓷器在英国本地的陶瓷制作也越来越多,似有今日手机大战江湖的阵势。

 

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之时陶瓷生产浓烟滚滚

 

19世纪英格兰斯塔福特郡陶瓷生产工厂

 

19世纪英国大工业伊始陶瓷生产作坊

 

19世纪英国大工业伊始陶瓷生产工厂

 

       但是精明和眼力独到的英国陶瓷商家没有完完全全的复制,仿造中国货,他们转借,挪用来自中国青花的审美要素,从中找寻符号化元素,比如中国式亭榭楼堂、小桥流水、柳树枝条、船只,并归纳云纹和回廊旋转的二方连续图案,进行了再设计再创造。整合、重组了一个“柳树图案”的样式,并包装了一个类似“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文学脚本来做商业推广。

       1849年,配合英格兰斯塔福特郡青花瓷器的本土化生产与商业推广,一个关于陶瓷纹样设计的故事出笼了,“柳树图案的故事”首次发表在英国的《家庭杂志》 。标题是“家用瓷盘上柳树图案的故事”。它演绎了一个伤感和悲切的中国爱情故事,巧妙的将中国青花瓷器在英国的影响力与英国文化的居高临下联系在一起。 故事大意是:古老中国,一个叫张生的穷书生在一个富裕的官宦人家里担任听差,宦官贪污行贿劣迹斑斑。书生与宦官的女儿箜瑟在庭院里不期而遇,产生爱情。由于地位悬殊不能结合,遂双双出逃私奔,乘船直下扬子江,随江水飘落到入海口一带荒的岛屿,过起男耕女织的生活。不久,家丁追杀而至,刺死了书生,而箜瑟因绝望火烧了住宅,殉情而死。这一结局,感动了上苍,书生与公主双双幻化为一对鸽子,长久萦绕于曾经的水榭楼台----

 

1849年“柳树图案的故事”首次发表在英国的《家庭杂志》

 

       以上故事细节都以图样的方式出现在这个定义于“柳树图案”的瓷盘上,像极了今天的LOGO设计方式,如同商业品牌承载文化,丰富了产品内涵,其靛青色的标色也系列化标准化,家用瓷器件数也扩展成套成系列化,晚餐套具多达数十种,尺寸和其他参考都一一标准化。有了这样一个“柳树图案”(BLUE WILLOW)身份后,中产阶级的家庭和主妇们只追逐和求购“柳树图案”的青花瓷,而CHUCHUHILL 后来成为专属生产的大型瓷器制造商,在商战中成为市场的赢家,完胜那些与中国做贸易的瓷器商,击垮了其他中小陶艺作坊,从此也断绝了从中国进口各样不成套的青花瓷。

 


       200年来,英国和欧洲,许多家庭都使用并世代流传“柳树图案”的瓷器,它是女儿陪嫁的物品,是祖上传下来的家庭传统器物,能够娓娓道来“柳树图案的故事”的女士更等同于有传统、有文化、有品味。久而久之,这个故事变成了收藏和使用青花瓷器的一种关于中国的文化佐料,先是流行于英国,而后遍布于欧洲,随着英国殖民地扩展的历史,移民渐行北美,南美和澳洲。“柳树图案”的瓷器也被携带和运输到新大陆,成为联系母体英国文化的载体,变成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样品。 

 

各种版本和语言的柳树图案书册

 

       “柳树图案”的符号化方式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并且衍生出广泛的商业产品和商业机会,而附着其间的始终是以一种温文而雅的文化样式,一种类似life style风格化了的商业奇迹,却不见其商业化的真实动机了。柳树图案的晚餐成套用具和茶具,至今它们还是澳洲Myer, David Jones 等高档精品店里的奢侈品。在北美,以柳树图案命名的饭店或旅店也是价格不菲的享受去处。以柳树图案组成的协会或会所也定期组织国际性年会和展会。而在收藏界,超过50年或接近100年的柳树图案的单件瓷器就已经是文物级的价码了。柳树图案还不断的给当代艺术家和设计界以怀旧风的启示,并获得灵感,伸展出新的理念,产生新的作品,涉及到软家具,壁饰或日用器具上,以及当代装置艺术作品中。

 

当代艺术家借用柳树图案呈现新的视觉样式,悉尼大歌剧院,

当代人物出现在瓷盘上

 

悉尼China Doll饭店的柳树图案标识

 

       中国青花瓷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图样,其特点是简单单纯的纹样散落于器物之上。鉴赏家根据纹样的特点和其他辨识其从属时代的真伪。有些满工图案可以称道的也不过是福禄寿、子孙满堂、梅兰竹菊四君子的附会。从没有通过一个故事来结构一种设计,或将细碎的纹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图案,来达到一种有文化和历史的内涵。中国的青花瓷器,没有哪一样哪一种图案可以商业化的延伸流传超过百年流转到今日,也鲜有辍取青花的审美特点,将其设计要素衍生到其他日用品的生产领域。中国的青花器物没有过一个附着的故事性,并且也没有被今人不断的再创新、再创造。没有一样青花图样可以附会有名有姓的人物而活动起来,并不断生长出来商业机会,让寻常百姓一直念想,唤起对祖父母的追忆或儿童时代的往事,而成为家庭的历史。这除了近代战乱不断,还在于中国没有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商业基础和市场化的社会条件。

 


       在着手编辑图书、翻译故事的时候,在设计图书样式的时候,我也捕获着“柳树图案”里里外外的丰富,采掘“柳树图案”给予的各种可能。现实的触动,研究时的不断发现和再认识,促使我实现了一种书本形式上的再创作。

 

《柳树图案的故事》

绘画:露仙 · 芳塔纳兹 / 文字:伊因 · 霍华德

翻译/版式设计/出版人:李兢喆


The Willow Pattern Story

Illustration: Lucienne Fontannaz

With Text by Ian Howard

Translator / Book designer / Publisher: Jingzhe Li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花瓷之“洋青”(续篇+哎呦又抽奖了)
西洋青花杂记
等闲识得东风面 —— 中国风
当青花遇见香炉
青花梅瓶的收藏价值
元青花为什么能历万年而不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